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明、李雪娜、王丝丝编著的这本《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研究--共生视角》试图引入共生理论研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内部的员工关系。首先,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和文献,明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共享与知识存量增长的研究现状,同时综述共生理论在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上的应用。其次,深入论证运用共生视角研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共享的适用性与特殊性。再次,本书在明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组织结构及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共享模式,从主体层面的纵向过程和客体层面的横向过程两个方面解释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过程。最后,在确定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主要路径之后,以共生理论为框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影响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及知识存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关键构成因子,明确其作用路径,构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模型。并依据上述模型进行阐释,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提供针对性的思路和建议。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知识经济的时代属性
1.1.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1.1.3 共生理论的发展应用
1.2 问题提出
1.2.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加强知识共享的必要性
1.2.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
1.2.3 共生视角下的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日趋成熟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共享研究现状
1.4.2 关于企业知识存量的研究
1.4.3 共生理论的应用现状
1.4.4 目前研究成果的评述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结构框架与研究创新
1.7.1 结构框架
1.7.2 研究创新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2.1.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含义
2.1.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特点
2.2 共生理论
2.2.1 共生理论概述
2.2.2 哲学共生理念概述
2.3 知识共享理论
2.3.1 知识共享的内涵及其作用
2.3.2 知识共享的类型与构成维度
2.3.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共享的主要特征
2.4 知识存量
2.4.1 知识存量的含义与特征
2.4.2 知识存量增长的状态描述
2.4.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知识结构体系
2.5 研究思路界定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员工共生演进过程分析
3.1 共生视角下研究知识共享的适用性
3.2 员工共生关系的界定
3.2.1 员工共生的要素构成
3.2.2 员工共生的特点
3.2.3 员工共生的条件
3.2.4 员工共生的结构
3.3 员工共生演进过程模型构建
3.3.1 点共生阶段
3.3.2 线共生阶段
3.3.3 面共生阶段
3.3.4 网络共生阶段
3.4 员工共生状态下企业知识存量增长分析
3.4.1 员工共生的Logistic模型
3.4.2 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员工共生状态下知识共享动态过程模型构建
4.1 知识共享动态过程模型构建基础
4.1.1 扁平式的知识共享组织模式
4.1.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分析
4.2 知识共享动态过程模型构建途径
4.2.1 知识共享的三种模式
4.2.2 知识共享的两个过程
4.3 员工共生一知识共享”动态过程模型
4.3.1 员工共生状态下的知识共享优势
4.3.2 员工共生状态下的知识共享过程
4.3.3 员工共生状态下的知识共享机制
4.4 知识存量增长:知识共享的价值体现
4.4.1 知识存量的产生
4.4.2 知识共享是知识存量增长的有效手段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存量增长影响因素研究
5.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5.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选用
5.1.2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概述
5.1.3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操作程序
5.2 资料收集
5.2.1 访谈对象
5.2.2 访谈设计
5.3 资料分析与编码
5.3.1 开放式编码
5.3.2 主轴编码
5.3.3 选择性编码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4.1 信度检验
5.4.2 效度检验
5.5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模型阐释
5.5.1 共生单元
5.5.2 共生模式
5.5.3 共生环境
5.6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存量提升对策
5.6.1 基于共生单元的企业知识存量提升
5.6.2 基于共生模式的企业知识存量提升
5.6.3 基于共生环境的企业知识存量提升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