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源山传说
分类
作者 周彦文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鸡冠花的传说

高志仁在小寺儿山半山腰打下石洞后,就一人住在洞内,母亲则依旧在金香寺的尼姑庵内住。几年后,高志仁已到适婚年龄,可他们家的情况想要成婚很难,母亲心里很焦急。母子俩经过一番商量后就搬到了附近的沟儿岭村居住。又这样过了几年相依为命的日子,高志仁已经二十八岁了,可还是未定下一门亲事,母亲就更加心急火燎了。

有一天高志仁到山上砍柴,回来时天色已晚,半明不明的月光照在小路上,小路上摇晃着一些明明暗暗的影子,有草的影子,有树的影子,当然还有他自己的影子。忽然,前面传来一阵哭声,这哭声就像高志仁脚下的影子一样飘忽、鬼魅,伴着一些细细碎碎、窸窸窣窣的声音由远而近。虽说高志仁在山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熟知山上的一切,可也不代表这山上不会发生一些异状。想到这里,高志仁心里就一阵发毛,那哭声却越来越清晰,仔细听还是个女人的声音,这女人的哭声真揪心!高志仁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只见一个比画上的人儿还要好看的闺女迎面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自顾自地哭着,一张俏脸上亮晶晶的,不用看也知道那全是泪水。高志仁心一软,早忘了害怕,也不想着去打问这闺女缘何这么晚了还一个人在这山上,只是想着这闺女一定是遇上了什么为难之事。他放下柴担,几步跨到那闺女跟前开口问道:“如此哭泣,可是有什么为难之事?”那闺女听得有人问话,忙止住了哭声,抬袖擦了擦脸上的泪水,一双桃花眼泪汪汪地看着高志仁说:“俺爹给俺定了一门亲,谁知还没过门,女婿突然暴死了,俺去给他吊孝,走到这儿迷路了,回不了家啦,呜呜呜……”高志仁一听,心想:这姑娘没去处,可怜又牺惶,再加上长得又好看,把她领回家,自己有了媳妇,姑娘也有了家,这不是两好搁一好嘛!顾不得多问,他就把那闺女领回了家。志仁娘见儿子领回个姑娘,眉清目秀,还羞羞答答直喊“娘”,喜得不知说啥才好。

第二天,那姑娘早早起来,梳洗完毕,正要到厨房帮志仁娘做饭,不料身后一只大红公鸡,项毛倒竖,双翅舞动,咯咯叫着向她扑来,吓得她急忙躲在志仁娘身后。高志仁看到,拿起根棍子狠狠打了过去,那大红公鸡扑棱一下飞跑了。姑娘被吓得生了病,志仁和娘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一天问候了好多遍,那姑娘紧皱眉头,不断呻吟说:“我要喝鸡汤。”母子俩听后一个忙着去逮鸡,一个忙着去烧水。谁知那大红公鸡又飞又跑,瞅着姑娘的屋子直叫。高志仁气急了,一坷垃砸在公鸡身上,公鸡在地上扑棱几下便挣扎着向山上跑去。

大红公鸡跑了,那姑娘的病也慢慢好转,但身体太虚弱,面黄肌瘦。一天晚上志仁娘去给姑娘送羊肚党参汤,刚掀起门帘,见一条大蜈蚣躺在炕上,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啪啦”一声,碗被打碎,汤流了满地。志仁娘“哎呀”一声叫,吓得那蜈蚣翻了个身,转眼又变成姑娘模样从炕上跳下来。此时,高志仁正好回来进门,姑娘怕志仁娘揭露她的原形,就想法儿要把志仁娘逼走。只见她就势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边哭边念叨:“唉呀呀,当媳妇真难啊,一句话说不对就把碗摔了,往后叫俺怎么过呀。”说着哭着,装模作样地就要走,志仁慌忙拦住,左劝右劝才勉强不闹了,吓得志仁娘当晚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瞅了个空儿,志仁娘把高志仁叫到自己房间,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刚说完那姑娘就回来了。一进屋,她就知道事情已经败露,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对志仁说:“我知道你娘嫌我,在说我的坏话,我也不难为你。”说罢哭哭啼啼地往外跑,装着要去跳崖。高志仁舍不下这个撒娇弄情的女人,急忙一把拉住。那姑娘便说:“我这个人啥都交给了你,到头来落到这个地步。”一边说一边挣扎着要往外跑,高志仁用手指着他娘说:“娘唉,你呀老眼昏花了。”姑娘见高志仁不信他娘的话,就逼着问高志仁:“你是要你娘还是要我?快说!”事到如今,高志仁只好回答:“要你!要你!”志仁娘见儿子被迷了心窍,哭着离开了家。

又过了几天,那姑娘对志仁说:“今天我想回家看看,你送我吧。”高志仁问:“你家在哪儿?”、姑娘说:“先不告你,去了你就知道了,行不行?”高志仁忙道:“行,行行行。”说完他俩就朝山上走去。原来这条蜈蚣精就是在板山后面的一个小山洞里成的精。它经常悄悄地袭击路过的人,让人无声无息地死去,再把脑浆喝掉。年深日久,居然成精了。成精后它就更加肆无忌惮了,经常变成美女迷惑年轻人,有好多后生上当受骗,死在它的手里。志仁娘在家时整天不离左右,它没机会下手,所以才干方百计要把志仁娘逼走。

当高志仁和蜈蚣精登上山时,看到四下无人,那蜈蚣精对高志仁喷出一股毒火,高志仁只觉得头一晕,一跟头摔倒在地上。蜈蚣精正要下毒手,只听“咯咯咯”几声大叫,那大红公鸡不知从何而来,张开一张尖嘴对着蜈蚣精就啄,蜈蚣精就地一滚,现出了原形,张牙舞爪地迎上来。它们一来一往搏斗,从山上打到山下,又从山下打到山上,斗了半天时间,大红公鸡在蜈蚣精头上啄了几个洞,蜈蚣精抖动了几下,死透了,大红公鸡也倒在了地上,它是被累死的。又过了几个时辰,高志仁醒来,见身边死着一条大蜈蚣,还有被自己赶跑的那只大红公鸡,这才明白过来为啥那女人见了大红公鸡就吓出了一场病。他把大红公鸡埋在山顶上,痛哭了一场。后来在埋大红公鸡的地方长出一枝花,那花跟鸡冠一模一样,远看就像一只大红公鸡昂首挺胸站在那里,人们都说是大红公鸡转世,就给那花起名叫“鸡冠花”,把大红公鸡和蜈蚣精斗法的那座山称为“金鸡山”。从此以后,但凡有鸡冠花的地方,就绝对没有蜈蚣出现了。P7-10

后记

我家住在北源山下,而北源山是一座历史名山,文化底蕴很深,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北源山渐渐地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残缺不全、面目全非了。多年以来,我不仅看到了北源山深藏的历史文化,更让我惊觉北源山这座宝藏差不多已经被时间给淹没掉了。我心痛了,心慌了,再也坐不住了,产生了抢救北源山文化、恢复北源山原貌的想法。我反复问自己是不是一时冲动,直到我坚信,我只是按自己的意愿做一点对家乡该做的事。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实际行动起来却很不顺利,考查原物,原物不在了;采访知情人,知情人不在了。北源山一带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很多,到如今却也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段,有的还有着不同的版本。搜集、回忆、整理、整合、编写,不经意间,我这个门外汉竟叩响了文学这个大门,我很欣慰,也很感激。我要感谢晋中市文联党组书记王跃生先生,在他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帮助下,《北源山传说》终于要付梓出版了。同时,我还要感谢晋中市文联副主席郝汝椿先生在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友人韩志青、张寿峰、王效明、郭先伟等均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与帮助,我也曾多次走访榆社县社城镇原沟儿岭村党支部书记范树生,得到了他的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晋中市文联乔爱红女士,她在初稿脱手后,在文字及内容上给予了热情的指导与修改。

本人才疏学浅,书中若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小寺儿山的故事

 一山独高 众山环抱

 小寺儿山上打石洞

 鸡冠花的传说

 虎踞龙盘小寺儿山

 金香寺

 金香寺的学校

 农妇的嘴 神像的腿

 铁神像显灵

 四架名山落山坡

 小和尚拘蛇金香寺 老和尚火烧红头蛇

 孙膑山洞赐神药 老父神坛取神水

 鬼谷子撒籽种瓜 小寺儿满山飘香

 儿子就是“草”

 七个神水坛

 羊肚菌救人

 迷棋导致烂绳山

 贡贡蜜与贡贡茶

 刘王后庙

 小寺儿山顶建石塔

 小寺儿山洞显神奇

 孙膑沟的怪事

 羊胡王根有

板山的故事

 板山为什么又叫卧山

 板山洞中恶和尚

 板山脚下的朱砂洞

 鬼谷子命题考高徒

 鬼谷子的故事

羯人的故事

 羯人与羊

 羯人与羊胡的因缘

 糕与吃糕

石勒的故事

 脉山龙

 打出窑洞差三寸 半壁江山两条龙

 官民众志修县城

 土滩秧歌出社城

 背勒放牛显聪智 山豹死在牛角上

 背勒爷孙救童子

 不同寻常的红圪i达

 红圪挞上垒皇宫

 狼袭羊圈的后果

 榆社黑夜娶媳妇的由来

 石勒与钱钱饭

 后赵皇帝归故里

 三种植物的更名

 石勒挥泪斩张越

 刘金香入寺为尼 守墓僧缘来如此

 石勒三闹县衙

石虎的故事

 狼胡的来历

 背伢岭与鳖伢岭

 凶恶残暴老麻胡

 作恶多端屎巴牛

 从害塌天到狼胡

 养虎为患

 羯山异象

社城脉山的故事

 榆社三台岭之说

 皇城岭与黄成岭 皇城沟与黄澄沟

 黄龙与黑龙的故事

 南社城出了火龙驹

 炎帝制香 榆社流芳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土地爷爱吃捞饭

 浊漳河里夜溜神 浊漳河里一神灯

 老汉汉一梦成真 南社城龙骨出世

 三台岭上救小狼

 社城的由来

龙门的故事

 龙门有海眼南崖有金牛

 能治病的泉水

 方山韭菜的起源

 双峰古槐

民间故事

 榆社龙骨的故事

 戚继光墓

 武源村名源武馆

 武状元躲难北余沟

 圪麻窊店里打换亲

 候目村长工“升天成仙”

 红穷穷跟上夜柏虎

 败家子贾进成过年

 “小镢的货”的由来

 “盗葬货”的由来

 北源山部分原始制作

 洋取灯、洋旱烟,宣统坐了三二年

后记

序言

浊漳河有三源:北源、南源、西源。北源恰巧在今山西省榆社县社城镇社城村的北面。这条河,古称武乡水,今为浊漳河。因北源之故,河出之山,名“北源山” (亦名北原山。《古代汉语词典》显示:原,水源、源头。后作“源”)。

北源山是一座历史名山。对北源山, 《十六国春秋》《通志》等历史典籍均有确凿的记载,更因房玄龄所著《晋书》的记载而名传后世。

以大牛水为界,东为东北源山,西为西北源山。东北源山主要有板山山系的板山、漫天垴(岭)、小寺儿山、莲花台、古时顶等组成,西北源山由石源山、黑崖山系、委山系的脉山(麦山)等组成。

小寺儿山是东北源山系中最高的山峰,山形尖耸,向天而立,山顶有石塔、石刻、石臼,还有一些传说与之相伴。石塔位于山之顶,现已损毁,从塔址处散落的乱石隐约可以窥见一些原初的模样。山顶侧下方是一处岩石平台,丛生的树木遮掩了连接山顶和平台的岩上石刻。石刻为三人像,因年久风化,已看不出是佛像,还是别的什么像。石臼在平台上,紧靠岩边,臼口圆匀,毫无雕琢之痕。

小寺儿山下,东有魏沟庄一条大沟与河道,河道旁的大石头上有孙膑休息时躺下的身印,西有孙膑沟、孙膑墓、板山等,南有刘王后村,北有金香寺、古时顶、莲花台等。

西北源山的脉(麦)山是后赵石勒、石虎两位皇帝的出生地,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北源山的龙山。石勒和石虎的童年都是在脉(麦)山度过的,在他们身上发生过许许多多有趣的事,被北源山人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当时间的脚步渐行渐近,北源山的身影却在渐行渐远,行至今日,北源山这座名动历史之山早已隐在了岁月深处。或许是因一代帝王石勒逝去的缘故,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羯人消失了,北源山也消失了。北源山人的脑海里不再浮现北源山的名字,北源山人的眼里看到的只是一座座大小不等、名字各异的山峰,而一些传说却像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并渐渐丰满。

一座山隐匿了,但这座山所承载的故事以及民间文化却不会随之消失。

寻找隐匿已久的北源山,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几番跋山涉水,往往无果而归;访遍山庄窝铺,听一次次零碎讲述,不断拼凑着北源山的模样。就这样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在经过大量走访之后,北源山的轮廓渐趋清晰。作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北源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每一座山峰都散落着回味悠长的传说,每一道沟谷都深藏着独有的文化底蕴,每一条溪流都流淌着化不开的乡愁。这里有“垒皇城”的豪气,这里见证过“牛角杀豹”的聪智,这里更流传着许多诸如“狼袭羊圈的后果” “狼胡的来历” “背伢岭与鳖伢岭”等等有趣的故事。此外,这里有位于西北源山的石勒、石虎之故居——石源村,这里有古武乡县城——社城。

这里,曾发生过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只不过被历史的长河一点一点地淹没,留下来的史料虽然只能提供给我们一些佐证,但史料里不曾记载的传说却在一代又一代北源山人的唇齿间长久留香。

作者在经过大量走访和搜集之后,撰写了《北源山传说》一书,虽不能将北源山历史文化原原本本地再现于世人眼前,但却窥到了一些脉络,幸甚!

本书所搜集的民间传说(亦称榆社黑瞎话)涉及非常广泛,大多是人们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来。有的已残缺不全,有的有着不同的版本。其内容涉及佛教文化、炎帝及祭祀文化、鬼谷子与孙膑文化、石勒文化、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撰写中尽量使用榆社方言叙事,并尽可能地使内容保持原汁原味。

内容推荐

周彦文著的这本《北源山传说》收集整理约90多个北源山传说,约10余万字,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反映了佛教文化、炎帝及祭祀文化、孙膑文化、教育文化,及榆社鬼谷子文化、石勒文化等地域文化。尽量使用榆社方言叙事,并尽可能地使内容保持原汁原味。

编辑推荐

作者周彦文在经过大量走访和搜集之后,撰写了《北源山传说》一书,虽不能将北源山历史文化原原本本地再现于世人眼前,但却窥到了一些脉络,幸甚!

本书所搜集的民间传说(亦称榆社黑瞎话)涉及非常广泛,大多是人们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来。有的已残缺不全,有的有着不同的版本。其内容涉及佛教文化、炎帝及祭祀文化、鬼谷子与孙膑文化、石勒文化、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撰写中尽量使用榆社方言叙事,并尽可能地使内容保持原汁原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