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敏编著的《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研究》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农村信息化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状况和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二层是进行了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的需求与供给以及其发展的基本约束机制进行了剖析;定量研究方面,首先建立评价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分别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进行静、动态评价,然后基于C—D函数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的绩效进行研究,最后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进行了验证。第三层在对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农村信息化政策进行比较借鉴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王艾敏编著的《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研究》以河南省农村信息化为研究对象,从一个独特视角,构建了缜密的分析框架,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进行了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研究。在定性研究方面,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的供需及其发展的约束机制进行剖析。在定量研究方面,首先基于全国31个地区以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平作为参照对象,从静态、动态两方面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并找到其发展差距;其次基于C-D函数利用变系数回归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的绩效进行研究,并利用自向量回归,分析信息化与农村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最后从动态角度基于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进行了验证。本书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学术创新价值。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第四节 本书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信息化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
第二节 农村信息化相关理论
第三章 农村信息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农村信息化一般文献综述
第二节 农村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研究述评
第三节 农村信息化需求与供给研究综述
第四节 农村信息化实践模式研究综述
第五节 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第四章 农村信息化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状况
第二节 国外农村信息化实践模式与经验启示
第三节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状况
第五章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总体发展状况
第二节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基本现状
第三节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第六章 河南农村信息化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第一节 河南农村信息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河南农村信息化服务供给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河南农村信息服务供给模式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 河南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约束分析
第一节 河南农村信息服务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第二节 河南农村信息服务有效供给相对不足
第八章 农村信息化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建立目标及指标选取的原则
第二节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确定
第四节 信息化评价模型的选择
第九章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静动态评价及地位分析
第一节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的静态评价
第二节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的动态评价
第十章 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农村信息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二节 实证模型的选取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统计量的描述
第四节 农村经济增长模型的变系数回归
第五节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回归及结果分析
第六节 结论
第十一章 农村信息化“生产率悖论”的检验
第一节 引言与研究综述
第二节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第三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十二章 其他省市农村信息化政策借鉴
第一节 农村信息化方面政府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其他省市农村信息化政策借鉴
第十三章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附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