《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中学版)》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随着作者的经历而日益深邃。马克·吐温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尖锐地揭露了美国民主与自由掩盖下的虚伪,批判了美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社会弊端,诸如种族歧视、拜金主义、封建专制制度、教会的伪善、扩张侵略等,表现了对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由生活的向往。马克·吐温的作品既幽默、夸张又含蓄深沉,人物刻画丰富而细腻,真实地呈现出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中学版)》中共收录了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十三篇。其中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如《百万英镑》《竞选州长》《三万美元的遗产》《卡拉维拉县赫赫有名的跳蛙》等。其中《百万英镑》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因为被一对富有的兄弟打赌,而得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而他的生活也因这张巨额钞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地揭露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风气,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唯金钱是从的丑恶面貌。《竞选州长》是马克·吐温早期作品中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佳作。在短短几千字的篇幅中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和巧妙独特的构思描绘出了一幅美国自由竞选的丑剧,作品通过“我”在参加一次竞选活动中所遭受到的种种骇人听闻的诬蔑和打击,淋漓尽致地暴露了西方资产阶级“自由竞选”的黑幕,撕下了美国统治阶级所标榜的“自由”“民主”的假面具,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政党及其代表人物的卑劣行迹和丑恶灵魂。
马克·吐温的作品对人性的虚伪和自私进行了有力的抨击。《三万美元的遗产》讲述了一对夫妇因为一份虚假的遗产陷入美好幻想却最终幻想破灭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马克·吐温把人性的欲望、贪婪、阴险刻画得十分到位,无限的憧憬、渴望和不满足,改变了人性,颠覆了认知,让人变得残酷和不理智。《败坏了哈德莱堡名声的人》中,马克·吐温将十九位被认为是“不可败坏”的哈德莱堡的代表人物的贪欲和虚伪展示得淋漓尽致。在一口袋“金子”之下,镇上以“诚实”与“清高”闻名于世的居民,没有一个能抵得住诱惑,他们为钱欺诈作伪,演出了一场场丑剧,使哈德莱堡多年的美誉毁于一旦。作品揭示了在金钱诱惑下,社会道德沦丧以及人性的虚伪。马克·吐温的作品还展现了物质主义引导下人们的虚无与茫然。《卡拉维拉县赫赫有名的跳蛙》讽刺了人们极度空虚接近绝望的精神生活,通过讲述热衷打赌的主人公斯迈利苦苦训练跳蛙,却反被乡下人打败的双重荒唐行径,将社会上流阶级与小市民无所作为、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栩栩如生。《他是活着还是死了》通过画家米勒“生前”即使很有才气并且勤奋努力却无人赏识,选择隐名埋姓“死”去后他的名气和画价反而扶摇直上的荒唐事件揭示了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火车上的吃人事件》通过叙述者坐火车时的一段经历——被困在冰天雪地中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人类凶残狡诈本性的昭然若揭——再现了人性的丑恶。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马克·吐温极具讽刺性和教育性的作品如《误期的俄罗斯护照》《以作家身份首次亮相》《亚当日记摘抄》《失窃的白象》《一个真实的故事》等,这些故事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手法,用违反生活逻辑的“意外”、生动细致的人物形象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修辞手法,入木三分地揭开资本主义伪善的面纱,抨击了美国社会的腐败、道德虚伪以及金钱在社会中产生的魔力和罪恶。
想到那个职位,我浮想联翩,开始越来越期盼。毋庸置疑,薪水绝对可观,一个月之后就能开工,熬过一个月我就万事大吉了。一霎时我感觉妙极了。想到此处我又在街道上游荡起来。一家裁缝店映入眼帘,我立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想要剥掉这身破衣烂衫,给自己重新置一身体面的行头。买得起吗?买不起,除了那张百万英镑,我身无分文。因此,我强制压抑着继续往前走。然而过不多久我又晃了回来。那诱惑好比酷刑折磨着我。在我坚决地和这个诱惑作斗争的过程中,已经在裁缝店门口来来回回往返了六趟。最终,我还是屈从,只有投降了事。我问他们是否有人家不合身甩下的衣服。我问的那个伙计没应声,只是朝另一个人点了点头。我又朝他示意的那个伙计走去,他同样一声不吭,又朝第三个人点了点头。我朝这个人走去,他说:
“马上就来。”
一直等到他干完手头上的活,他才引我去里间屋,在一堆被人退货的衣服里扒了扒,捡出最邋遢的一套来给了我。我换上了衣服,并不合身,一点也不好看,但是终归是新衣服,我亟不可待(形容急切,不想再等了)地想要买下来;所以我什么毛病也没挑,只是不太自信地说:
“如果您可以赊几天的账我将不胜感激。我身上没有带零钱。”
那个伙计做出一副极其嘲讽的表情,说道:
“哦,您没零钱啊?好吧,当然了,我原本也料定您没带。我以为像您这样的绅士只带大钞票出门呢。”
我被他刺痛了,说道:“朋友,碰到陌生人,可别只看衣服不看人啊。衣服我买得起,只是怕你找不开大票子,不想给你添麻烦罢了。”
听了这话,他稍微收敛了一点儿,可是说话的口吻还是有点儿那个劲儿,他说:“我可没有出口伤人的意思,可是既然您怪罪了,我还是得说,您不分青红皂白就断言我们找不开您带的票子,按说找钱这事可不归您管。事情根本不是那样,我们肯定找得开。”
我把钞票递给他,说道: “哦,太好了;很抱歉。”
他接了过去,脸上漾着笑意,就是那种满脸笑成一大朵花一样的笑容,笑容里藏着一层层的褶儿、一圈圈的皱、一团团的漩儿,整张脸仿佛往池塘里扔了一块砖头之后的样子。然而,才瞅了那张钞票一眼,他的笑容就冻住了,枯萎了下去,好像维苏威火山的山坡上有些平坦的地方遍布着起起伏伏、像虫子蠕动着爬过似的凝固了的熔岩。我从来没见过谁的笑脸定格成这副样子,顿成永恒了。那家伙抓着钞票站在当场,又带着那样一副表情,于是店主赶紧过来看看究竟怎么回事,他轻快地说道:
“喂,怎么回事?出了什么问题?您想要点儿什么?”
我说:“没有任何问题。我在等他找零钱。”
“去啊,去啊,给人家找零钱去,托德;给人家找零钱去。”
托德回嘴说:“给人家找零钱去!说得轻巧,先生,您自己瞧瞧这是多少钱。”
店主瞅了一眼,吹了一声悦耳的口哨,声音不高,而后一头扎进那堆退货的衣服里,劈手抓了这件、捡了那件。一边挑选一边激情地说话,仿佛是自言自语似的:
“托德真是个笨蛋——天生的笨蛋。他居然把这么一套让人难以启齿的衣服卖给一位古怪的百万富翁。他老是干傻事。他迟早得把百万富翁都轰走,因为他从来就分不清谁是百万富翁,谁是穷光蛋。啊,这才是我要找的东西。求求您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烧掉算了,先生。请您赏脸换上这件衬衫和外衣;这几件才对,太合适了——朴实、华美、端庄,这气派堪比王侯;原本是给一位外国的亲王做的——也许您还认识他,先生,哈利法克斯的赫斯庞达尔殿下。他把衣服留在这儿,带走了一件丧服,因为他母亲垂危了——可是后来并没去世。不过一切都好,怎么可能都照我们——我是说,都照他们——好啦!裤子正合适,衬得您很精神,先生;再试试马甲;啊哈,也合适!还有外套——我的主啊!瞧瞧,喏!完美——简直完美无缺!今生今世我头一回见到这么华丽的打扮!”
我表示满意。
“先生,明儿见,明儿见。我得说,这身衣服能权且应付一阵子。不过,您等着瞧好了,看我们按照您的身材订制衣服。托德,过来,带上本子和笔;量一下尺码。裤长三十二英寸——”还有如此之类的话。不等我插一句话,他已经量完了,开始吩咐手下订做大礼服、日间礼服、衬衫,还有形形色色的衣服。我好容易才插嘴说道:
“不过,亲爱的先生,除非您愿意赊账,不确定付款的限期,或者您能找开零钱,否则我不能订制这些衣服。”
“不确定限期!这话太客气了,先生,太客气了。得说无期限——这样说才像您,先生。托德,赶紧动手把这些衣服赶制出来,做好后一刻也别耽搁,按照这位绅士的地址送到府上去。那些无关紧要的客户先放一放。把先生的地址先记下来,然后——”P20-22
阅读,从无障碍开始
在当今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名著阅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课内教学的延伸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国家教育部在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明确要求。“新课标”还对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有明确规定,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指定和推荐了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科幻作品等在内的一系列中外名著书目,从国家层面,教育、教学的高度,把名著阅读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中外名著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历代相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在短时间内读懂、读通,吃透名著的精髓,对中小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事,必须跨越各种阅读的障碍。
本社邀约语文教学一线的名师、专家参与编写,精心选择注释底本,推出的这套“新课标中小学必读名著”系列丛书,完全依据教育部的规定和要求设计,并把“无障碍阅读”作为丛书编辑的宗旨,力求扫除中小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障碍,使其在轻松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感受经典名著文学魅力的同时,丰富语文知识,掌握阅读技巧,在知识能力和文学素养两方面都得到提高。注释内容与课内教学相辅相成,与考试相对接。
“四个全面”即全面分析、全面解题、全面提高、全面去障,这是本丛书的突出特色。开篇的“名师导读”“要点提示”,帮助读者在阅读名著前迅速了解与作品相关的重要信息,提示阅读时最需要关注的要点问题。名著正文行间或段末的注解,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对一些难于理解、影响阅读的生僻字、词和作品中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等,都做了全面注释、解析。使学生不用再频繁翻阅字典,查看工具书,让阅读变得一气呵成,省时省力又简单。名著正文后精心设计的“考点延展”,与课内的教学相对应,汇集相关有代表性的真题和模拟题,针对考点,全面解题,在检测阅读成果的同时与考试相对接,使中小学生抓住重点、难点,轻松应试。“思考提高”部分,主要为引导读者回顾作品的精彩情节,思考名著的价值意义,启迪心智,在巩固记忆效果的同时,注重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全书四大优势模块,辅之以准确的注释、精要的解析、精美的图文,与教育部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一致,形成阅读与字词、读写、检测的无缝结合模式,达到“全面去障”的阅读效果。
德国思想家、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对话。”与经典名著的对话,从无障碍阅读开始!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