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生著的《中国人是怎么上天的》介绍:一个时代需要大师。一个民族需要大师。一个行业也需要大师。
中国航天过去数十年如果没有一批杰出之士,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有今天的。而今天的中国人要想飞天,倘若没有一批大师级的科学家,同样也是绝无可能的!
公元200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按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的部署,中国将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第一个航天员送上太空!于是,西方媒体在预告2003年世界航天七件大事时,将中国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排在了第二位。
载人航天的核心是人。
这人,便是航天员。
航天员并非一般人,一般人当不了航天员。真正优秀的航天员都是天之骄子,尤其是第一次上天的航天员。苏联的加加林是,美国的斯特朗是,中国的杨利伟也是。
李鸣生著的《中国人是怎么上天的》以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翔实而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示和讴歌了伟大的航天精神。为创作此书,作者长期深入载人航天工程一线,采访有关领导、专家、航天员及各方人士上百人。该作品在展现中国载人航天艰难的历史进程、讴歌伟大的航天精神的同时,还寄予了作者理性的历史反思,以及对于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第一章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尽管全世界都说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全世界都知道中华民族最早怀有飞天的梦想,全世界也承认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嫦娥奔月”的浪漫神话,六百年前中国就有“万虎登天”的真实故事。但事实是,第一个把人类飞天梦变成现实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苏联人。苏联的加加林上天这年,中国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还没有出生。美国宇航员谢泼德遨游太空时,中国航天人还在一边捂着饥饿的肚子一边画着飞船的草图。因此,如果说人类的飞天梦源于中国,那么人类的飞天史就始于苏联。而中国真正追梦的旅程,从严格意义上说,则起步于1958年。
195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政治热潮高涨、民众情绪几近疯狂的一年。而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老大哥”,不仅在一年前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且紧接着又将一只名叫“莱依卡”的母狗送上了天。于是母狗上天再次成为轰动世界的又一特大新闻。这两件事对世界的震动都很大,对中国的震动同样也很大。作为新中国领军人物的毛泽东,在1958年5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也大手一挥,气吞山河般的说了一句话:“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于是,中国航天人从此踏上了从陆地走向太空的漫漫征程。
1958年8月初,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卫星小组,即后来所谓的“581小组”。“581小组”的成立,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的起步。几天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当时很有名望的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第一次公开表达了中国要搞飞船的意向。
这位科学家叫赵九章。
赵九章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与钱学森齐名的一位气象学家,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就是他最早向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但这位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不幸。2003年,赵九章被中共中央追认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赵九章提出搞飞船不久,即1958年8月中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了高空生理研究组,开始进行动物实验。国家计划委员会也指定“九人小组”负责,开始实施早期的宇宙生物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则分别成立了宇宙医学专业小组和宇宙医学研究室。而为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经赵九章牵线搭桥,中国相关代表团于1960年参加了分别在捷克斯洛伐克和爱尔兰举行的由社会主义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航空宇宙医学会。
然而,就在中国航天人考虑如何把老鼠、小狗之类的小动物送上太空时,苏联、美国却将高级动物——人送上了太空!
苏、美宇航员上天,这对中国无疑是一种打击,也是一种刺激。尽管有的中国航天专家多少有些不服气,却又无可奈何。因为,1961年的中国,在经历了“大跃进”死去活来的折腾后,接着就是苏联撤走全部在华专家,五亿中国人民勒紧裤带偿还贷款,饥饿在撕咬着中国航天人肠胃的同时,也压迫着中国航天人的大脑。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