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果可以去流浪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然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杨然著的《如果可以去流浪》附14张精美彩插,32张复古大片。

别具一格的亚欧游记,25岁旅行上瘾症女孩历经7年,走过14个国家,寻觅32段感动心灵的自由之旅,成为腾讯画报特约旅行达人。

没有终点的疯狂流浪,无数次走错路、忍受饥饿、丢钱、被骗,甚至在安达曼海上漂流命悬一线。

每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每一个瞬间的浪漫永恒,每一段感动的温柔时光,在巴黎巧遇卖掉家产独自来旅行的美国老人,在罗马和伙伴走街串巷找寻最美的意外,在拉萨茶馆里和藏族老人喝茶闲谈,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

内容推荐

杨然著的《如果可以去流浪》介绍:90后女孩杨然从18岁大学期间开始自助旅行,大三在哥廷根大学交流学习一年,德国许多座城市都留有她的足迹。21岁开始进入航空公司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踏遍欧洲、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不辞职也能去旅行。在路上,她遭遇各种困难,与流浪汉在一个候车室过夜,无数次走错路,忍受饥饿、丢钱、被骗,甚至在安达曼海上漂流命悬一线;然而她也在巴黎巧遇卖掉家产独自来旅行的美国老人,在罗马和伙伴走街串巷找寻最美的意外,在拉萨茶馆里和藏族老人喝茶闲谈,这些终生难忘的经历让她真切地听到来自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找到旅行和生活的真正意义。旅途中,她写下了20万字的旅行笔记,成为腾讯画报特约旅行达人。

目录

行走在历史之上[意大利]

失了灵魂[意大利·威尼斯]

最伟大的永恒是最美丽的意外[意大利·罗马]

时间浪费在中世纪[意大利·阿玛尔菲海岸]

漫步翡冷翠[意大利·佛罗伦萨]

一段静止的时光[荷兰·阿姆斯特丹]

理想的生活[荷兰·库肯霍夫]

灵魂安放的地方[挪威]

一座城市的弗拉门戈[西班牙·巴塞罗那]

与海有缘[地中海/挪威海]

人生就是不断地相遇和别离[德国·柏林]

在烈火中重生[德国·德累斯顿]

布拉格的传说[捷克·布拉格]

吸血鬼之城[匈牙利·布达佩斯]

爱上维也纳[奥地利·维也纳]

阳光总在风雨后[瑞士]

一封写不完的情书[法国·巴黎]

夏天绿了布罗肯[德国·戈斯拉尔]

偷窥弗兰肯[德国·班贝格/纽伦堡]

有心之城[德国·慕尼黑]

走向未知世界[德国·汉堡]

德意志是个闷骚的民族[德国·科隆]

小细节之美[日本·东京]

抬头向上,一步千年[日本·京都]

坐火车去传说中的富士山下[日本·箱根]

梦里不知身是客[日本·奈良]

失落文明的背后[柬埔寨·暹粒]

在难忘与惊喜之间[泰国]

泰北的市井生活[泰国·清迈]

安达曼劫后余生[泰国·甲米]

拉萨不负时光[中国·拉萨]

塞北也有桃花源[中国·呼伦贝尔]

后记

试读章节

行走在历史之上[意大利]

有的时候我会特别怀念意大利,会怀念在大雨里踏过佛罗伦萨的街道,溅起的水花打湿我的裙角;会怀念我奔跑在阿玛尔菲的艳阳里,仿佛要融化成地中海里的一滴水;会怀念从威尼斯到罗马的路上,阴霾的天空挂着的那道彩虹。

如今,时间拂去记忆的尘沙,回想起意大利竟然全是美妙的记忆,全然不是当时的抱怨满满,罢工的不靠谱的国铁,随时超速的汽车,那不勒斯满墙的涂鸦,仿佛全都不见了。只记得斗兽场在夕阳余晖里的剪影辉煌壮丽,只记得在威尼斯送迷路的我们到旅馆的德国夫妇,还有那些萍水相逢然后又消失在人群中的朋友们……全是美好的画面,就仿佛是从伍迪·艾伦的电影里缓缓映出的画面。

依然记得飞机最后在地中海上空盘旋。我拿着相机猛拍,透过机窗看到的那一片片蓝,就像是世界最初的色彩,那一刻的意大利,真正成为我心中一个美丽的梦。就仿佛,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看清它的背影。

如果说挪威的震撼是自然的力量,那么意大利的震撼则来源于人类的智慧和无与伦比的人文。

在去意大利之前,我从未了解过这个国家,然而,当站在意大利的土地上,我才深深体会到,意大利人的骄矜是一种来自于骨子里的骄傲。这种骄傲是每一个站在意大利土地上的人发自内心的感叹,这种感叹是来自于意大利足以藐视世界的文化和艺术,而这种文化和艺术隐藏在意大利每一幅画的色彩中、每一尊雕塑的细纹里、每一栋建筑的缝隙里,蕴含了意大利漫长而厚实的历史。

没有一个词语能够完整地表达意大利,时尚、精致、厚重、壮观,都只是意大利的一个侧面。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形容词,威尼斯的悠闲是亚得里亚海在阳光里泛起的点点浪花,罗马的厚重是强大帝国走向夕阳里缓慢而悲怆的背影,萨莱诺的明媚是地中海在凉凉晚风里带来的对幸福的向往,那不勒斯的混乱是来自生活里被挤压出来的热情,佛罗伦萨的高贵是托斯卡纳在雨水里透出的一丝丝伤感,比萨的灿烂是斜塔那百年不变精致的纯白色。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

从马可·波罗前往东方,到14世纪资本主义最初的萌芽在佛罗伦萨出现;从罗马教廷的黑暗,到文艺复兴带给这个世界的光芒;从凯撒大帝到加富尔的意大利统一再到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这只地中海上的靴子一直都在世界历史中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在这个国家里,宗教、历史、政治交融,就像是整个欧洲历史的一个小小缩影。走近意大利,才知道自己学过的知识是多么有限,看着绚烂华美的教堂和像宝库一样的博物馆,人类,在自己丰富而漫长的历史面前是多么渺小而卑微。

然而,最让我感动的是现代意大利人对于历史的保全。无论是罗马市中心屹立不倒的废墟,还是百年不变的比萨斜塔,抑或是佛罗伦萨沉默优雅的街灯,我在意大利的每一处,都能轻而易举地触摸到过去,也能清晰感受到这座城市成长的脉络。我曾以为,历史和现代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城市的不断扩张,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行定将一点一点地把过去抹杀干净。走在我们的城市里,每一处都那么相似,就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千篇一律的产品,城市不再有自己的面貌,也不再有自己的色彩。就像是我们自己,不过是千千万万穿梭在城市人群中面目最模糊的那一个,于是,城市失去了归属感,也最终失去了自己的价值。

城市就像是一个个的人,是我们最初的母体。我们生于这座城市,我们定然带着这城市的色彩。正是因为城市历史的沉淀,才造就了这座城市从建筑到人群的每一分来自自我的标志,然而,因为对城市历史的抹杀和对于所谓现代化的追求,我们的城市已不再拥有自己的个性。上海、南京、成都,最终将没有一点儿差别,而从这里击出的每一个人是否都将变得面目模糊?

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终于看到了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价值,人文主义终于冲破了宗教黑暗的束缚,带给了欧罗巴大地希望的火种。从珍重每一座城市的独特韵味开始,体会每一座城市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真正尊重在这个城市里行走的每一个人的意义,才是我们探索每座城市独特品位的意义。P6-9

序言

困在生活中久了,就时常会有这样的冲动—不管不顾地放下一切走出去,再也不管生活中的那些琐碎、零散的事情。生活仿佛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总要面对周而复始的一切,在现实的重压下仿佛要窒息了。于是我就想去流浪,从生活里挣脱出来,去拥抱每一天都充满新鲜感的生活。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去过的地方渐渐多了起来,慢慢发现,无论是年少时环游世界的梦想,还是成长后渴望去流浪的冲动,或者是拼了命要去实现的人生价值,都是为了追求自由和躲避孤独,这是人们不可回避的愿望。

因为旅行是最容易获取新鲜感的方式,所以我们渴望一直在路上。

如今这年代,多数人都会在简历的爱好一栏中写上“旅行”。从GapYear(间隔年)的概念进入中国,到“说走就走的旅行”,仿佛青春只有一种方式,就是放下一切去旅行。

好像“走出去”与“生活着”,是两件背道而驰的事情。

但也可能,“看世界”是“踏实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在别处,生活也在这里。

就算是生活在当下,心却始终在路上。因为有一颗出走的心,是比追逐时刻在路上更重要的事。

旅行这件事,对于我来说既是调剂—长久生活后需要一个新的环境,又是生命的必需品—是生活全部的信仰,是生活和工作的全部目的。

于是,旅行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认真生活的全部动力,都来自于不安分的心—走在路上。

流浪的原因是因为不安,而目的则是为了寻找。寻找这个世界上超出想象的景象,也是为了寻找内心里的自我—去了解自己喜欢什么、爱什么,愿意过什么样的生活。

地球是太丰富而神秘的存在,与之相比,人不过是浩渺世界中微小的一个分子。穷尽一生,我能做的,不过是再多走远一点儿罢了,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思考自己的日常。只有常常走出去,才能更客观地发现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隐秘的美。

流浪在这个始终充满了未知的星球上,每一步都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因为被扔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去认识新的人,去听新的故事,去发现旅伴旧友更多平日里无法发现的品质,所以你就会不断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去比对现在的生活,去在现有的生活中寻找一种更舒服的、更让自己满意的姿态。

所以我愿意把每一次或长或短的旅行都称为流浪,全心全意去体会未知,最终找到自己。

旅途是人与世界、与这个地点一期一会的相遇。来的时机、遇到的事、拥有的心情、出行时的心境,都决定了你与这座城市或是眼前这景色的关联。每个人,在每个时期,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景色,哪怕昨晚的睡眠质量都影响着你与这个地点的化学反应。这就是缘分,是旅途中最精妙的体验,眼前之景,所遇之事,所有的影响感触,只属于你,仅仅是属于你的生命体验。

旅行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它从你决定要去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总有什么机缘巧合决定了你要去这个地方—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也许是一张美丽的照片、一本念念不忘的书稿、一段薄薄的游记、一部符合你想象的电影,或者,只是机票很便宜而已,理由很简单,又或者只是因为“想去”而已。然后就想着要去,生活便有了目标,攒钱、攒假期。接着你开始看攻略、看路线、订机票、订酒店,在每日相似的生活景象中对其他地点充满想象,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然后好像你对这里已经了如指掌了,但是当你真正站在那里的时候,你才发现,你对这里一无所知。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你不过是个陌生人,但你总在这城市里看到很多熟悉的地名,事实上它们与你预期的完全不一样。这种介于陌生与熟悉之间的感觉,是旅途中最难能可贵的体验。

拿之与人生做比,颇觉相似。

于是旅行对我来说就有了更多新的意义。生活混乱不堪的时候就出门走走,可以远可以近,远到天涯海角,近到近郊城市。然后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与过去割裂,抽离出去,冷静思考。一个短暂的假期之后回到原本的生活,就能够淡定地与未来握手言和—我已经准备好更有能量地生活。

你看,这才是旅行的目的—体会生命的多元,了解生活的真相。旅行,从来都不是为了挣脱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旅行,不光是信仰,不光是梦想,更是生活真真切切的一部分。

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坚持走着,才能更加真切地听到来自内心最真诚的声音。

你看,世界很大,脚步不够丈量它的宽度,思想测不到它的深度。然而,只有不停下,才能站在与自由和梦想最近的地方。

我要做的,就是走下去,带着一颗永不放弃的好奇心,一直流浪下去。

后记

我去过的地方不多,每次出行的同伴都不一样,见过的景色也不同,但都让我感动。从幼时出行至今,每次旅行都有不同的体验。

我和流浪汉在一个候车室过夜,逃过票、被罚过款,走错过无数次路,搭错过无数次地铁。同行的人丢过护照,我自己也丢过10欧元,也在换汇的时候被骗过,在地铁售票机前站半天研究各种诡异的票。饥一顿饱一顿,在艺术馆饿到肚子痛,吃过没有任何调味的意面,连土豆丝都可以当主食。当然,我也喝过维也纳最好的咖啡,吃过布拉格最有名的猪肘,也去过布达佩斯的高级餐厅,寄过无数张明信片。

我和不同的人聊天,听了好多乱七八糟的故事,也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听到过各种神奇的语言。

现在想想,就像做梦一样,收获之大远远超出预期。

本以为我已经行走了很多的路,可是在路上我遇到的很多人,他们会用更长的时间行走在路上。就比如在巴黎遇见的那个老人,她卖掉了美国的全部家产只身来到法国,她说她要住遍巴黎的街道,直到她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这让我明白,其实,我们的一生都应该在路上。

我一直是一个喜欢到处乱跑的人,平生的梦想是能将吃美食、看美景当作职业。我热爱在路上的感觉,让自己更加清楚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明白自己的生命力,明白世界之大,明白我有多么渺小。

在路上,会遇到很多意外和惊喜。

除了不远万里看到的景色以外,我也学会了去享受意料之外的愉快。这是我最喜欢的旅行方式,说得大一点,这是我一生都不愿放弃的生活。

在《孤独星球》的开篇上,托尼·惠勒说,自助旅行是旅行的最佳方式。这时,你不再是一个旅游团中面目模糊毫无个性的一位,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所有的交流和所有的友谊,都将是由你一个独立的人去和另外的人直接发生联系。

其实了解一座城市的方法很多,层面也很多,比如我只是在巴黎散了个步,有人则住在这里等一场雨。

奥黛丽·赫本在《龙凤配》里说,在你到巴黎的第一天,记得这么做,找一个下雨天,不是毛毛雨,而是真真正正地在下雨……雨很重要,因为那是巴黎闻起来最甜蜜的时候,那湿润栗子树的香气。

我没有见过巴黎的雨,却见过了巴黎阴沉沉的早上。

于是我明白,人生有那么多种旅行的方式,背包的暴走,或是待下来静静地品味每一座城市的韵味,都会让人感动。

每个人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可是细细体会,哪怕是最差的天气也会有最好的风景。

爱上旅行,不管是说这样具体的一段路,还是行走在我漫长的人生路上。  如果可以,我愿永远去流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0: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