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的寡妇》是一部必读的书籍,因为它唤起了并非无辜的青春,以及性革命带来的刺痛感,接近一部杰作……出色的前瞻性,无可比拟而又雄心勃勃的杰出英语写作,当我们很多的小说家还在谨小慎微摸索之时,艾米斯已然开始了辉煌而大无畏的另类创作。
《怀孕的寡妇》是马丁·艾米斯近十五年来最优秀的作品……肆无忌惮、专心致志地投入笔力,毫无掩饰、现实露骨,堪为一部具有颠覆意义且近乎完美的喜剧小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怀孕的寡妇(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马丁·艾米斯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怀孕的寡妇》是一部必读的书籍,因为它唤起了并非无辜的青春,以及性革命带来的刺痛感,接近一部杰作……出色的前瞻性,无可比拟而又雄心勃勃的杰出英语写作,当我们很多的小说家还在谨小慎微摸索之时,艾米斯已然开始了辉煌而大无畏的另类创作。 《怀孕的寡妇》是马丁·艾米斯近十五年来最优秀的作品……肆无忌惮、专心致志地投入笔力,毫无掩饰、现实露骨,堪为一部具有颠覆意义且近乎完美的喜剧小说。 内容推荐 马丁·艾米斯编著的《怀孕的寡妇》介绍:1970年夏天,一个20岁的书呆子——文学系大学生基思和他的朋友们在意大利的一个城堡里度假。此时正值性革命风起云涌、如火如荼之际,在这史无前例的历史性时刻,性充斥在每个人的脑海,女孩子们表现得像男孩子一样,而男孩子则像他们自己。基思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而他的朋友们也都陷入了混乱难当的泥淖中,个个心醉神迷、本性昭显而又无所释怀、痛苦难耐。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个令人相当不安的事实,那就是在社会秩序的新旧更迭中,总会存留一个涤罪阈限,而这就是曾经为俄国大思想家亚历山大·赫尔岑所描述过的“怀孕的寡妇”——在一个死去和另一个降生之间,会度过混乱、孤寂的长夜。而此刻的基思们正挣扎其间并备受洗礼……《怀孕的寡妇》被认为是“艾米斯近十五年来最优秀的作品”,因为它唤起了并非无辜的青春以及性革命带来的刺痛感。 目录 2006一引子 第一部 场景布置 1:弗兰卡·维厄拉 2:社会现实主义 3:可塑景 4:鬼门关 第一场幕间休息 第二部 土哥/帅豪 1:警察在哪儿? 2:瞧瞧他点亮了她 3:全世界最尊贵的王座 4:距离之策略 第二场幕间休息 第三部 不可思议的收缩人 1:即便在天堂 2:身体部 位 3:殉道者 4:神志清楚的梦 第三场幕间休息 第四部 迫切需要的东西 1:姑娘们和肉铺子 2:阿德里亚诺之坠落 3:门票 4:情感教育 第四场幕间休息 第五部 创伤 l:转折 2:等待 3:变形 4:扭转 第五场幕间休息 第六部 再次进入的问题 1:床上的伊丽莎白·班纳特 2:翁法洛斯 3:泳池旁的小屋 4:她们早已恨上你了 尾声大写的生活 1970年和1974年之间发生的一些事 1975年的某个场合 1976年的几件进展 1977年来临的事 1978年他们都面临的那些事 1979年展开的场景 1980年发生的事 1982年发生的事 1994 2003年在“书和圣经”酒吧里 2009——告别辞 致谢 《怀孕的寡妇》译后记 试读章节 3:可塑景 我们陷入真相无以自拔,而真相是点点滴滴慢慢堆砌起来的…… “有一件很没劲的事,”山鲁佐德说道。这是第一天下午,她领着他走上塔楼。 但眼前可不没劲。十五世纪的台阶陡峭得令人兴奋。而且在半途的平台上,她转身时,基思能看到她的裙下。 “是什么呢?” “到了顶部,我指给你看。还得爬一阵子台阶呢。简直没个尽头。” 一时高尚的情操占了上风,基思转移了目光。然后看了一眼,又转过头去(透过石墙的缝隙,他看到了一匹苍白的马两胁颤动着)。他又看了一眼,转过头去——直到脖子喀嚓响了一下,他的脑袋固定了位置,朝前看。怎么会之前从来不曾注意这一点——女人大腿所具有的美丽、威力、智慧和公正。 山鲁佐德侧过头说道:“你是不是特喜欢观赏风景?” “我啥都喜欢看。” “真的,如痴如醉?” 他像是已经成了电影里的一个角色——或许是一部色情惊悚片。电影中男女间的每一行对话都不可遏制地言关双意,挑逗调情。他们继续往上爬着。这下他想找一行直白的。“痴迷得很。我有一单子的书要看呢,”他说,“要补课。《克拉丽莎》,《汤姆·琼斯》①。” “你可真可怜。” 得记上一笔,山鲁佐德的内裤很普通,是淡棕色的(和丽丽以前穿的那种很相近——那是她之前的日子了)。但不同寻常的是,内裤的边缘松懈了,忘了罩住右臀,滚动的棕色中露出了一弯关键的白色。她说: “有人提到了一个山关。” “哪个?” “鬼门关。非常曲折可怕。别人是这么跟我说的。好了。你们俩在这个塔楼,我在那个塔楼。”她指了指通道。“我们共用中间的卫生间。这就是没劲的事。” “……为什么是没劲的呢?” “丽丽不愿意和我共用一个卫生问。我们试过了。我太乱了。她只好下塔楼一半处往右拐。但我不觉得你有什么必要也这样做。除非你也受不了乱。” “我不在意。” “看!” 带天窗的卫生间又长又窄,呈L形。左侧拐弯处是擦得锃亮的毛巾架和两面与墙等高的镜子。他们走了过去。山鲁佐德说: “我们共用。得这么办。你从你的房间过来,把通向我房间的门锁上。你离开时,把门打开。我也同样……这就是我了,天呐,我真是太懒太乱了。” 他把一切收入眼底,挂着流苏的床上斜搁着一条白色的睡裙,成堆的鞋子,一条浆过的牛仔裤被踩着脱下来,大张着口子。牛仔裤的膝盖处还支棱着,仍旧包裹着她腰和臀的曲线。 “这总让我趔趄,”他说,“姑娘的鞋子。姑娘和鞋子。太多了。丽丽带了一箱子的鞋子来。为什么女人对鞋子是这个德性呢?” “呣,我想大概是因为脚是身上唯一不可能会漂亮的一部分。” “你觉得就是这个原因?” 他们低头看了看山鲁佐德拖鞋里那些天真的房客:足弓的弯度,清晰可见的韧带屈曲,五种不同大小的十点猩红。女人会费心在小脚指头上点上那点红,总让他觉得有点感动。小脚指头,就像一窝猪里最小的猪仔。可是,你显然不能忽略了它,每个小猪仔都得有自己的红色贝雷帽。他说: “你的脚很好看。” “还不赖吧。”十个脚指头羞涩地一阵波动。“按脚的标准来说。说的是脚。它们可真是傻样儿。” “没错。有人说,这是相当复杂的事。姑娘和鞋子。不介意吧?”他捡起一双半高跟鞋的左脚,代表一众鞋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不像一只脚的呢?”他指的是造型(或称设计)的尺度。“那个弧度,还有那个高度。” “呣。脚。想想还有人有恋足癖。” “想象一下,这要用在你身上。” “太可怕了。”她说。他们折回来穿过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的卫生间,“很容易会忘记打开门的。谁都会这样。这儿甚至还有一个小电铃——看到吗?如果我被关住了,我会按铃。”她按响了电铃。电铃的声音低沉而坚决。“你也有一个。我总是忘记。三番五次的,我可真没劲。” 山鲁佐德以她特有的方式直朝着他的方向看,琥珀色的双眼满含理想,眉毛平直。当目光落到他的身上,他感觉到她已经把他所有的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了——出生、背景、长相,甚至还有净高。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他毫无关联地想到),她叫她的母亲“妈妈”,不是像她班上其他所有的姑娘一样叫“妈咪”。这对基思来说,说明了她本质上信仰平等。但山鲁佐德身上最奇特的是她的微笑,那不是一个漂亮姑娘的微笑。微微漾动的眼睑带着过多的排演——在人类喜剧里扮演一个角色。一个漂亮姑娘的微笑是把自己隔绝开来的。还没意识到这一事实呢,丽丽说。她不知道。确实是这样吗?基思对山鲁佐德说:P28-30 后记 马丁·艾米斯的名声和高雅挂不上钩。在英国,高眉大报通俗小报都见得到他的名字。艾米斯并不以沉默为金,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在讲究政治正确的英国,也毫不遮掩、修饰自己的观点。他批评穆斯林社会说,先把自家给管好了,否则还得继续受罪①。他把老龄化社会称为“银色海啸”,建议每个街角都装一个安乐死的亭子。他早年的诸多风流韵事至今还是小报谈资,艾米斯和私生女相认的煽情故事连着几年让不少报刊做出文章来。从伦理世情上来看,艾米斯肯定不是人见人爱。 如果你在看这本书时,脑子里冒出无数问号后面再狠狠甩上几个感叹号,不时对着文中的“操”说“操”,甚至后悔了几十块的书价还不如买一碗汤面,我不奇怪。和作者一样,这书肯定也不是人见人爱。 确实,马丁·艾米斯和《怀孕的寡妇》,不仅仅是一位作者和他其中一部作品的关系。早在书完稿之前,艾米斯就称这本书有“极强的自传性”。和艾米斯一样,基思也生于1949年,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在各种风潮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走人青春期。和艾米斯一样,老年的基思也有五个孩子,现任的妻子来自美洲(艾米斯的伊莎贝尔来自北美,而基思的孔秋塔来自南美),和她有两个女儿。和艾米斯一样,基思也在1999年失去了深爱的妹妹,那年她也才四十六岁,令他们哀痛不已。其他细节上的相似处还有很多。文中的叙述者也说:“接下来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意大利是真的。城堡是真的。姑娘们全是真的,男孩们全是真的(丽塔是真的,阿德里亚诺虽然令人难以相信但也是真的)。甚至连名字都没变。”可是,出乎意料的,作者借着格洛丽亚的嘴又说:“你幻想出来的。”真实感仿佛是那喀索斯看到的水中的倒影,真实无疑,但水波一动荡,碎开了。 我们是不是像基思这个读文学的大学生一样,也问一下:那我们讲入的是什么样的体裁呢?以2006年开始的引子,1970年夏天用了整整六部来叙述,中间穿插着以2003年为背景的幕问休息,从1970年之后直到2009年基思的60岁生日,都在尾声中交代。像是自传,像是戏剧,像是小说。 1970年夏天,意大利坎帕尼亚的古城堡——艾米斯设置了一个老大哥真人秀似的场景,把一群年轻人放进了这个远离伦敦的、在意大利长靴脚踝处的乡村。周边是山峦、羊群,山径上走着穿着袍子的修士.走上一段是乡村的小教堂和小酒吧。在乡村城堡古旧偏远的环境中,这群英国来的年轻人之间的关系更有张力,爱情、友情、奸情,噢,还有调情。种种场景也显得格外的吊诡奇谲:坦荡荡暴露着的丰乳肥臀、男子诱色的诡计、口口声声称有“阳物”是“汉子”的姑娘。再添上侏儒伯爵的老钱和奶酪老板的新钱,你会说这是一出浪漫奇情滑稽剧。 虽然伦敦远了,但这出剧真正的背景却是伦敦正闹腾着的性革命和女权主义运动——这是刚刚走过《你能走多远?》(戴维.洛奇著,1980)和《切瑟尔海滩》(伊恩·麦克尤恩著,2007)、进入《性政治》(凯特·米勒特著,1970)和《女太监》(杰梅茵.格里尔著,1970)的年代.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解放;革命也带来流血、牺牲、刑罚、监狱。一边是极致的性解放,而另一边艾米斯一遍遍地展示“社会现实主义”:性革命中受害乃至牺牲的还是女性。在新时代中,抛弃了传统的女性并没有一个随即可以效仿的模式,她们能想到的不是怎么成为一个现代的女性,而是怎么和男性一样。临到头,最不幸的正是那些最解放自己身体的女性。基思可以喜滋滋地记录一份和女性交往的名单,但妹妹滥交的结果却是早逝。这样的观点无疑会受到女性主义者的愤慨反驳,但先锋的政治观点无疑不是艾米斯的目的所在。当过了半百的基思感慨“就这么错过了”的女性时,或许的确会让人唏嘘,听见警世的劝谕。 革命的火焰燃烧着青春的荷尔蒙,叙述者却隔阵子就把我们拉到现时——回顾那年夏天的是一双渐渐老去的眼睛,隔着几十年的时空。虽然有“却顾所来径”的了悟,但也带着一丝“把一切都关闭”前的苍凉。艾米斯在BBC第四电台的采访中曾说,文学没有预告老年的事。谈论老去的作品很少,即便谈了,也是很隐讳。这本书关于青春、关于性革命,其实也是关于人生。青春的光阴如此的富足,连一个夏天都能抻得很长,后来的几十年都是紧凑压缩的篇章,不过是余音尾声,谢幕前的一些交代。走向老年的基思狠狠地自嘲自己外貌上的变化,不免让人想到只有青春才让人自恋,爱上倒影的只会是少年的那喀索斯。 你也可以把这本书读成是关于小说的小说。那个夏天,从心理学系转到文学系的基思恶补了从理查逊到劳伦斯的英国经典小说。经典之常读常新很多时候是因为新的历史背景能赋予作品新的角度和释义。基思的阅读折射出性革命时代的视角,令人发噱却也不是完全无厘头。艾米斯在《艾米斯论英格兰》访谈片中谈到,性这回事,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讨论,而不必要非挑明了才能谈。书中对《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解读,回答了我多年的疑惑。班纳特先生应允了达西的求婚后,又告诉伊丽莎白他了解她的天性,让她自行决定是否嫁给达西:除非伊丽莎白能真正敬重她的丈夫,否则“you could be neither happy norrespectable”。“respectable”在中文的译本中译作“觉得体面”、“觉得得意”、“上了规格”等,都费人思量,这些说法和伊丽莎白平素特立独行、不图慕虚荣不符。原来奥斯丁是不着一字地写性——“受人尊重”的意思其实是不会出轨另寻恋情。 作为译后记,也得提一下译。艾米斯的语言戏谑跳跃,还时不时喜欢织一张互文的网。穿着大喇叭裤皮夹克蓬着大头发的英国七十年代青年在中文中也会显得有点隔与硌。阅读的乐趣在于求同,在别人的经历中发现自己的影子;阅读的乐趣也在于求异,去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经历、表达经历的方式和语言。“Venus”我没有按中文习惯翻成金星,而是保留了“维纳斯”。太白金星白须老头儿和文中的青春少年性感美女之间离得太远。在译入语的约定俗成和译文的意象连贯之间,我选择了后者。上个世纪那个有关“milkway”翻译的争论,也是不能遽下结论的。其实有时候在上下文中,“牛奶路”胜于“银河”的可能性不在少数。那不一定是译者的粗疏无知,很多时候貌似生涩、别扭的译文是译者有意识的选择。剔光了鱼骨的鱼可能失去了原有的鲜味。同理,文中时不时出现那个“F”开头的词,中文中相应的表达很多,文雅的低俗的,书面的口语的,但还是选择了比较粗的“操”,因为按基思兄弟俩的说法,这是用“歇斯底里的性”代替“爱”的时代。 这可能会让你不喜欢。也会不喜欢艾米斯,不喜欢《怀孕的寡妇》还有“怀孕的寡妇”诞下的婴儿。但你不得不承认艾米斯是个有趣的出色作家,《怀孕的寡妇》是当代英国文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部作品。 艾黎 2014年岁末于英国班戈 书评(媒体评论) 马丁·艾米斯就是新生的福楼拜,再世的乔伊斯。 ——索尔·贝娄 这是一部必读的书籍,因为它唤起了并非无辜的青春,以及性革命带来的刺痛感,接近一部杰作……出色的前瞻性,无可比拟而又雄心勃勃的杰出英语写作,当我们很多的小说家还在谨小慎微摸索之时,艾米斯已然开始了辉煌而大无畏的另类创作。 ——《伦敦每日邮报》 《怀孕的寡妇》是艾米斯近十五年来最优秀的作品……肆无忌惮、专心致志地投入笔力,毫无掩饰、现实露骨,堪为一部具有颠覆意义且近乎完美的喜剧小说。 ——《纽约时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