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术研讨
茅盾与郭沫若在“两个口号”论争中的一些史事
抗战文学中活跃的“笔部队”作家群体
——作家战地团体组织的成因及其思考
虚无历史的批判策略与文化诉求
——郭沫若批判之批判
要求“把人当成人”:抗战中的郭沫若
由《樱花书简》看郭沫若的“叛逆”
国民党治下的文网与茅盾的文学活动
——以1933-1935年为中心
鲁迅、郭沫若、茅盾电影活动之比较
《郭沫若全集补编?翻译编》编撰札记(一)
——以译文版本为中心
文博论坛
文博与学术,相得益彰
科学研究与“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抗战中的郭沫若与茅盾特展暨学术研讨会”为例
掌上博物馆——信息化构建展陈新模式
浅谈博物馆简介的宣传作用
抗战中的文化宣传对当代博物馆公众教育的启迪
——以郭沫若、茅盾抗战时期历史剧话剧为例
故乡乌镇文化地标
—缅怀茅盾先生和走进他的纪念馆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展
——“抗战中的郭沫若与茅盾”特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展览现场
展览主旨
展览提纲
主办与承办单位
展览开幕时间、地点与展期
活动内容
活动述评
“笔剑无分同敌忾,胆肝相对共筹量—郭沫若与茅盾展”
暨“抗战中的郭沫若与茅盾”学术研讨会综述
展板设计
郭沫若与茅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