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镇艳阳录(精)/幽默书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加拿大)斯蒂芬·里柯克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这个小镇,告诉你吧,有一条宽阔的街道。它从湖边开始往上伸延,通常叫作大街。大街的宽阔是毋容置疑的。在规划玛丽波莎的时候,绝不像规划华尔街和皮卡迪利大街的人们那么鼠目寸光。那里真狭窄真拥挤啊!密西纳巴街可真够宽敞的了,即使你把杰夫·索普整座理发店扳倒放平,把它横在路面上。还够不着马路的中线呢。在这条街的上上下下,粗壮结实的杉木电线杆一根又一根地以彼此不同的斜度竖立着。上面架着的电线,比通常发送横越大西洋海底电报的电信局的电线还要多哩。

大街上有好些顶呱呱的建筑——史密斯旅店啦,大陆旅馆啦,玛丽波莎饭店啦,还有两家银行(商业银行和兑换银行),且不用说一八七八年建造的麦克卡西大楼,格罗弗五金店和它楼上的共济会大厅了。密西纳巴大街和“小街”交叉的十字路口拐角处,是邮政局、消防队、基督教青年会和《玛丽波莎新闻邮报》报馆。事实上,目光敏锐的人一眼就可看出,这是公共机构的一片彼此争妍的景象,只有伦敦的针线街和纽约的南百老汇大道才能与它媲美。所有小街的两旁,枫树挺拔,人行道宽阔,小巧的花园修剪得十分别致,里面长着劲健的水芋兰花,房子带有庭前阳台。然而这种式样的房子,不少已经被改建成为具有意大利式长廊的住宅了。

粗略一看,暑天下午的大街景象是一片永恒的静谧,空空荡荡的街道酣睡在阳光之中。一辆马车停在格罗弗五金店前,系在拴柱上。史密斯旅店的老板史密斯先生的庞大身躯,十有八九出现在店门口的石阶上。他穿着花格子背心。往前几步,麦卡尼律师或许正到邮局去领取他下午的信件。杜罗恩牧师先生,那位英格兰教会的乡区牧师,刚刚开完母亲会,正回家去拿钓鱼竿哩。

但是,这种平静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已。其实,懂内情的人知道,这是个人声鼎沸、熙攘繁忙之地。可不是嘛,在纳特利肉铺(于一八八二年开业)的地下室,起码有四个工人在机器旁忙着制香肠。在《新闻邮报》办公室里,则有更多的人在印刷各式各样的玩意。在长途电话局,四个姑娘坐在高高的凳子上。她们头戴钢质报话帽,嘴巴应接不停;她们被四方召唤,简直应付不过来哟!在麦克卡西大楼的办公室里,牙医啦,律师啦,人人都已经脱掉大衣,准备随叫随到。此外,湖旁铁道岔口那里,一间大锯木厂在盛夏下午一连几个钟头不停地传来锯木声。

忙碌啊!是的,我想一点不假。问问这里的任何居民,玛丽波莎是不是一个人潮如流、繁荣兴旺的镇子吧。问问兑换银行的经理莫林斯吧。他每天十点半匆匆忙忙地从玛丽波莎饭店踉跄到他的办公室。尔后,整个上午,他就难得有空找商业银行的经理一道饮上几杯。再不,问问——好吧,问问镇上任何人,有谁可曾见过能比玛丽波莎更为蒸蒸日上的镇子吧!

当然,假若你是刚从纽约来的话,你就会受骗了。你的判断标准全是错误的。你准以为这地方倒蛮安静呢。仅凭史密斯先生站在那儿闭目养神,你就猜想他在昏昏欲睡。但是,在玛丽波莎住上一年半载,你慢慢就会明白了。建筑物会变得愈来愈高,玛丽波莎饭店愈加豪华,麦克卡西大楼直耸云霄,公共汽车隆隆地滚向车站,火车的汽笛尖鸣,交通频繁,行人都健足疾步。稠密的人群像漩涡似的在邮政局和五分一毛商店进进出出,熙来攘往,川流不息。讲到文娱消遣活动,好吧!听着,长曲棍球啦,垒球啦,旅游啦,歌舞啦,消防队的冬季舞会啦,天主教徒的夏季野餐啦,可多着呢!至于音乐,每逢星期三的晚上,镇上的乐团在公园里演奏;每隔一周的星期五,共济会的铜管乐队在大街上吹吹打打。

P2-P4

目录

第一章 史密斯先生的旅店

第二章 杰弗逊·索普的投机生意

第三章 派西尔斯骑士游湖记

第四章 杜罗恩牧师掌管教堂

第五章 玛丽波莎的旋风募捐运动

第六章 小山上圣灵的灯塔

第七章 帕普金先生陷入情网

第八章 赞娜和帕普金命中注定的姻缘

第九章 玛丽波莎银行奇案

第十章 密西纳巴县的大选

第十一章 候选人史密斯先生

第十二章 尾声——开往玛丽波莎的列车

序言

艳阳、蓝天、平静的湖和俊秀的枫树,使加拿大的自然景色显得淡雅而又妩媚。在加拿大辽阔的土地上,尤其是在南部与美国接壤处,大小城镇星罗棋布。镇上的大街、教堂和商店,镇外的郊野、农场和乡村房舍,以及小镇居民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社会风貌。

一百多年以前,加拿大不过是一片粗犷的原野和一个落后的殖民地。由于移民拓荒者和他们的后代的艰苦劳动,它逐渐成为一个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国家。加拿大最著名的幽默作家斯蒂芬·里柯克在本世纪初以此为背景,成功地写成《小镇艳阳录》。

《小镇艳阳录》以浓厚的地方风韵、逼真的人物描绘和独特的幽默讽刺吸引了广大读者。它成为加拿大家喻户晓的一部读物,成为加拿大文学中一本经典作品。加拿大人说,英国有狄更斯,美国有马克·吐温,加拿大有里柯克。

《小镇艳阳录》有十二章,其实是六个短篇故事。这些故事既可以分别成章,又前后相互连贯。第一篇描写玛丽波莎镇旅店老板史密斯在贩卖酒类的活动中化险为夷的故事。第二篇叙述理发师索普在矿业和地产的投机生意中先是暴发、后是亏空的经过。第三篇描绘小镇居民的一次游湖野餐的欢乐与险遇。第四篇描写老牧师杜罗恩。他老朽无能,导致教堂债台高筑。虽经各方努力,问题仍无法解决。后来,终于有人放火把教堂烧了,他弄到一大笔保险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第五篇是银行职员帕普金与法官的女儿赞娜的恋爱故事。第六篇是本书的高潮。它描写玛丽波莎镇与该县竞选活动中的趣事、怪事和丑事。酒店老板史密斯耍弄手段,终于击败对手自由党,一跃而成为保守党国会议员。最后一章是尾声,作者通过故事讲述者的侃侃而谈,回忆童年的岁月,思念沐浴在阳光之中的家乡;小镇风貌,跃然纸上;所述情景,耐人寻味。

这些故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以及小镇居民思想上保守、狭隘、庸俗的一面。本书描写艳阳照耀下的小镇,讽刺小镇的所谓蒸蒸日上、歌舞升平。书中的情景、人物以及里柯克的幽默讽刺,似乎超越了国界。他的描述不同于辛辣的讽刺,更不是肆意挖苦,而是具有一种善意的含蓄的幽默感。因而,本书广泛地长久地得到流传,并被翻译为多种外国文字,里柯克也成为了加拿大享有最高国际声誉的一位作家。

斯蒂芬·里柯克(Stephen Leacock,1869—1944)出生于英国,六岁时随父母移居加拿大安大略省森姆科湖畔的奥里利亚镇。他是西加拿大公学(一所著名中学)的优等生,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后来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并任该校经济和政治系的系主任。在教学之余,他大量写作,出版了四十多部书,其中以幽默作品为最多、最佳。代表作之一就是这本《小镇艳阳录》。里柯克于一九四四年病逝。

加拿大人民热爱里柯克。为了纪念这位著名作家,他的那座墙壁雪白的故居已成为里柯克纪念馆。他的故乡奥里利亚镇(书中的玛丽波莎镇)被称为“艳阳城市”。从一九四六年以来,人们设立了年度的里柯克银质奖,把它授给加拿大当年最佳幽默作品的作者。里柯克的主要作品,一直被列入加拿大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之中。

翻译《小镇艳阳录》,译者深感并非易事。由于同志们、友人们的鼓励,在该书英文原著问世(1912年)的七十周年之际,译者把它介绍给中国广大读者。译者愿借此机会向曾对,本书的翻译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的同志们和加拿大、美国的友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加拿大文学评论家、多伦多大学教授弗兰克·w.华特(Frankw.Watt)先生的指导表示特别的谢意。

鉴于译者水平所限,译文谬误在所难免,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小镇艳阳录(精)/幽默书房》是加拿大享有最高国际声誉的幽默作家斯蒂芬·里柯克的代表作,在加拿大可谓家喻户晓。全书共十二章,实则六个短篇故事,讲述了一个牧歌情调与喜剧色彩交融的加拿大小镇上发生的趣闻怪事,刻画了一群既可笑又可爱的小镇人。它以浓厚的地方风韵、逼真的人物描绘和独特的幽默讽刺,得到世界读者的喜爱。加拿大人爱说,英国有狄更斯,美国有马克·吐温,加拿大有里柯克。林语堂先生早年畅论幽默,盛赞里柯克是“现代的一位大家”。这部作品确立了里柯克在加拿大文学史上独特而不可动摇的地位,《加拿大经典文库》编委会称之为“一部经典——欣赏加拿大文学必读之书”。

编辑推荐

在小说《小镇艳阳录(精)/幽默书房》中,斯蒂芬·里柯克塑造了一个牧歌情调与喜剧色彩交融的加拿大小镇——玛丽波莎镇,讲述了镇上发生的趣闻怪事,表现了小镇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商业、宗教、婚姻等,在揶揄可笑的人性弱点时,也赞颂了镇民们的品德,为我们刻画了一群既可笑又可爱的玛丽波莎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