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特·比彻·斯托所著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世界文学名著彩图珍藏版)(精)》描写了奴隶制度下黑奴的生活状态,既有不同性格的奴隶,也有不同类型的奴隶主。汤姆叔叔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是个集多种性格于一身的人,为人善良,正直,热爱生活。他笃信天主,又唯命是从。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相信主人无论做什么都是有理由的,认为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因此他逆来顺受。但是小说中也塑造了和他截然相反的另一个典型的基督教徒,那就是伊莱扎。她不甘心骨肉分离,不甘心自己的命运被奴隶主操纵,可以说她是公然反抗奴隶主的代表。作者在文中也细腻地描述了几位不同类型的奴隶主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不同表现。同时,这本书通过汤姆和伊菜扎这两种不同性格的黑奴描述了这样一个道理:逆来顺受、对奴隶主言听计从的汤姆,最后却难逃死亡的命运;而不甘心被奴隶主掌握命运、勇于反抗的伊莱扎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这一方面看,本书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以林肯为代表的正义的一方在美国黑奴运动和美国内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哈里特·比彻·斯托所著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世界文学名著彩图珍藏版)(精)》是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小说,它的发表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索之一,并对以林肯为代表的正义一方获得胜利产生了巨大作用。小说着力刻画了接受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逆来顺受的黑奴汤姆,以及不甘心让奴隶主决定自己生死的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乔治·哈里斯和伊莉莎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控诉了黑奴制度的罪恶。作为在美国第一部被广泛传阅的政治小说,它不仅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还广泛地影响了抗议文学的发展。
“哎,女人就是女人,小家子气,她们根本不会算账。假如你给她们具体地讲那么重的金子能买多少块钟表、多少个她们喜欢的物品,她们就改变主意了。”
“不卖就是不卖。这件事不要再提了,我们说点别的吧。”希尔比先生斩钉截铁地说。
“不卖就不卖吧,但那个男孩得给我,这也是我最大的让步了。”奴隶贩子说。
“你要他做什么?”希尔比先生问道。
“是这样,我有位朋友就是做这个生意的,他打算买一些长相漂亮的小男孩,把他们养大,然后再到市场上去卖,那些有钱人肯出大价钱买这些小孩儿,回去后给他们做侍者或者别的什么。比如让漂亮男孩做个门童、跑跑腿,这样看起来很有面子。因此漂亮男孩养大以后可以卖个好价钱。你家这个小精灵既懂音乐,又会玩,最合适不过了!”
“这个小孩我可不卖,”希尔比先生考虑了一下说, “先生,我心肠软,他们母子在一起生活得很好,我可不忍心把他们拆散,那太没有良心了。”
“是的,的确如此!我懂你的感受。女人嘛,麻烦事多。我也受不了哭哭啼啼的悲伤场面。女人们好哭,闹个没完。不过我会尽量避免这种悲伤的场面。我有个办法,你看如何!你可以派这个女人出去两天,甚至一周,然后我们就可以操作了,一切都神不知鬼不觉。等她回来时,已经既成事实,她只好认了。你看怎么样?让你太太给那个女人买点东西作为补偿,比如耳环、一件新衣服,或其他的什么东西,她也就接受了,那不就行了吗?”
“肯定不行。”
“上帝保佑,肯定行。黑奴和白人不同,只要你采用恰当的方式,他们就会接受。”黑利又假装诚恳地说,“人们都说做这种生意是不讲感情的,我倒另有看法。我的做法不同于其他人。我见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从事我们这行的,从一个女奴的怀中抢走她的孩子,并把孩子强行卖给别人,那女人疯了一样一直大喊大叫、又哭又闹,最后那女人真的疯了。这是下下策,而且把货物也毁了,到最后这些女奴根本就卖不出去了。有一次在奥尔良,我就亲眼目睹了这种方法如何毁掉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少妇。买主只要她而不想要她的孩子,她特别生气,甚至恼羞成怒。她拼命地抱住自己的孩子,吵吵嚷嚷地不肯放手,那神情让人感到可怕极了。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不寒而栗。她的孩子被强行带走了,自己也被锁起来,最后她精神崩溃了,整天疯疯癫癫、胡言乱语,一个星期后她死了。像这种现象对双方都有伤害,那一千元也化为乌有。希尔比先生,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方法不当。所以我认为仁慈的方法比较容易让人接受。”说完,他便双手交叉于胸前靠在了椅子上,摆出一副慈善的模样,俨然自己就是第二个威尔伯福斯Ⅲ。
这位“绅士”似乎对“道德”更感兴趣。希尔比起身拿个橘子,好给自己点时间考虑问题。黑利故作迟疑,然后又回到之前的话题,他似乎掌握着真理,而正是这种真理的力量让他非说不可。
“自我吹嘘让我难为情,但我所讲的的确是有道理的。大批的奴隶被我卖到市场上,我认为这些奴隶都是上等货,别人也是这样评价的,而且不止一次,这是他们惯常的评价。那些黑奴个个健壮、体面,但我花的钱却最少,这都是因为我方法得当、经营有方。先生,你知道吗,这门生意经的核心是体现人情味。”
希尔比先生无言以对,只好说: “嗯,有道理!”
“但我的生意经一直为人所嘲讽,而且人们还说三道四。他们不理解我的做法,尽管如此,我也不会改变我的经商之道。先生,正是因为我采用与他人不同的方法,我才从中发了大财。是的,先生,他们也有他们的生财之道。”奴隶贩子禁不住大笑起来。
奴隶贩子这些关于人道和慈善的高论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希尔比先生也禁不住赔着笑了起来。各位读者,读到这里,你或许也在赔着笑。大家知道,在当今世界,对于人道和慈善,人们高谈阔论、各执己见、众说纷纭,慈善家们对于这个问题的高见更是不胜枚举。
看到希尔比先生笑了,奴隶贩子像受到了鼓励似的接着说了下去。
“奇怪的是人们不同意我的观点。我曾经有个合伙人叫汤姆·洛克,纳奇兹人,头脑聪明,精于算计,他总是采用暴力手段对付黑奴,他就是这样做生意的。他认为仁慈是做不了生意的。我常常劝他:‘汤姆老兄,对那些由于恐惧而哭哭啼啼、吵吵闹闹的女奴拳脚相加于事无补,这只证明你是个愚蠢之极之人。’我说:‘假如她们不以哭闹的方式来发泄,她们也会以其他方式来发泄。而且,倘若她们不以这种方式发泄,她们将面色憔悴,无精打采,甚至整个人都变得丑陋无比,尤其是那些混血女人。倘若如此,再使她们恢复到从前可就难了,何不用好话来劝慰她们呢?’我说:‘相信我的话,小恩小惠远胜过拳脚,而且还可以多赚钱。如果你照我的话去做,你一定会发财的。’但汤姆就是不开窍。因此,许多女人毁在了他的手里,坏了我的好事。没办法,虽然他人不错,我也只好和他分道扬镳。”P5-6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小说。这部小说中关于非裔美国人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曾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并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导致美国内战的地区局部冲突。在它发表的头一年里,在美国本土便销售出了30万册。该书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在英国,当时有40家出版社出版该书,销售量达到了150多万册。同时它也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热烈欢迎,并得到著名作家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乔治·桑、海涅、狄更斯等的高度赞扬。它曾被改编成戏剧、音乐剧等在美国各地舞台上演多年,现已被译成世界上40多种文字。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出现的比较重要的人物多达数十余名,但作者浓墨重彩所着力刻画的,则是主人公汤姆和另一名黑奴乔治·哈里斯的人生轨迹和他们的命运归宿。整部小说中,作者以汤姆和乔治迥异的人生历程为经,穿插了诸如艾丽莎携子在浮冰上越过大河,凯茜的机智逃亡,小伊万杰琳之死等动人情节。通过这些娓娓道来的情节,烘托出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全景画面和众生世相,尤其是奴隶制度下黑人在灵魂和肉体上所遭受的摧残和蹂躏。
斯托夫人的语言时而冷峻,时而热情;时而歌颂,时而嘲讽;时而抒情,时而议论。细节描写之人微,层次反复的结构交代之清晰,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汤姆叔叔的小屋》不仅在思想上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在艺术风格上也是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
这一本彩色插图版《汤姆叔叔的小屋》是我们献给读者的厚礼。除了对原作品进行精编精译外,我们为这部作品配了两类插图:一类是正文之前的插图,大多是关于作者、作品和时代背景的珍贵图片;另一类是根据作品情节绘制的精美插图。通过这些插图,不仅为读者营造出一个亲切轻松的阅读氛围,而且使读者全面、具象地理解这部名著的丰富内涵。此外,我们还在作品中系统加人主要人物表、作者年表等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学习相关知识,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这部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