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分析》是一本儿童分析的革命性经典之作。梅兰妮·克莱茵以她所架构的特殊技巧,证实她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她使精神分析得以运用到儿童领域,借此不仅使儿童心理治疗成为可能,并且为儿童的心智发展、成人精神官能症和精神病的起源之理解,开拓了新视野。
为了向这位无与伦比的儿童精神分析大师致敬,“世图心理”将陆续推出《克莱茵全集》全套四本,完整呈现一代大师的工作实务及理论精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儿童精神分析(克莱茵全集1)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英)梅兰妮·克莱茵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儿童精神分析》是一本儿童分析的革命性经典之作。梅兰妮·克莱茵以她所架构的特殊技巧,证实她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她使精神分析得以运用到儿童领域,借此不仅使儿童心理治疗成为可能,并且为儿童的心智发展、成人精神官能症和精神病的起源之理解,开拓了新视野。 为了向这位无与伦比的儿童精神分析大师致敬,“世图心理”将陆续推出《克莱茵全集》全套四本,完整呈现一代大师的工作实务及理论精髓! 内容推荐 《儿童精神分析(克莱茵全集1)》——梅兰妮·克莱茵早期巅峰之作,堪称儿童精神分析的经典,奠定了克莱茵所创的精神分析游戏技巧的基础。作者以丰富的临床实务经验,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儿童的精神官能症症状、诱因,以及由对客体的施虐冲动所引发的焦虑和罪恶感。 克莱茵理论的治疗方式,重在对焦虑的诠释,在识别出防御机制后,重点关注来访者要防御的到底是什么,是什么令他如此焦虑,并且直接对这份焦虑进行反复的诠释。所以,克莱茵本人对儿童所做的诠释,是非常直接且极具深度的。 目录 第一部分 儿童分析技巧 第一章 儿童分析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 早期分析技巧 第三章 6岁女孩的强迫式精神官能症 第四章 潜伏期儿童的分析技巧 第五章 青春期儿童的分析技巧 第六章 儿童精神官能症 第七章 儿童的性活动 第二部分 早期焦虑情境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 俄狄浦斯冲突的早期阶段与超我的形成 第九章 强迫式精神官能症与超我早期阶段的关系 第十章 早期焦虑情境对于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 早期焦虑情境对女孩性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 早期焦虑情境对于男孩性发展的影响 附录一 儿童分析的范围与限度 附录二 说 明 附录三 参考文献 附录四 个案名单 附录五 克莱茵生平年表 试读章节 早期分析技巧 我在第一章除了尝试描绘孩子的特殊心理运作机制与成人如何有别之外,也指出它们的相似点。这些异同点,使分析技巧在运用上必定会有差异。根据这些差异我发展出游戏分析的方法。 在诊疗室的矮桌上,我会放一些简单的小玩具,例如小木雕男人和女人、车子、马车、机器玩具车、火车、动物、积木和房子,我也会放一些纸、剪刀和铅笔。我认为即使非常矜持的孩子,也会至少看玩具一眼或碰它们一下,然后,他们脸上会闪过一些表情,或是开始玩玩具、把它们放在一边,或以各种方式显示出他们对玩具的态度。 以下我将以对一个孩子的分析案例来示范我的游戏技巧原则。3岁9个月的彼得(Peter)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孩子,他强烈固着在母亲身上,对她爱恨交织。他无法承受挫折,且完全无法玩游戏。他看起来非常羞怯、悲伤,不像一个孩子,有时会显示出攻击与轻蔑的态度。他无法和其他孩子相处,特别是他弟弟。他的分析本来是预防性的,因为其家族中有许多严重精神官能症的病例,但在分析中愈来愈呈现出,他自己也罹患严重精神官能症。他·的矜持已经严重到若没有接受分析,可能无法应付学校的要求,且迟早要被退学。① 在第一次游戏会谈开始时,彼得拿出玩具马车以及其他车子,先是按先后次序排列,后来做横向排列,然后让这两种排列方式交替出现好几次。游戏之间他拿起了两辆有马的马车,并让这两匹马相撞,当两匹马用脚彼此互踢时,彼得说:“我有一个小弟弟叫弗利斯。”我问他马车在做什么,他回答说:“这样子不好。”之后立刻停止两匹马相撞的游戏,但是,立刻又开始同样的游戏。然后他用同样的方式让两匹玩具马相撞。这时候我说:“你看,两匹马就像两个人撞在一起了。”他先说:“不,这样子不好。”然后说:“是的,是两个人撞在一起。”后来他又说:“两匹马也撞在一起了,现在它们要去睡觉了。”他用积木把它们盖起来,然后说:“现在它们快要死掉了,我把它们埋葬起来了。”在第二次会谈时,他立即重复第一次的游戏,亦即让车子和马车一辆辆地排列起来,这次是横向排列着。就像第一次玩的一样,他让两辆马车撞在一起,然后让两辆机器车撞在’一起,然后他将两个秋千排列在一起,指给我看中间会摇晃的链子,说“你看它会晃来晃去,而且会跳。”我指着会摇晃的秋千、机器、马车及马,继续诠释说:“它们看起来像两个人,妈妈和爸爸,将他们的‘thingummies’(性器官)②撞在一起了。”他否定说:“不,这样不好。”但是继续让两辆马车相撞,并且说:“它们就是这样把‘thingumies’撞在一起的。”然后,他立刻又谈起弟弟的事。我们在这次和上次会谈中可以看见,一他在让两辆马车和马撞在一起之后,立刻提起他那刚出生的小弟弟。因此,我继续诠释道:“你在想一定是因为爸爸和妈妈把他们的‘thingummies’撞在一起,而你的弟弟弗利斯就是这样子出来的。”彼得就拿起另一辆小车,并让这三辆车都碰撞在一起。我诠释道:“那是你自己的‘thingummy’,你想用自己的‘thingummy’去撞爸爸和妈妈的‘thingummies’。”然后他又多拿了一辆车,说:“那是弗利斯的。”接着他又拿起了两辆更小的车,把它们都放在发动机上面,指着马车和马说:“那是爸爸。”将另一个放在旁边说:“那是妈妈。”他又指着父亲的马车和马说:“那是我。”然后,又指着母亲的车说:“那个也是我。”这个历程示范了彼得如何认同在性交中的父母。之后,他重复地让两辆小车相撞,并且跟我说,为了能够让两只鸡静下来,他和弟弟让两只鸡进入他们的卧房,但是鸡将卧房弄得乱七八糟,而且在那里吐口水。他补充说,他和弗利斯不是粗野的流浪儿,也不会吐口水。我跟他说,两只小鸡是他和弗利斯的性器官撞在一起,吐口水则是自慰的意思。他微微阻抗后同意了这个说法。 我仅能在此简短指出,孩子在游戏中所呈现出来的幻想,在经过持续诠释之后,会变得比较自由,并且会减少游戏中的约束,其游戏内涵也会更丰富。我也指出有些游戏的细节会重复出现,直到通过游戏被澄清为止,之后孩子会再表现出一些新的细节。就像对梦的素材的自由联想,会使梦的潜藏内涵呈现,孩子的游戏也像成人的自由联想一样,帮助我们了解潜藏的内涵。游戏分析像成人分析一样,将真实的情境视为移情情境,并将这些情境与原始的经验或潜意识幻想进行联结,帮助孩子完整地呈现并解决幻想中的这些原始情景。通过揭开其婴儿期的经验及其性发展的根源,精神分析可以解决固着,并修补发展中的失误。 以下片段我将以彼得的案例,描述在第一次会谈中所做的诠释,在晚期的分析中被证实了。几个星期之后,有一天,当一个玩具人偶不小心倒下去时,彼得突然变得非常愤怒,之后他问我:“玩具汽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它可以站起来?”然后它让一只小小的玩具鹿倒下去之后,说他想去小便。①在厕所里他跟我说:“我在上厕所,而且我有‘thingummy’。”当他再次回到房间来时,他拿起了一个称之为“小男孩”的玩具男人,这个小男孩坐在一个小屋子里,他称之为“厕所”。他让这个小男孩站在一个地方,并将一只狗放在小男孩的旁边说:“不可以看他,也不可以咬他。”但是,他将一个玩具女人放在小男孩旁边说:“她可以看他。”然后说:“只有他的爸爸不可以看他。”这个游戏证实把狗(也就是他的父亲)看成他所害怕的对象,而大便的男孩则是他自己。这个游戏之后,他继续玩一辆汽车,他非常欣赏这辆汽车,并让它来回移动,然后他突然很生气地问:“它要什么时候才停止?”之后又补充道:“那些其他的玩具男人都不可以坐在它里面。”他将这些玩具男人全部弄倒,再让他们坐起来背对着车子,然后又再次把许多车子和马车横向排成一列,接着他突然说他又想要大便了,但是又临时改变主意,问道:“那个正在大便的玩具人(小男孩)什么时候才会大便完?”然后又开始玩起汽车,欣赏它,并开始重复以下游戏:欣赏车子、愤怒地不停地移动它们、想去大便并同时问这个小男孩是否已经大便完。 上述游戏内容显示,彼得叙述了以下事情:一个玩具男人、一只鹿等,不断倒下去,代表的是他将自己的阴茎和父亲直挺的阴茎比较时的自卑感,他必须立刻去小便是为了要证明他跟我的不同;那辆不断移动也让他钦羡和愤怒的汽车,代表不断从事性交的父亲阴茎。在崇拜父亲的阴茎之后,他变得很愤怒而且想去大便。这一游戏重复了当他在父母的性交现场时会想去大便的情景。他借此干扰了父母的性交过程,在幻想中,他以自己的排泄物伤害了他们,另外大便代表的是不够好的小男孩的阴茎。P15-19 序言 这本书来自我从事儿童精神分析的观察。我本来计划在第一部分叙述我所使用的技巧,第二部分描述我从临床工作中所推出的理论,这些理论似乎是我分析技巧的基础。但是,在我撰写此书时(这本书花费我多年的时间才完成),第二部分的理论已经远超我的预期。除了分析儿童的经验之外,分析成人的经验协助我将儿童最早期的发展阶段应用到成人心理学。这些临床经验使我获得了关于人类早期发展阶段的精神分析理论,我将在本书中详细叙述此发现。 本书所提的所有理论,都基于弗洛伊德所传授的知识。通过运用他所发现的东西,我才得以了解幼儿的心智,并尝试分析和治疗他们。除此之外,我也通过直接观察儿童的早期发展,得出我现在所提出的理论。这些结论完全证实了弗洛伊德在成人分析上的发现,同时,我力图在几个面向延展我们的知识。 倘若这些努力能有所成,且本书能够对于正在发展中的精神分析提供一些贡献,则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弗洛伊德本人:他不只盖起了精神分析这座大厦,而且将它放在一个根基上,使精神分析的知识得以继续开拓延展;他也让我们注意这些根基,使新的工作得以持续。 我必须提及在我精神分析生涯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位老师,费伦齐(Dr.Sandor·Ferenczi)与亚伯拉罕(Dr.Karl Abraham)。费伦齐是第一位使我有机会接触精神分析的人,他帮助我了解精神分析的真正本质与含义,他对“潜意识”与“象征”等强烈而直接的感觉,以及他和儿童的心智建立关系的能力,深深影响了我对儿童心理学的了解,他肯定我在儿童分析领域的禀赋。费伦齐对儿童分析有相当强烈的兴趣,并鼓励我致力于这方面的精神分析治疗,这一领域在当时仍是一块尚待开垦之地。他尽其所能鼓励我继续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并在我初次上路之时给予我许多支持。正是费伦齐,奠定了我成为一位分析师的基础。 亚伯拉罕是我的第二位老师,我很幸运找到这位老师,他善于启发学生将他们最好的潜能用在精神分析上。亚伯拉罕认为,精神分析的进展全赖分析师本人——分析师的工作、他的人格特质以及他的学术知识。我一直将这些高标准放在我的脑海中,在本书中我尝试归还我欠这份科学的情。不管在临床实务上或理论上,亚伯拉罕很清楚地了解到儿童精神分析的发展潜力。1924年于德国乌兹堡(Wiirzburg)所召开的第一届德国精神分析师年会中,在提及我所报告的一篇论文,关于一名有强迫式精神官能症的儿童①时,他说了一些我永远无法忘怀的话:“精神分析的将来,全仰赖游戏技巧。”研究幼儿的心智让我学会了许多事实,这些事实乍看之下似乎很陌生,然而当时亚伯拉罕对于我在临床工作上的信心,鼓励我继续迈开我已经跨出的步伐。我所发表的理论其实只是亚伯拉罕思路的延伸,我希望这本书清楚呈现这一点。 过去几年,我的工作得到了琼斯医生(Dr.Ernest Jones)非常仁慈的肯定与鼓励。当时儿童精神分析刚起步,他已经预知它未来在精神分析发展中的角色。也是由于他的邀请,我才得以于1925年在伦敦的英国精神分析学会(British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上发表我的第一次演讲。这些讲座是本书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则来自1927年我在伦敦的一些演讲,题为《儿童精神分析之光下的成人心理学》。琼斯医师作为儿童精神分析代言人的强烈信念,使儿童精神分析得以在英国拓展。他自己在这方面也有许多重要的贡献,例如早期焦虑情境的问题、攻击与罪疚感的关系,以及女人早期阶段的性发展。他所发表的言论,在许多要点上与我的观点很相似。 我也想借此感谢其他我在英国的同事们,谢谢他们会心的了解以及对于我临床工作的支持。瑟尔小姐(Ms.Nina Searl)与我的共同信念与友谊使我们一起愉快工作,她对英国儿童精神分析的发展有诸多贡献。不管在临床实务或理论上,她对儿童分析师的训练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斯特雷奇先生和太太(Mr & Mrs.Strachey)在许多方面协助了我,这本书的出版要归功于他们的贡献,他们不仅精准地翻译我的文字,且在书写上给了我非常宝贵与极富创意的建议。我也要感谢葛罗夫医师(Dr.Edward Glover),他对我临床工作的高度兴趣与仁慈的批判,对我有莫大的帮助,尤其是协助指出我的理论与现存被接受的精神分析理论所存在的相似之处。我同时也非常感激我的好友瑞维尔太太(Mrs.Joan Riviere),她非常支持我的工作,而且在各方面随时准备帮助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从心底感谢我的女儿梅莉塔(Dr.MelittaSchmideberg)。为了准备这本书的出版,她投注了许多时间,也给了我相当宝贵的协助。 梅兰妮·克莱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