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筑梦北大(北大新生畅谈学习与成长)/梦想北大丛书
分类
作者 秦春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梦想北大丛书》中的一本。本书是由北大招办从全校09级新生的应征稿件中精心挑选一部分优秀稿件编辑而成的,主要介绍他们在中学时代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不仅有他们对青春年华的真情回忆,有对成长历程的深入思考,也有对学习经验与方法的系统总结,更有对未来的长久规划和不懈探索。

内容推荐

本书是《梦想北大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从2009级新生的应征稿件中精选的稿件。在文章中,一位位学子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在求学和生活过程中经历的坎坷,收获的喜悦,这些都是他们青春的印证,故事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为广大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提供可大量宝贵的经验,也为他们指引了学习生活的方向。

目录

序言

春风穆穆,情思悠扬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忆海拾贝——惦念岁月中的人、事、风景

记忆碎片

感谢

一路走来,感谢你们

缱绻七中情

从边疆走向首都

盛夏四篇

今天我们难以告别

母亲与北京大学

佛光

挥洒青春,拥抱未来

千杯,青春

永不言弃的青春

十八岁,不再遥远

九月断想

永不停歇的双脚

且思且行

在北大践行“八目”

青春三部曲

青春的自白

诗意的生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向往彼岸的征帆——记一年复读的历程

彼岸花开

暮光以南,一路向北

有梦想的青春没有天黑

凤凰曲

追忆似水年华

寻梦之路,未名之章

Journey

火中的涅槃

高三的苦辣酸甜

退一步的天空

写在青春纪念册上

忆往昔阴晴圆缺

放飞梦想

来时路上,绚烂依然

坚守信念,踏实成行

逝水年华里的随想曲

执著的梦

走向北京大学

一路向北一路玩

今夕何夕,成此佳遇

回首,也无风雨也无晴

轮回一度

难忘来时路

梦,在延续

因为·爱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致自己的一封信

那些力量,让我风雨无惧

我的3号宿舍

漫步燕园,飞扬梦想

北大,我的梦

燕园一梦,十年热血

那些柔软而坚硬的时光

梦痕——留予他年说梦痕,一花一木耐温存

凌风出尘一路向北

博雅梦,未名情

青春与北大的交响

伊人在水

又到蓦然回首时

生命的弧线

你和我的风淡云轻

当梦想照进现实

竞夜清歌遍,欣赴百年约

归去来兮

追梦的轨迹

年华似水

温暖阳光

邂逅北大

感动·感悟

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梦在远方

梦想,一路同行

死性不改

月转身

大海寄语

见证

拈花一笑自逍遥

莫失·莫忘

心语·悟

路上梧桐花开

锦年

追梦乐章

渡痕

后记

试读章节

今天我们难以告别啊,我亲爱的母校。当我怀抱着通知书踏上新的征途时,我听到了您不尽的祝福。从梦想的学堂变为成长的摇篮再变成充满温馨回忆的母校,您在我求学生涯中身份的转变见证了我的成长。

当我还是一个无知的小学生时,您便向我招手,您说:“来吧,来吧,让我把你培养。”——我因您而有了学习的动力。

当我踏进了您的殿堂,我看到了一个新世界。这里有一批批的学长怀抱通知书奔向自己理想的大学,是您用真实的故事教导我上北大不是梦。

我在您慈爱的目光下一坐就是六年,清晨我在樟木林下读书;午后我沿着梧桐小道散步;傍晚我从体育场匆匆离去,提着书包,带着一身的汗水和广玉兰说再见。我在您的教育下成长着、发展着,从只有“梦”的小孩长成了可以“想”的学生,我是在您的辅助下才触摸到梦想大门的。而今我要和您告别了,而我还没来得及认真地对您说一声谢谢。我本以为会听见您的抱怨,没想到收到的仍是您的祝福。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或许这就是您作为母校的风范吧!

在您青春与古旧混合的气味里,我嗅出了神圣的气息。仍记得,我曾爬上您高高的石坡,去寻找传说中建校时被砌在石坡里的墓碑;我曾钻进像动物园里关动物的小门,去寻找战争时留下的防空洞;我还曾流连于校史园,研究那个据说是清朝的石墩……我总想发现些什么,可越探险却越觉得您的神秘。真的要走了,才猛然发现您的魅力,您的一丝一毫都将成为我美丽的回忆。

今天我们难以告别啊,我敬爱的老师。从我踏入学校的那一刻起,你们就不倦地付出。我一直觉得你们的身份是那样特殊:你们是恩师,教我们东坡的豪放与易安的婉约,教我们三角函数和立体几何;你们又是前辈,教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教我们“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你们还是挚友,陪我们跑步打球,陪我们围炉夜话……

还记得高考前班主任的一番鼓励,他有些紧张也有些激动,不知怎的说了一句:“你们要站着进去(指考场)……”全班大笑,集体接茬:“决不横着出来……”现在想来,这其实是我们对老师的承诺,更是全班的团结与自信啊。三年高中,我们已将老师们传授的知识烂熟于心;三年高中,我们已将老师们笑傲江湖的气魄融进血液;三年高中,我们已将老师们当作挚友……

我时常想,我们能遇上你们,是多么幸福啊。学习的失误,有你们指点迷津;人生的低谷,有你们爱语宽慰;生活的琐事,有你们悉心顾全。你们有恩师的辛劳,有长者的关爱,有朋友的义气。对你们的爱,岂一“敬”字了得!

今天我们难以告别啊,我永远的朋友。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身而过。那么,我们数年的同窗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缘分?不可否认,年少气盛的我们曾经有过一些摩擦,激烈的竞争曾让我们有过一些不快,可是当我们真要分手了,却发现彼此是这样的舍不得。

还记得吗?我们曾经拥有一支全校最特别的女子排球队:把全班女生都拉上了才勉强够数,候补队员始终只有一个人,体育课上我们不得不请男生充当陪练。可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居然赢得了一场比赛。当我们打败对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惊异的目光,我们赢得了小小的骄傲。

我们曾经拥有一个最温馨的竞赛组,那里只有竞赛,没有竞争。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中的成员,谁有困难了,兄弟姐妹都会帮把手。恐惧了,我们互相打气;高兴了,我们一起庆祝;难过了,我们相互安慰;有成果,我们共同品尝。骄傲地说,进了这个“家”的成员没一个想走的。

同窗拥有的不仅是同读一书的快乐,更有一同享受时光的美好。作为独生子女,童年的我们在家中享受不到兄弟姐妹共处的乐趣,但在学校里我们却得到了大大的“补偿”。我们在摩擦里学会了宽容,我们在竞争中学会了奋斗,我们在共事时学会了合作,我们在互助下学会了坦诚。今天,我们为兄弟姐妹而骄傲,明天我们会为最诚挚的友谊而自豪!

今天我们难以告别啊,我辛劳的双亲。你们是最应感谢而又最无法感谢的。我为你们所创造,又为你们所培养。天底下再生动的词语都无法表达我对你们的感激之情,那么,就请原谅我的笨拙吧,原谅我无法将你们的辛劳一一描绘,我没有画家的妙笔,画不出你们鬓角的白发;我没有作家的文采,写不出你们深夜的陪伴;我没有诗人的灵感,赋不出你们从不说出口的爱……我还要请你们原谅我的冷漠,在过去的十二年里给你们的伤害远多于感激;我还要请你们原谅我的自私,为了自己的未来不得不和你们说再见……其实,我知道,我无须请求,因为在你们的字典里最多的字眼就是“原谅”、“宽容”。

你们已经开始喜爱回忆我尿布时代的往事,可你们怕我嫌烦,每当我在场时总是草草收场。爸爸妈妈,其实你们大可不必,因为我知道这样的谈话将是你们后半生很主要的话题之一,我理解你们舍与不舍的矛盾心情,难道我会粗暴地打断你们对我的爱吗?

你们知道吗?此时的我脸颊有阵阵的微热,将多少不曾开口的话写在电脑里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变了很多。同学们说我是个比较深沉的人,因此,我再次请求你们的原谅,你们的女儿并不是不理解你们,只是不懂得说而已!

今天我们难以告别,今天我们又必须说再见。既然是这样就不妨让我们乐观些吧,让我们共同期望着日后的相逢,一段美丽的回忆沉入了脑海,一段崭新的旅途即将开始。有什么好伤感的呢?

正如苏轼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P29-31

序言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建校110多年来,北大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和繁荣昌盛的进程中起到了先锋和骨干作用,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的有形存在,更成为中华民族争取民主自由和伟大复兴的象征,成为现代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向往的精神家园,从而独具魅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所说:“作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其实北京大学早已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所大学,能够像北京大学这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得如此紧密,息息相关。北大对于中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哈佛之于美国、牛津与剑桥之于英国的意义。”

在中国的高校中,北大具有“老”与“大”两个特点。之所以说“老”,那是因为在中国,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大学并不多,因此,人们常用“古老”来形容北京大学的历史;之所以说“大”,不在于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所谓“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之意也。历史悠久的“老”让我们足以心生骄傲,兼容并蓄的“大”也常让我们引以为荣。就是这样一所“老”学府,每年吸引着无数的青年才俊奋身投入燕园,求学于“一塔湖图”;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府,将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维系在了一起;就是这样一所“老”、“大”学府,将这些胸怀大志、肩负大任、孜孜求学、不倦探索的年轻学子,培育锻造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他们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体魄健全、意志坚定,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一个多世纪以来,北大历经风雨,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从未因时光的磨砺而褪色。今日的北大,迎来了中国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迎来了自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发展期,“北大人”将满怀豪情,团结进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发努力。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们,金秋九月,一段精彩的大学时光在等待着你。在这里,美丽的燕园将带给你广阔的人生舞台,光荣与梦想将力促你奋发前行,理想与责任将激励你勇于担当。在即将踏入燕园之际,希望你们能够刻苦学习,踏实做事,诚实做人,志存高远,胸怀祖国,力争做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敢于担当的、光荣的“北大人”!

北京大学校长 周其凤

后记

泡一杯清茶,窗外一清如水的月光洒落桌前,昂首向天,周天明净,玉宇澄澈,顿觉一股绵亘千秋的诗思妙意涌上心头,万古长风,一川明月。此时读着一篇篇至真至诚由心底流露出来的文章,在淡淡的茶香中轻声吟诵,文中的情思挚意点点滴滴沁人心脾,在这样的月色中将人涤荡,如立于万仞高岗,清风拂面,早已物我浑然。

赤子之心写就赤子之文,今年的燕园新生征文依旧让人兴致盎然,玩味再三。读这样的赤诚文章,必须凝神定虚,致虚极,守静笃,摒弃任何浮躁的思绪,慢慢品味,才能体味到文字背后流露的那段青春岁月,与一位位年轻才俊在心田里交流。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其不朽在于其大能经天纬地,小能动人心魄,方能流传下去。这样的征文实在是一件绝妙的大好事,因为这时的“作者们”已经“功成名就”,不再抱有功利心,不再计较分数高下,只需将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经由赤诚之心的浸润和连缀而成一篇真切的文章。

尽管文中难免流露出“作者们”的所谓“幼稚”,其实,唯其幼稚,方显可爱,才是人生的见证。若干年后,今日的作者们早已成为国之柱石,国之栋梁,倘他们能得暇泡一杯清茶再来重读自己当年的这份“心声”,将会勾起多少温馨的回忆,这将是一段穿越岁月的历史。人,总是不断在成长,也不断在抛却与忘却,此时有意无意涂鸦而成的文字,如同雪泥鸿爪,唤起多少笑容。

读此文章,自然是一种享受,然而同样是一种“痛苦”,一种必须做出抉择取舍的“痛苦”。既然是要编纂成册,篇目和容量必然要受到限制,所以需要编者从一篇篇珠玉文章中挑选出佳作,让人煞费脑筋,“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当舍则舍”。要从一千多篇文章中挑选出十分之一的稿子结集成书,水流千遭归大海,众位编者抱着一颗平常心认真甄选,通读完一遍就挑选出一部分,然后编者之间再相互换阅,再挑再换,如是者三,最后选定了这部文稿。真可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书既编成,就成为读者朋友的目飨之物,作者和编者便退居一旁,静静地聆听那朗朗的读书声。编书只是手段,读书也只是途经,而知识的获取、文化的浸润、心声的交流、境界的提升才是目的。希望读者朋友能如草原纵马,于书中驰骋纵横,在“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中汲取有利于己身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方不负作者和编者的良苦用心。

本书虽然经由多人之功才得付梓成形,但是限于编者的水平,难免挂一漏万,纰漏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深秋夜,于燕园

书评(媒体评论)

梦想创造未来,恒心铸就奇迹。

——生命科学学院 陈则字

每天取得一点进步,日积月累,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国际关系学院 刘通

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努力、扎实、坚持不懈。

——城市与环境学院 孔卉

没有等出来的美丽,只有拼出来的辉煌。

——社会学系 王丽雅

既然我们可以选择快乐地学习或痛苦地学习,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快乐地学习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王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2: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