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女性现代礼仪/女性学新视界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袁涤非编
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节、礼仪概说

一、礼仪的内涵与定义

在古代,礼仪指的是为敬神和各种社会活动而举行的各种仪式。如《诗经·小雅·楚茨》中“献酬交错,礼仪卒度”,讲的是古代在酒宴中主宾敬酒交互错杂,礼仪合乎法度。《周礼·春官·肆师》中“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意思是凡是涉及国家的事务,都应讲究合乎礼仪,用礼仪来辅助大宗伯。这时对礼仪的基本定义是“致福日礼,成义日仪”。由此可知,礼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而制定的基本制度和行为规范。

在现代社会,我们通常说的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是一种交往的艺术表现,是人们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礼仪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共同遵守,是在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各种符合客观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具体表现在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方面。

礼貌,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尊敬、重视和友好的态度。它是以尊重他人、不侵害他人利益为前提的,是表达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如尊老爱幼、热情好客、互致问候等。

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相互表示尊重、祝愿、问候、致意、慰问等待人接物方面的形式。如拜会、握手、探望病人、吊唁等。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穿着,它主要指美的外在形象,引申为人的精神状态。如容貌、服饰、举止、表情、姿态、风度等。

仪式,是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和形式的社会活动。如升旗仪式、开张典礼、毕业典礼等。

所以,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二、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一)礼仪的起源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原始时期,礼仪之根就已经开始萌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出于对神灵的敬畏。那时人类同变幻莫测的大自然相比显得十分稚弱,无法解释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和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于是便认为是鬼神、祖先在主宰这一切。人们开始用一些当时精致、豪华的食具作为礼器进行祭祀,以表示他们对神灵、祖先的敬畏,祈求保佑。这种祭祀活动可视为礼仪的萌芽,因此,就有了“礼立于敬而源于祭”的说法。

二是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做父母的要抚养、关爱幼小的尚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子女长大成人之后,则要赡养年老的父母;兄弟姐妹之问也要互相关爱。早在尧舜时期,五礼就已形成,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是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父亲仁义,母亲慈祥,兄长友善,弟弟谦恭,子女孝顺。这时,礼仪是对家庭成员言谈举止的规范。

三是人们交往沟通的需要。在社会活动中,人类渐渐形成了最初级、最原始的礼仪。在狩猎、耕种以及部落之间的争斗中,同一群体中的人通过用眼神、点头、拉手来示意互相之间如何配合。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自觉地用击掌、拥抱、拍手来表达欢快的感情,用手舞足蹈来表示狩猎获得食物的喜悦。人们之间这种相互的呼应、示意模仿,逐步形成了一种习俗,这便是最初待人接物的礼节。

四是维系等级差别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分工越来越细,产生了发号施令的领导者和服从安排的被领导者,这样就出现了尊卑有序的现象。如左尊右卑,在重大场合上,习惯以主人或东道主的左方位为尊位,以至于到现在,主席台就座的各位领导会有一定的座次,主要领导一般坐在位置的最中间,其他领导依据职务和资历依次坐在中心位置的两翼。

(二)礼仪的发展

中国是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度,每当中国进人一次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期,礼仪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充实、更新,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可以大致分为礼仪的孕育阶段、礼仪的形成阶段、礼仪的变革阶段、礼仪的强化阶段。

1.礼仪的孕育时期

礼仪起源于距今百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随着人类逐渐进化而不断演变。在原始社会中、后期就孕育出了早期礼仪的“胚胎”。比如,距今约1.8万年前周口店的北京猿人,他们已经会使用穿孔的兽齿、石珠来作为修饰品,穿戴在脖子和手上。他们还会向逝去的族人周围撒放赤铁矿粉,以表示对族人去世的哀悼,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宗教葬礼。

2.礼仪的形成阶段

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对于许多自然现象还不太理解,因此他们敬畏和祭祀“天神”“河神”。在某种意义上,早期的礼仪是指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是原始社会宗教信仰的产物。

直至周朝,礼仪开始有所建树。像周武王、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对周代礼制的确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制作了礼乐,将人们的行为举止、道德情操等全部纳人了当时的社会体制中,形成了一个尊卑有序的社会。《周礼》是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整理了整个周朝的官职表,用于讲述周朝的典章制度。由此可见,许多基本礼仪在商末周初便已基本形成。P2-4

后记

女性的话题诠释着文化的嬗变,女性的现代礼仪素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作者一直在高校任教,潜心礼仪的实践与研究,所讲授的《现代礼仪》已成为中国教育部首批公布的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得到社会一致好评,至今上网学习的人次已近五十万。2014年拍制的慕课《现代礼仪》更是开课仅两个学期就在全世界拥有学员十二万多。在讲授《现代礼仪》课程的同时,作者对“女性现代礼仪”这个命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与观照。“女性礼仪”既具有公共礼仪的共性规律,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内涵特征,对此进行专门研究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女性现代礼仪》一书从写作到付梓,历时三年,凝聚着作者的智慧和心血。作者试图把礼仪知识讲得通俗易懂,不落俗套,突出特色,在介绍公共礼仪常识的基础上,紧扣“女性礼仪”这个主题展开深人论述。在现代社会这个大背景下,结合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阐述现代礼仪与女性的密切关系,并就“女性礼仪”的相关规范及要求逐一进行了解读。本书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读性,是一本适合在校女大学生认真研读的颇具价值的优质教材,同时对广大女性读者来说,也是一本提升自身素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可资借鉴的人生宝典。

本书付梓之际,笔者衷心感谢湖南大学给我提供了研究和讲授《女性现代礼仪》的良好平台,衷心感谢我的亲人和朋友的关心帮助,衷心感谢学生徐一迅、梁芳芳、梁毛毛、匡婉莹、谈馨、黄煖、杨湘雨等的积极参与,衷心感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云中研究员,以及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同仁的大力支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礼仪概说

 第二节 女性与礼仪

 第三节 女性修养与礼仪

第二章 女性形象礼仪

 第一节 女性仪容礼仪

 第二节 女性仪表礼仪

 第三节 女性仪态礼仪

第三章 女性言谈礼仪

 第一节 女性言语交际的要求

 第二节 女性言谈内容的选择

 第三节 女性言语交谈的艺术

第四章 女性生活礼仪

 第一节 女性家庭生活礼仪

 第二节 女性出行礼仪

 第三节 女性公共场所礼仪

第五章 女性职场礼仪

 第一节 女性求职礼仪

 第二节 女性工作礼仪

第六章 女性社交礼仪

 第一节 女性会面礼仪

 第二节 女性通讯礼仪

 第三节 女性拜访礼仪

 第四节 女性馈赠礼仪

 第五节 女性宴请礼仪

第七章 女性涉外礼仪

 第一节 涉外礼仪概述

 第二节 外国风俗礼仪

 第三节 女性涉外工作礼仪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袁涤非老师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慕课《现代礼仪》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在高校教育教学,妇联系统进行干部培训,以及女性职场讲座的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编写了《女性现代礼仪》一书。

全书共七章,从礼仪的内涵、特征开始切入,结合女性的特征及其社会角色,分女性修养、女性形象与礼仪、女性言谈与礼仪、女性生活礼仪、女性职场礼仪、女性社交礼仪、女性涉外礼仪等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彰显了礼仪文化在社会发展、现代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和功能性。

编辑推荐

《女性现代礼仪》作者袁涤非试图把礼仪知识讲得通俗易懂,不落俗套,突出特色,在介绍公共礼仪常识的基础上,紧扣“女性礼仪”这个主题展开深人论述。在现代社会这个大背景下,结合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阐述现代礼仪与女性的密切关系,并就“女性礼仪”的相关规范及要求逐一进行了解读。本书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读性,是一本适合在校女大学生认真研读的颇具价值的优质教材,同时对广大女性读者来说,也是一本提升自身素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可资借鉴的人生宝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7: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