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扶桑闲话(精)/日知豆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万景路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震后的日本狗

日本东北大地震发生,福岛核电站受重创。节电,就成为了日本今夏的重中之重。个人家庭被要求自觉节电。公众场所则干脆被强制节电了。作为人,可以用扇扇子穿散热性强的衣服等各种办法来应对酷暑,可不会扇扇子的日本披毛戴角之辈,或对日本人言之日可胜过亲人的宠物们,今夏怎么混呢?急日本人之所急,日本电视台就应时推出了一档关于宠物如何度夏的节目,观后有感,也就有了这篇小文。

说起宠物,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被宠养最多的猫狗。这里就以狗代宠物,拿狗儿说说事儿。一直以来就觉得日本狗忒幸福,从每天早上看到的主妇遛狗、为狗擦屎,到宠物用品商店那琳琅满目的狗食品、狗衣裙,家中的狗窝已不能用“窝”来称呼,那就是“狗别墅”了。再看过狗美容院的豪华服务项目,狗医院的超专业配备,脑海里闪现出来的就只有四个字“人不如狗”呵!最让人震撼的是曾经赶上一次所在小区的邻居日本人家死狗,那是正式操办了丧事儿的。从请和尚超度念经到为狗守夜,邻家整个是愁云漫漫。最后去火葬场隆重出殡,一家人凄凄惨惨戚戚地捧着狗儿最后那永远的家——骨灰匣回来,看上去虽说不上如丧考妣,但也绝对是白发人送黑毛狗。心善如我辈者,因没有先例可循,就不知是否应该凑个份子随份礼,以致一直惶惶然。这都是前话。

话说电视台为狗说话替狗办事,嘉宾们绞尽脑汁为“今夏之狗”奉上各种避暑妙招,有主张在日出前带狗散步的,也有主张给狗儿穿超短裙的,但马上就有人提出一定要超薄短裙,只是不知公狗们见了能否有自控能力。现场倒是搞了一个狗婚礼,只见一身雪白超薄婚纱的新娘狗儿袅袅登场,一身黑燕尾服的新郎狗儿还没等凑上去,神父也才刚刚准备开始主婚,没想到新娘狗儿却当众冲向了另一只奶油小公狗的屁股上又闻又添亲昵起来,当场上演了夏季版的新娘红杏出墙剧。多亏了是狗,这要换了人,那新郎官儿绿帽儿一戴热血上涌,估计“暑”就肯定是避不成了,只怕是会立马“中暑”。狗裙太薄易伤风化,此招有待再议。其实善于见缝插针的商家们早就未雨绸缪为狗儿们开发出了今夏的避暑用具。凉垫就是其中之一,今夏的狗用凉垫,增加了可以吸收狗身上热量从而使狗儿能处于持续凉爽状态的功能,管他人用狗用,狗若真舒服了,咱家也想买上一席来个凉垫上面好乘凉。限用空调。商家们就适时推出了狗用内置保冷剂的脖套,色彩鲜艳花样翻新的可爱脖套直欲让人套上自己的脖子。这还不够,为防狗儿中暑缺氧,居然还推出了狗用吸氧舱,这待遇就明显高于人类了。但日本人愣是不给老爹老娘买却给狗儿置办。日本狗儿的幸福指数那是绝对的比人都有余而无不足了。当然,节目里还有好多让人都眼红的狗儿专利,但仅只这些,估计也足以让吾辈“只羡狗儿不羡仙”了。

两个小时关于宠物的节目一结束,新闻时间到。主播用标准的语音播报头条新闻:“一位年轻的母亲因厌烦于育儿辛苦,连续五天不给婴儿进食,致使婴儿饿死。发现时婴儿已瘦得皮包骨,估计是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年轻母亲对此亦供认不讳。”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丈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竟大言不惭地说:“与孩子相比,当然要优先给狗儿喂食!”目前这对夫妇已遭警方逮捕,播报这条新闻用了约30秒。

P2-4

目录

序:你不必懂日本

第一辑 风土篇

 震后的日本狗

 日本人的另类南京情结

 岛国苔情

 野生男根

 东京初雪

 嘚嘚几句鸟居

 岁寒三友在东瀛

 惊诧卡娃伊

 艺妓与艺伎

 赏秃樱背后的认真

第二辑 世相篇

 灰色日本人

 新年伊始的我慢

 生即无憾 死亦淡然

 生命不息 恋母不止

 生活就像一出戏

 畸形的耻文化

 窥与覗

 寂寞的站台

 谁是最可怜的人

第三辑 饮食篇

 煮杂了的杂煮

 日本咖啡未成道

 立吞烧鸟

 中日韩筷子趣事

 纳豆今昔

 闲话吃相

 即席料理

 脍炙已无,只剩人口

 闲谈清酒

 杨枝?牙签?妻用事

第四辑 文化宗教篇

 犬吠如诉

 今村昌平的勇气

 鹿鸣馆与文明开化

 初心《国家的品格》

 征露丸与正露丸

 正宗日本刀

 日本王八你快点走

 和的精神构造

 剖腹挺瘆人

 也说日本人的无责任体系

 无常使日本人从容

 阴翳之美的副作用

第五辑 习俗篇

 露出有传承

 相亲的一衣带水

 村八分与欺辱文化

 堂堂“夜这”

 夏祭祭啥

 兜裆布古今

 宝船乘客有点乱

 稻妻?结?自然观

 疯狂的杂鱼寝

 秃眉?黑牙?白粉脸

 绘马?御守?御签的神佛习合

第六辑 文化比较篇

 郁达夫幸福的眼疾

 看日本人说同文同种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水户偕乐园的中国元素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日本认识的沉重

 白氏风流

 名人眼中的日本女人

 枫桥物哀

 进口阿倍仲麻吕

序言

总序

日知者,知日也。

对我们来说,日本是异国,东洋文化是一种异文化。既然是异国、异文化,便有了解、研究之必要。而作为了解的第一步,我认为还是应该先从理解开始。日本汉学的一代宗师竹内实先生尝言“友好易,理解难”,看来确是有先见之明的。由于两国的历史渊源,国中颇不乏中日“同文同种”论者。言外之意,既“同文同种”,又何须理解呢?不过,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四十余年的历史,特别是2005年和201 2年两次大规模反日运动,有力地反证了这种思维的“短路”。因此,今天仍需提倡理解。而理解,则需从知日做起。

到过日本,多少对东瀛社会有所了解者,可能会对其社会建构的实绩惊叹不已。一个被不懈枚举的例证是,内阁在“走马灯”,但社会却运转如常,为什么?走进日本城乡,绝少见政府大厦,可任何一间中小学,都有高抗震等级的教学楼和整饬的校园,又是为什么?对这些问题,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观察,意义终究有限。我们的诉求,是钻到日本文化的深层机理中去探寻答案。几位作者,均是长年生活在日本的作家,他们对日本的观察,是现场主义式的,是直接的,眼里不揉沙子。旅目前辈作家李长声先生,对东洋社会有洞彻的体察,他早年的一本著作叫《日知漫录》。毋庸讳言,从《日知录》(顾炎武)到《日知漫录》,都曾赋予“日知豆文丛”以直接或间接的启迪。

最后一个问题——何以是“豆”?豆者,是东洋出版文化的一个有趣现象:袖珍本中的袖珍本(超小型本),称为“豆本”,由来已久,历史可追溯至江户时代。这套小书,篇幅不大,开本亦小,谈的又是日本和日本文化,正契合了“豆本”的语境。如此,又“拿来”成了丛书的另一个要素。横竖一部千年中日关系史,就是文化“拿来拿去”的历史。

指望“一灯如豆,烛照天下”,是不现实的。但只要读者诸君在如豆的光影中,能看到几位作家的日本观、天下观,便是幸事了。

刘柠

2014年圣诞,于京城望京西园

内容推荐

万景路侨居日本二十余年,文章见诸报刊十余年,可谓写日本的行家里手。《扶桑闲话(精)/日知豆文丛》从风土、世相、饮食、文化、习俗、中日文化等比较入手,文字不乏辛辣、嬉笑调侃间见出作者对日本文化的细腻体察和深刻认识。

编辑推荐

万景路所著的《扶桑闲话(精)/日知豆文丛》一书收入了一位旅日多年的华人男性对日本的切身印象观感随笔,书中对日本的风土人情、饮食世相和文化宗教的介绍尤其精彩。作者在中国和日本生活多年,阅历丰富,全书字里行间显现出作者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在中日文化间碰撞出的火花。全书文笔诙谐幽默,可读性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