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著的这本《巴蜀文艺思想史论(一种区域文化视阈下的考察)》运用空间研究的维度,采用文化地理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学地理学、审美地理学等方法,对巴蜀地区汉代至现代的文艺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全书围绕两大问题展开研究:一是从整体上把握巴蜀文艺思想产生、形成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哲学基础和文学创作的具体实践;二是具体分析巴蜀文艺思想的发展历史和巴蜀作家、文论家的文艺思想。
《巴蜀文艺思想史论(一种区域文化视阈下的考察)》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题成果。作者李凯利用文化地理学、文学地理学等方法,从空间维度分析巴蜀地区自古至今的文艺思想。上编为宏观研究,集中讨论巴蜀文化的生成环境和发展历史、巴蜀审美原型的诞生、巴蜀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巴蜀文学创作简史以及巴蜀文学的基本特征。下编为巴蜀文艺思想史的个案分析,从汉、唐五代、宋、明清、现代等历史阶段入手,选取巴蜀文艺思想史上的主要理论家如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欧阳炯、田锡、三苏、文同、王灼、魏了翁、杨慎、彭端淑、李调元、张问陶、郭沫若、李劼人、巴金、何其芳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不仅可以促进和推动巴蜀文化及巴蜀文学的研究,也对其他区域诗学的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巴蜀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
第二章 巴蜀审美意识的发生——以三星堆和金沙出土器物为例
第三章 巴蜀哲学与文艺思想的关系
第四章 巴蜀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
第一节 巴蜀文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巴蜀文学的基本特征
下编
第五章 汉代:巴蜀文艺思想的奠基——司马相如与扬雄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 司马相如文艺思想与儒家的关系
第二节 扬雄——巴蜀第一个文艺思想大家
第六章 唐五代:巴蜀文艺思想的发展——陈子昂、李白、欧阳炯
第一节 陈子昂
第二节 李白
第三节 欧阳炯的词学观及其文化生态
第七章 宋代:巴蜀文艺思想的高峰——三苏、田锡、文同、王灼、魏了翁
第一节 三苏
第二节 田锡
第三节 文同
第四节 王灼
第五节 魏了翁
第八章 明清:巴蜀文艺思想的式微——杨慎、张问陶、彭端淑、李调元
第一节 杨慎
第二节 彭端淑文艺思想与蜀中史学传统
第三节 李调元文艺思想
第四节 张问陶诗学思想
第九章 现代:巴蜀文艺思想的复兴——郭沫若、巴金、李劫人、何其芳
第一节 郭沫若文艺思想
第二节 李劫人文艺思想
第三节 巴金文艺思想
第四节 何其芳文艺思想
参考文献
插图
附录1
附录2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