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的沃森电脑成功击败了电视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的两大擂主,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突然意识到,一台计算机可以这么聪明。这不是单纯的小把戏,沃森电脑系统的设计,建立在科学家们几十年来对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基础之上,并实现了一系列突破。科学家们的聪明才智使电脑系统变成了一个游戏高手——既需要广博的知识,又需要闪电般迅速的回忆。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机器事先录入几百万页的信息。在2011年2月首播的电视节目中,该系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搜索其巨大的资料库,并判断预估答案的可信度,当对答案有充分把握时,抢先于人类按动了抢答器。经过5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开发,一支由2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核心团队取得了一个突破口。他们证实,一个计算系统,运用其传统优势并克服假定限制,就有可能在一个复杂的问答赛中使用正常的语言击败人类专家。
现在,IBM的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正忙于改进沃森技术,使它能够承担更大、更有意义的任务。《危险边缘》中的挑战任务存在着许多限制,比如传统游戏规则,以及在答题时沃森所需的信息量不得超过一页A4纸。在未来,沃森将会解决更多的开放式问题,并终将得以阐释图像、数字、声音以及感觉信息。它还将与人类进行对话,旨在获取大量信息解决复杂的常见问题。它的目标是,从医疗保健和教育,到金融服务和政府部门,彻底改变人类的做事方式。
沃森下一个挑战中的一项内容是,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并评估每位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法。IBM与克利夫兰医疗中心(Cleveland Clinic)和纪念斯隆一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医生们正在培训沃森这个新能力。这个想法并不是要证明沃森可以取代医生的工作,而是要使沃森可以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危险边缘》的挑战实现了人机对抗,而沃森与医学的结合将使得人类和机器可以共同应对挑战,并将超越他们各自的极限。即使是最有成就的医生也不可能跟上各自领域内知识的爆炸式更新。但是,沃森可以保持持续更新的状态,并且为医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有些疾病异常复杂,而且在每一个患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在人类的基因组中,一种疾病的形成可以出现数十亿种变量组合。所以难怪有大约15%~20~/0的医疗诊断并不准确或不完整。医生对疾病和医疗实践有大量的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利用循证医学更好地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
拉里·诺顿博士是纪念斯隆一凯特琳癌症中心的世界著名肿瘤学家,他正在帮助沃森进行相关训练。他认为电脑可以将广博的医疗和患者信息综合起来,从而帮助医生针对复杂的病情更快速便捷的制订出治疗方案。“这不仅仅是一台机器,,’拉里说,“计算机科学迅速发展,医学也将随之逐步发展。这就是共同发展。我们会互相帮助。” 沃森辅助医疗保健的潜力为开创下一代技术提供了可能。IBM以及其他地方的科学家正在极力突破科学技术领域的界限,从纳米技术到人工智能,他们意在创造的机器不仅限于计算、组织以及查找数据模式,还会感知、学习、推论并通过强大的新途径实现与人类进行自然的互动。而沃森在电视节目上的表现,则预示着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朝着认知计算的新时代迈出了第一步。P3-6
认知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产业格局,引发产业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日益成为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最显著的时代特征。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谭铁牛
没有认知计算,就几乎无法解决大数据的问题,因为数据量远远超过传统IT可以处理的范围。也正是基于此,我们认为新的IT系统在做分析时,需要一种自我学习能力。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今天的IT世界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基于编程的时代进入认知计算时代。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 沈晓卫
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爸爸在位于纽约尼什卡纳的通用电气研发中心工作。我经常去看望他,看他用像电灯泡一样的真空管干活,真空管控制各种设备中的电流,从收音机到电视,从雷达到计算机。那时,我并不十分明白真空管是怎样运行的,但是这些经历却激发了我学习科学的热情,并最终获得两个物理学学位和材料工程的博士学位。后来我才意识到,我见证了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当父亲向我展示真空管时,其他工程师正在测试真空管的“继承人”—晶体管,并最终迎来了现代电子学和个人电脑。
当下正值技术发展遇到重大变革的时期,一个几乎影响该领域方方面面的新时代。就像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计算机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在接下来的20年里,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在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我们称其为认知计算时代。
自1980年加入IBM以来,作为一名工程师,我有幸加入了推动计算机科学技术进步的浩荡大军。我曾领导研究团队在科学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其中包括公司的微电子部门以及IBM研究院。IBM研究院是当前世界上研究领域最广泛的企业科研机构之一,拥有来自10个不同国家和12个不同实验室的3 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
现在,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新一代技术和计算方法。可利用的海量数据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形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数据往往会导致更多的混乱。我们利用无关的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抑或是片面的数据做出了太多的决策。我们需要新一代工具—认知技术,来帮助我们洞察复杂的情况,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从而使我们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实现更优质、更稳定的生活。然而,一些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技术已经发展至瓶颈。科技行业必须改变计算机以及软件的设计和使用方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
能够将对信息技术未来的憧憬呈现在这本简短的书中,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几年前,我曾问及几个IBM的科学家怎样看待今后几十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能力的发展趋势。这在IBM员工中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其中包括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这种讨论最终演化为对未来计算能力的共识。
我们希望将我们的想法传达给他人并与之进行交流,所以我咨询了史蒂夫·哈姆,他以前是记者,现在是IBM的作家,他帮助我们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史蒂夫从事科技行业故事的撰写和编辑工作已经近25年,并见证了几波创新浪潮的开始。例如,1994年,Mosaic通信(后来改名为网景)的创始工程师在加州山景城卡斯楚街的一个小办公室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之后不久,史蒂夫拜访了他们。那是互联网时代的开端。从那时起,他写了几百个与创新有关的故事。此外,他还创作了关于印度高科技产业的兴起、移动计算以及未来工作的书籍。有了这样深刻的体验,史蒂夫自然而然地成为我的项目合作伙伴。他访问了数十位IBM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众多外部专家,使本书的叙事更为鲜活充实。
创造计算的新纪元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虽然IBM公司拥有前沿的视野和广泛的专业知识,但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独自迎接这项挑战。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客户、大学研究人员、政府决策者、行业合作伙伴以及企业家,甚至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共同加入我们的这次旅行。目前,许多公司,例如谷歌和微软,正在开拓认知计算时代的新领域。欧盟及其人类大脑计划,正在协调全球的认知科学家,尝试进行大脑内部运行模式的绘制和模拟运算。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许多其他组织也都参与到该项研究之中。
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普通大众,而不仅仅是技术圈的专业人士。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激发行业内、政府和学术界的新思考,从而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找答案。而且,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够鼓励大学生和高中学生开拓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事业。与我们一起,推动探索和发明,继续塑造下一个50年中的社会、经济和商业。
机器是否可以在未来某天像人类那样思考?从IBM的沃森首次参加电视智力竞赛开始,人工智能开始为更多研究领域以外的人所关注。计算机已经从传统的数据处理工具发展成为具有认知系统的复合型机器,它们开始具有感知、听觉、视觉、嗅觉,甚至能适应人类,自己学习……
认知计算离我们遥远吗?已经有大量的手机应用开始使用认知计算解决难以攻克的大数据难题了。比如,基于认知计算的智慧医疗也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未来或将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在预测重大天气情况,为城市制订更合理的规划等领域,认知计算也有了最新进展。
《机器智能》探讨了认知计算的当下发展成果以及未来的无限可能。作者约翰·E·凯利、史蒂夫·哈姆带我们深入到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前沿,深入分析了人与机器如何高度配合才能创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下一代计算机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们应该为之做哪些准备?两位作者将认知系统带到大众眼前,并打开了一扇展望未来计算的窗户。
下一轮计算革命就要来了!
两位作者将认知系统带到大众眼前并且提供了一个展望未来计算的窗户。认知系统可以从分发复杂中帮助人类和组织从纷繁复杂中帮助人们做更好的决定。他们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和治疗病患、增多方法和路径,预测重大的天气情况,为城市制订更合理的计划。在未来几十年中,如何处理大数据依然是一个科学家、政府要处理的难题。这本由约翰·E·凯利、史蒂夫·哈姆编写的《机器智能》通过IBM的智能机器向我们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我们的城市,甚至我们的思想。两位作者预告了下一轮计算革命的到来,它将在不远的将来改变我们的产业、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