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林中水滴/诗意自然系列/俄罗斯精短文学经典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罗斯)普里什文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普里什文所著的《林中水滴/诗意自然系列/俄罗斯精短文学经典译丛》这一部散文诗也同《叶芹草》一样,是利用笔记创作的,是普里什文创作成就的高峰之一。这部作品把读者带进了森林王国,鲜明生动地展不出这个王国的美丽和丰富。乌鸡、啄木鸟、松鼠、兔子和其他动物,写来妙趣横生,诗意盎然。普里什文说:“要知道我笔下写的是大自然,自己心中想的却是人。”如他在《森林中的人》这一小品中把人说成是大自然的理智,在《啄木鸟的作坊》中更从许多自然现象联系到作家的创作。因此有评论家说,《林中水滴》写出了有关大自然和创作的浓缩的哲理,这是不无道理的。

内容推荐

《林中水滴/诗意自然系列/俄罗斯精短文学经典译丛》是一部散文诗,是普里什文创作成就的高峰之一,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森林的王国,鲜明生动地展示出这个王国的美丽和丰富,文字清丽流畅,意境隽永,蕴含着一种音乐的韵律,令人读来爱不释手,是一部有关大自然和创作的浓缩哲理。

普里什文有一双善于捕捉大自然情趣的慧眼,在他的笔下,大自然是那么生机勃勃、色彩斑斓、妙趣横生,充满令人心旷神怡的诗意和哲理,有时还带有几分幽默。

目录

大自然的日历(选译)

 秋天

 大地的眼睛

 小偷的帽子着火啦

 乌之梦

 死湖

 初雪

 天鹅

 人影

 松鼠

 胡獾

 雪兔

 美的主人

 雾

 “伊万和玛丽娅”

 追猎

 安恰尔

人参

 一——一六

 叶芹草

 荒野

 荒野

 青色的羽毛

 乌云笼罩的河

 别离

 求偶飞行

 阿里莎的问话

 深渊

 岔路口

 水滴和石头

 留声机

 生的欲望

 歌德错了

 结婚的日子

 老鼠

 白桦

 秋叶

 当了俘虏的树

 一缕活的烟

 生存斗争

 动

 大河

 牧笛

 可悲的想法

 CirculusvitiOsus

 离别和见面

 叶芹草的女儿

 老椴树

 欢乐

 胜利

 最后一个春天

 近在眼前的离别

 杜鹃

 大地的微笑

 林中的太阳

 老椋乌

 小鸟

 开花的草

 野蔷薇开花

 鼓鼓的水泡

 亲爱的茶炊

 韵律

 水

 幼嫩的小叶子

 在老树墩旁边

 在溪边

 水的歌声

 风吹琴的乐声

 第一朵花儿

 致不认识的朋友

 最高的一轮树叶

 麦粒

 隐蔽的生活

 幼芽发光的晚上

 林中小溪

 花河

 增添生机的细雨

 水和爱情

 稠李

 松树

 一口牛奶

 女房东

 姗姗来迟的春天

 母菊

 爱情

林中水滴

 树

 树根

 蛇麻草

 一条树皮上的生命

 瑞香

 树桩——蚂蚁窝

 森林的墓地

 水

 涅尔河

 倒影

 林中客人

 林中深渊

 乌鸦

 松鼠的记性

 三个兽洞

 梭鱼

 田鼠

 啄木鸟

 落后的野鸭

 蜘妹

 客人们

 一年四季

 自然晴雨表

 最初的小溪

 亮晶晶的水殊

 春装

 稠李凋谢了

 杨花

 第一只虾

 春天的转变

 柳兰

 河上舞会

 早天

 小白杨感到冷

 落叶期

 降落伞

 星星般的初雪

 森林中的树木

 人的踪迹

 我的家

 蜜

 森林中的人

 审判员打猎

 梭鱼

 啄木鸟的作坊

 小舟

 两种高兴

 啄木鸟的作坊

 风格

 自来水笔

 热切的关注

 损失

 话语和种子

 暴风雪

 人的宝藏

 自由生存

 追求王位者

 作家和写生画家

 我的狩猎

 创造彩色的力量

 为直的道路而斗争

译后记 潘安荣

试读章节

蜘蛛都冻僵了。蜘蛛网给风雨撕落,唯有那主人不惜用最好的材料织成的最好的网,在秋天阴雨的日子里,还能完整无恙地留下来,仍在捕捉能在空中活动的东西。眼前空中只有落叶在飘零,于是一张色泽艳红、缀有露珠的白杨叶子,落到了蜘蛛网里。它躺在无形的吊床上,给风儿吹得摇摇晃晃。太阳露了一下脸,叶子上的露珠像宝石般闪闪发光。这使我目眩神移,随即想起了今年秋天,当白杨叶子成为雷鸟最佳美的食物的时候,我这个老猎人一定得熟悉一下雷鸟的生活,我还不止一次地在书本上看到和听人家说起,到那时候,仿佛在日落前的一小时左右,它们会飞落在白杨树上,啄食到天黑,睡在树上,次日早晨又啄食一会儿。

在大森林里一个小小的采伐迹地近旁,我出乎意外地发现了雷鸟。当我涉过小河的时候,我的一只皮靴子,咂的响了一声,声音惊动了一只雌雷鸟,从我头顶的白杨树上飞开去。这棵高大的白杨,长在针叶树林中的采伐迹地的边缘上,这儿有不少白杨,和白桦掺杂地长在一起。它们为了跟松树和云杉争夺日光,长得很高很高。离采伐迹地边缘几步路的地方,有一条被车轮压坏了的林道,整条道路都是黑色的,但在长着白杨的地方,撒满了白杨叶子,远远望去,一地浅黄色的斑点;在这布满黄斑的道上,隐匿打猎是很不便当的,因为雷鸟现在应该只在白杨树上。采伐迹地是崭新的,去年冬天才有的,一堆堆留待今冬运出的木材,躺了一个夏天,都发黑了,它们埋在幼嫩的白杨树丛里,树上挂着仍然很鲜艳的宽大的杨树叶。老白杨树上的叶子,却几乎全都变黄了。我沿着林道,从这一棵白杨偷偷地走到另一棵白杨。天上细雨蒙蒙,微风轻拂,白杨树叶随风飘动,簌簌有声,雨珠到处淅淅沥沥,这一来,我听不清雷鸟采撷树叶的声音了。采伐迹地里突然有一只雷鸟从小白杨林中飞了起来,停落在采伐迹地那边一棵最靠边的白杨上,离我有两百来步远。我看了好一会,看它怎样不时地啄那树叶,迅速地吞下去。间或一阵疾风刮过,登时一切归于静寂,雷鸟采撷树叶或把树叶撕破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于是熟悉了森林中的这种声音。当雷鸟把粗枝上的叶子吃得差不多,够不着好叶子的时候,就怯怯地跳到低一些的小枝上去,然而小枝过于细嫩,弯了下来,雷鸟也跟着往下垂,赶紧张开翅膀,免得掉下来。不一会,我听见我这一边也有同样清晰可闻的裂帛声和嘈杂声,后来我还弄明白了,原来我周围各处那些藏在针叶树林中的白杨树上,都停着雷鸟。我也明白了,白天它们都在采伐迹地上玩耍,或者捕捉一些虫儿吃吃,吞几颗它们少不了的石沙,到了晚间,才飞上白杨树,在临睡前饱餐一顿喜爱的叶子。

日落之前,西风照例渐渐静息了。太阳突然将万道金光投入森林。我用两手兜着耳朵,继续谛听,听到在白杨树叶的轻微抖动中,有采撷树叶的声音,这声音比重浊的滴水声更为沉闷,更为刺耳。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站起来,悄悄去寻猎。我并不是在雷鸟高唱春歌之际大步流星地跑去,雷鸟全神贯注在悠扬的歌声里的时候,倒是什么也听不见的。眼下使我特别感到困难的是要走过一个大泥洼,那个泥洼里,看上去好像铺满了厚厚的杨树叶,实际上却满是水苔和泥泞。要想那泥泞在你拔脚时不发声响,须得将脚掌伸直,和大腿成一线,像跳芭蕾舞一样。而当你轻轻地把脚从泥泞里拔出来时,粘在脚上的泥泞却又滴入水中,声音之响,真会吓杀人。可是你瞧,小老鼠却可以在落叶底下乱窜,窜过的地方,落叶塌了下去,像犁沟似的,并发出响亮的沙沙声,要是我这样做的话,雷鸟早就飞走了。看起来,这种声音在雷鸟是习以为常了,它知道是老鼠在跑,所以毫不介意。如果是狐狸走过去,踩得枯枝啪啦一响,雷鸟在树上大概也会听得出.这是于它无害的狐狸在偷偷地行事。原来森林里一切都有定规,彼此之间都是协调地联系着的。但是,人是变幻无常的,什么都会做得出来,因而他的一声一息都会尖刻地干扰大自然的生活。

P4-P5

后记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1873一1954)是苏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非常独特的风格,主要是描写自然界的生活,歌唱与大自然紧密联系的人的创造性劳动。

普里什文在1873年1月23日出生于奥尔洛夫省叶列茨县(现今的利彼茨克州叶列茨区)赫鲁晓沃村一个商人家里。1897年还在学生时代,就因参加马克思主义革命小组的活动以及翻译德国革命家倍倍尔著《妇女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书,而被捕人狱。刑期满后,他去德国进莱比锡大学攻读农艺,毕业后回国在莫斯科近郊当农艺师,并为一些农学杂志撰稿,写过《大田作物与蔬菜作物的马铃薯》等专业著作。

他在从事农艺工作中,细心观察自然,又收集民间故事、民歌,从而产生了对文学创作的兴趣。他终于抛弃了农艺师职业,徒步去北方旅行,写成了他的文学处女作《在鸟不受惊的地方》(1907),一举成名。同时他经常为报刊写随笔和小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过军事记者,革命后当过乡村教师。

普里什文的早期作品,像《小圆面包》(1908),《黑脸的阿拉伯人》(1910)等,主要是通过对于纯真的大自然的诗的感受,展示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普里什文的才智在十月革命后显得益发瑰丽、成熟,写出了许多描述自然界以及儿童生活的作品,如:《大自然的日历》(1925),《人参》(1933),《叶芹草》(1940),《林中水滴》(1943),《太阳宝库》(1945),《恶老头的锁链》(1960,始于1923),等等。数十年来,苏联一直不断出版他的各种单行本和选本,较大型的选集先后出了六种,最新一种是八卷本(估计有四五百万字)。研究他的创作的专著,已知的也有五种。

普里什文作品的体裁有长、中、短篇小说,散文诗,儿童故事,特写,等等。这里所收的主要是散文诗。这种散文诗,作家本人喜欢称为诗体随笔,也有人称为哲理抒情散文(如苏联新版《百科词典》)。普里什文的许多小说都是以散文笔法写的。散文诗是普里什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下面对本书所收四篇作品略加介绍。

《秋天》是从《大自然的日历》一书中摘译的。该书分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部分,是写大自然景物和打猎活动的。普里什文上中学时就向往“梦想之地”,追求“不平凡之物”。他的《在鸟不受惊的地方》等早期作品,就是到偏远的异乡旅行以后写成的。十月革命后,普里什文虽也旅行,但不再像早年那样去寻找梦想的福地了,他说:“我明白了,我四处漂泊,不断寻觅,就是要找我的祖国。现在我把它找到了。”他于1922年举家迁到莫斯科郊区,悉心研究周围的大地和自然景象,于1925年创作出版了《别连杰伊的水泉》一书。此书当时只有《春天》部分,后来增补了《夏天》《秋天》《冬天》三部分,更名为《大自然的日历》。这本书,是普里什文二十年代创作成熟期的作品,是他多年观察、琢磨、体味而写成的艺术小品的有机结集。这些艺术小品是日记式的笔记,他说“我的笔记是不受任何约束的、我所喜爱的文学形式,这些笔记确实是在春天的口授下写的——后来几乎没有作任何加工,只根据自然界生活的运动力结集起来,这种运动力,在人的心灵中也引起了相应的运动。”因此,大自然的日历又可说是心灵的日历。他在观察自然界时,总爱联系他自身的生活,联系人生,这个特点,用我们习惯的语言来说就是“物我交融”。这在写《大自然的日历》时还刚开始,后来在《人参》《叶芹草》《林中水滴》中更为突出。所谓“在春天的口授下写的”,是指他的即景抒情小品,不是凭记忆,而是像画家写生一样在户外原地写的,在潮湿的树桩上写的。……

这里所收的普里什文四篇作品,是我从1957年开始陆续译出来,发表在《世界文学》等杂志上的,《秋天》《林中水滴》和另外两篇作品的翻译,其间相隔了二十年有余。这次承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美意,要把这四篇东西结为一集出版,我就把前两篇校订了一遍,作了一些动植物译名的改动,文字也稍稍润饰了一下,后两篇文字个别地方也有所改动。

《人参》中的“花鹿”即是梅花鹿,普里什文写作时是不了解汉语称“梅花鹿”,还是他为了行文方便有意只称“花鹿”(原文中“花”字是汉语的译音),我们不得而知,文中照原样译。“梅花鹿”俄语称为“有斑点的鹿”,译成汉语仍为“梅花鹿”。

这四篇作品都是根据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56—1957年版《普里什文文集》六卷本,并参照其他版本译出的。

翻译普里什文这位有特殊风格的作家的散文诗,我尽管力不从心,自问还是花了力气的,但是有没有体现出他的风格,还很难说,希望和读者共同切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9: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