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空山游鱼(陈志宏中短篇小说作品)/中国新锐派作家作品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志宏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空山游鱼(陈志宏中短篇小说作品)》是青年作家陈志宏的一本中短篇小说集。红尘男女的遭遇战,追击、逃离、奋争、堕落、正义、邪恶、忠贞、善良、坚守、放弃……情感大裂变,生活大爆炸,人间百态,人生百味,尽在其中。一个个鲜活的人,一段段离奇的故事,一次次精神的碰撞,那些被人忽视的人性与人情,在情与理的交缠中,在爱与恨的交织里,如彼岸花一般,浮游在生活海,一面娇艳,一面阴郁。

内容推荐

《空山游鱼(陈志宏中短篇小说作品)》是青年作家陈志宏的中短篇小说集,其语言清雅,笔致柔润。

在小说世界里,他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把起伏的命运展示在世人面前。

一样的寻常生活,不一样的奇巧结局,读来妙趣横生。

书中每一个故事,好似冬夜挑灯,围炉夜话,妙手偶得,浑然天成。

目录

六月天

活得像一条空山游鱼

给我一瓶忘情水

我有一个梦想

陪读

暴牙兔

纽西兰之恋

茉莉香

镜子

自行车

笔友

烂尾楼

南酸枣

蝴蝶飞

橘子

生命中的那一抹红(代后记)

试读章节

六月天

楔子

六月初六那天下着大雨,德福抡起两个包袱躲进村口的沙公庙里避雨,他晃了晃酸疼的胳膊,面对笑坐神坛的沙公拱手三拜,口里叨念有词,祈祷沙公保佑发财平安。他全身湿透了,像是刚从水里捞起来似的,夏风从田野吹来,他一个劲儿地战栗。俗话说:“六月六晒得鸡蛋熟。”这天气连鸟蛋都晒不熟,真是反常了。

风雨吹打着淡黄的稻子,百十里田野仿佛滚动着黄金浪潮。稻穗沉甸甸的,好像一位累驼了背的田间老汉独坐田埂沉默不语。风雨飘摇中一幢一幢的白色楼房在绿树掩映中时隐时现,那就是村庄了。

越往里走,青砖瓦房,木板土坯房逐渐显露,村里人有穷有富,房屋有好有差。村庄寂然,没有鸡鸣犬吠,也没有人声,风雨沙沙声衬得村子更加宁静。大雨在每家房顶、每一条巷道溅起激灵的水花,小村静卧在苍茫的水雾里沉睡不醒。

德福穿过一条又一条寂寥的雨巷,赶到家中急切地放下包,一边跺脚上的烂泥,一边擦脸上的雨水。母亲七十多岁,一脸惊喜从里屋出来,笑着说:“天天盼你回来,刚才都还在说呢。”六岁的儿子围着包,围着他跳呀蹦呀,过年一样快活,得到几颗花生软糖就急忙往屋外奔,要不是被他妈妈拉住,早已和伙伴同享去了。妻子翠花不声不响从衣橱里掏出干爽的衣服,抖了抖,递给他,眼里蓄满了幸福的笑意。

还是家里好。德福想,等攒足了钱能供儿子上学,日子殷实,就再也不外出打工了,守几亩田地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城里空气污浊,人车拥挤,路面窄小,怎么住也住不习惯。他想念妻儿老母,眷恋心爱的土地。这是他的依靠,他的根,万万离不得。

六月天,农事紧,一样也不能耽误。他不畏千里迢迢,不厌坐汽车、换火车再乘汽车又步行,一心一意要回家,为的就是这个。

堂屋里堆满了连根收进来的尚未打的黄豆、黑豆,豆秆密处散发出一阵一阵带霉味的热气,一些豆子长出嫩白的幼芽,探出豆荚外呼吸新鲜空气。豆子都毁在可恶的雨天里了。德福扫了一眼,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豆子拨出来又逢连日落雨,老天不让收。”翠花埋怨道。

“雨滴滴答答落了好多天,总不见停。”他淡淡地说。

“可不是嘛,六月天竟闲得没事做,真是急死人。要不天地相合,世界上的人全死了拉倒,省得看拉秋痢一样的整天的落雨。”她无限烦闷、无限气恼地说。

德福望着妻子发笑,翠花停住口,羞涩地低下头,抿嘴偷笑。  夫妻一离半年,久别重逢也没有什么情话,出口事关庄稼。那是两人的心肝,是一年的希冀。庄稼人这时候最巴望天晴。要晒豆打豆,要割早稻、栽二晚稻,要锄红薯地,事叠事,活儿多得堆到嘴边了,可天不晴就没法动手。

吃罢夜饭,德福掏出一千六百元钱来,无可奈何地对翠花说:“如今外面的钱不好赚,除去来回盘缠只剩六百元钱,这一千元是龙生托我带给他爸的。”

翠花善解人意,安慰道:“不管挣多挣少,挣到吃的就行,总比在家空着两只手强。平时家里又不盼你回来做事,我一人能顶住。”她莞尔而笑,双目含情注视着远道而归的丈夫。德福卸下一路风尘,抛弃半年的辛酸苦涩,像泥鳅一般滑人妻子的温情中去。

翠花扯出一小块红绸将一千元钱小心地包好,递给丈夫,德福趁机一把抓起她的手,在粗糙中体味到细腻和甜润。

村庄的夜晚宁静而迷人,每家每户的窗口大门都射出昏暗的电灯光。村里年初下狠心通了电,大部分人家买了黑白电视机和吊式电风扇,有钱人家配了彩电和VCD机。这个凉爽的雨夜,荧光亮处传出青年男女嗲声嗲气的对白,地区电视台正上演一部中国台湾爱情肥皂剧。也有人家四人凑合一桌打麻将,用牌九作结,压钱声、吆喝声、洗牌声、计资声不绝于耳。

龙生爸坐在电视机前的小方凳上吸烟,见德福进屋赶紧让坐、递烟,一边询问:“什么时候回来的?”德福坐稳,接过烟,掏出打火机点火。“今天,”他点着烟吸了一口接着说,“下午回来的。”又指着电视说:“带上颜色是要好看一点。”龙生爸说:“那是。彩电是龙生买来的。”满脸的自豪与欣喜。

看了一会儿电视,德福掏出红绸来把钱递给龙生爸,嘱咐他数一数。龙生爸眼睛笑眯成一条缝,说道:“不用数了,还信不过你?”待听到六月里龙生又不回来,收敛了笑容,脸上凝愁聚怒。他破口大骂:“×他娘,童子鬼杀咯,又不回,要累垮我这把老骨头啊?挣几个钱,现世哟,就想丢掉田地?”

德福走出屋,迎面碰到离开厨房的龙生妈,问候了一声,继续往前走。没出几步,屋内传来龙生妈带哭腔的苍老的尖叫:“又不回家啦?存心要让俩老家伙累死在六月天!”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六月忙天儿子却远在外地,老大岁数还得上上下下出力气,也够可怜的。德福准备倒回去劝劝,转念一想,劝也劝不回龙生,若说去帮他俩老人分担点活儿,自己的事也繁重,很难分身,也就罢了,起身,直奔家里去。

P1-3

后记

生命中的那一抹红

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飘了一夜,天明,银装素裹,像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远处,一抹艳红缓缓移动,越来越近,越来越红,我心狂跳不已。

那是个身穿鲜红滑雪衫的女孩,是我的同班同学x。

后来,X同学在我的少年日记里鲜活起来,又频频造访我的梦。

现在回想这事,她是不是真的出现在我小学五年级上学的路上,已无从考证,抑或,她仅仅是我梦里的主角吧。

那一抹红,亦真亦幻,悄然扎根于我的生命里。

世易时移,沧海桑田几变迁,那一抹亮丽的红,成了我心中永恒的诱惑。

1994年盛夏,高考一结束,我趴在故乡老屋西窗下,写出第一个小说《诱惑》,简单的几个人,寥寥几件事,是高三原生态生活的文字版,多少思念与怅然,欢笑与泪水,期待与困惑,尽在其中。

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我一头栽进了小说世界,涂写自己意念中的那个神奇国度。写来写去终成空,深锁柜中无人识。

三年后,小说《六月天》问世,改变了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的孤绝状态,我不再是孤芳自赏,而是让文字的馨香传播得更远。2002年,此作荣获“武夷山杯”全国农村青年文学大奖赛小说组二等奖。

正是从那时起,小说被束之高阁,转而去写一些容易发表的千字小文,只为能拥有一笔实在而稳定的收益。落难之地,缺钱的人哪怕有一分钱进账,也是好的。俗人一个,没有办法。我手写我心,心里怎么想,笔头自然紧随其后。

2006年,本想重新捡起来小说了,于是,兴冲冲地写了一个《延春堂》的开头,一搁多年,直到20lO年,才算勉强凑齐了三万字,草草收了尾。又过五年,这个中篇被一家公司制作成电子书,公开出售,成了我首部电子书。

除去千字左右的小小说,20多年来,我写出的中短篇小说不下30万字,而今,去芜存菁,集腋成裘,辑录成这本集子,奉献给各位读者朋友,愿你喜欢着我的喜欢。

小说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那一抹红,亦真亦幻,与生命密不可分,与时间共存。

有人说,散文是说我,小说是我说,说我不能假,我说不为真;也有人说,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历史除了人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还有人说,小说是“引浆买车者流”的闲话……且不论他们怎么说,我只认定一个——小说是我生命中那一抹红,亦真亦幻,诱惑我前行。

为什么要写小说?现实冷若冰霜,残缺不全,唯有小说世界能感受到生活的圆满和人世的温暖。一篇小说一场梦,爱在梦里丰盈,人在梦里高尚,事在梦里有了多种可能,结局总会出人意料。有人问:“你写的小说是真的吗,感觉像是写你自己呢?”每每这时,我会反问:“你做过梦吧,你说梦是真的吗?”

人生无梦人生空,一生不看小说,此生算是白过了。

小说,我生命中的那一抹红,到底能诱惑我多久?

期待时间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陈志宏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飘雪之夜于南昌抚河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