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人了解世界历史的优选入门读物!
迄今为止,世界上畅销的世界史读本!
一度被选为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
解码真实的历史,比小说更跌宕、有趣、波澜起伏!
房龙以如椽大笔,在《给大家看的全球通史》中,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浩荡的人类文明画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给大家看的全球通史(经典全译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美)房龙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上亿人了解世界历史的优选入门读物! 迄今为止,世界上畅销的世界史读本! 一度被选为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 解码真实的历史,比小说更跌宕、有趣、波澜起伏! 房龙以如椽大笔,在《给大家看的全球通史》中,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浩荡的人类文明画卷。 内容推荐 房龙以如椽大笔,在《给大家看的全球通史》中,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浩荡的人类文明画卷: 数百万年前,我们最初的“类人”祖先出现在莽荒的地球之上,制造石器、学习种植,顺着时间之流进入文明的起源——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而后,人类历史的脚步骤然加快,从两河流域到地中海沿岸,从古希腊、古罗马的辉煌到宗教兴起,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地理大发现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拿破仑到希特勒,从过去到未来…… 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读之能让你感叹、激动、掩卷长思;这是一出有血有肉的历史大剧,你能俯瞰历史之河的奔腾不息,也能凝神观察每朵浪花的奇妙瑰丽。 目录 Part A 莽荒到文明之光 第01章 人类历史舞台的形成 第02章 我们最早的祖先 第03章 史前人类 第04章 象形文字 第05章 尼罗河河谷 第06章 埃及的故事 第07章 美索不达米亚 第08章 苏美尔人 第09章 摩西 第10章 腓尼基人 第11章 印欧人 第12章 爱琴海 第13章 希腊人 第14章 古希腊城市 第15章 古希腊人的自治 第16章 古希腊人的生活 第17章 古希腊的戏剧 第18章 希波战争 第19章 雅典与斯巴达之战 第20章 亚历山大大帝 第21章 小结 Part B 罗马到中世纪 第22章 罗马和迦太基 第23章 罗马帝国的崛起 第24章 罗马帝国 第25章 拿撒勒人约书亚 第26章 罗马帝国的衰落 第27章 教会的兴起 第28章 穆罕默德 第29章 查理曼大帝 第30章 北欧人 第31章 封建制度 第32章 骑士制度 第33章 教皇与皇帝的战争 第34章 中世纪的城市 第35章 中世纪的自治 第36章 中世纪的世界 第37章 中世纪的贸易 Part C 文艺复兴到未来 第38章 文艺复兴 第39章 表达的时代 第40章 地理大发现 第41章 佛陀和孔夫子 第42章 宗教改革 第43章 宗教战争 第44章 英国革命 第45章 势力均衡 第46章 俄国的兴起 第47章 俄罗斯与瑞典之战 第48章 普鲁士的兴起 第49章 重商主义 第50章 美国革命 第51章 法国大革命 第52章 拿破仑 第53章 神圣同盟 第54章 大反攻 第55章 民族独立 第56章 机器时代 第57章 社会革命 第58章 奴隶解放 第59章 科学的时代 第60章 艺术 第61章 殖民扩张与战争 第62章 一个崭新的世界 第63章 从来如此 试读章节 佛陀和孔夫子 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地理发现,使得西欧的基督徒可以与印度及中国的人们发生密切的接触。当然,西方人早就知道基督教并非世界上唯一的宗教,他们已经见过伊斯兰教,还有北非那些崇拜木柱、岩石和枯树干的异教部落。但是在印度和中国,基督教征服者们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竟然还存在成百上千万既未听说过耶稣也不想信从基督教义的人民,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宗教已经绵延了数千年,比西方的信仰要好得多。由于我讲的是一部关于全人类的故事,并不仅仅局限于欧洲人和我们居住的西半球历史,所以,你应该了解一下这两个人:佛陀与孔子。他们的教导和榜样依然在继续影响着这个世界上我们大多数同行者的行为和思想。 在印度,佛陀被尊为最伟大的信仰导师,他的生平事迹非常有趣。佛陀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出生的地方就望得见气势宏伟的喜马拉雅山。四百年前,雅利安民族(这是印欧种族的东方分支对自己的称呼)的第一位伟大领导者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就是在此地教导他的人民把生命视为凶神安格拉?腊曼纽与至高的善神阿胡拉?玛兹达之间的一场持续的斗争。佛陀的父亲首图驮那是迦毗罗卫部落强大的首领,他的母亲摩诃摩耶,是附近王国的公主,当她还是少女时,就出嫁了。但是月亮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脊上升起又落下,过了许多个春秋,她的丈夫还未得到一个儿子来继承他的王位。最终,当摩诃摩耶五十岁时,她怀孕了,总算有了出头之日,她返回家乡,以便可以与她的族人一起迎接儿子的降生。 要回到摩诃摩耶童年生活的柯利扬,需经过一段漫长的路程。一天晚上,摩诃摩耶正在蓝毗尼一个花园的树荫下小憩,她的儿子就于此刻降生了。他被取名为悉达多,不过我们通常叫他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 渐渐地,悉达多长成了一位漂亮英俊的年轻王子,当他年满十九岁时,迎娶了自己的表妹雅苏达拉。在婚后的十年里,他一直安全地生活在皇室宫墙的保护中,远离人世间的所有痛苦和磨难,安静等待着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迦毗罗卫的国王。 但是在他三十岁那年,生活中发生了一些别样的事情。一次,他乘马车出宫门,看见一位年老体衰、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他虚弱的四肢似乎因无法支撑身体的重负而摇摇欲坠。悉达多指着这位老人问自己的马车夫查纳,但查纳却回答说,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穷人,再多一个或少一个都没关系。年轻的王子深感悲伤,但他没有再说什么,继续回到宫中与他的妻子和父母一起生活,尽力让自己快乐起来。又过了不久,他第二次离开王宫,在马车上看见了一个正受恶疾折磨的病人。悉达多于是问查纳,是什么让这个人遭受如此的痛苦,但马车夫却回答说,世界上的病人太多了,这样的事情是无法避免的,也不必在意。听到这个回答,年轻的王子感觉更加悲伤了,但是他还是继续回到了家人的身边。 几个星期过去了。一天傍晚,悉达多命令他的马车夫送他去河边洗浴。突然间,因为看到一个死人仰躺在路边水沟的恐怖景象,他的马惊了。年轻的王子一生都被父母好好地保护着,从未目睹过如此恐怖的情景,不由得惊骇不已。但查纳告诉他说,不要在意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这个世界充斥着死人,这是生命的规律,万物皆有生命终止的一刻,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永恒的,坟墓在前面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无一能幸免。 当天晚上,当悉达多回到家时,迎接他的是阵阵悦耳的音乐。原来在他出门期间,妻子为他产下了一名男婴。人们欢天喜地,王位又有了继承者,他们敲鼓以庆祝这一重大的喜事。然而,悉达多并没有分享他们的喜悦。生命的幕布已经在他面前升起了,让他领略到人类生存的种种痛苦与恐惧。死亡与磨难的景象像梦魇一样跟随着他,挥之不去。 那天晚上,月光分外明亮。悉达多半夜醒来,开始思考许许多多的事情,除非他能解开人类存在的谜题,否则在此之前,他再也不可能快乐起来。他决定远离自己热爱的亲人,去寻找答案。他悄悄走到妻子的卧房,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妻子和儿子,随后叫醒忠实的仆人查纳,跟他一起走。 两个男人一起走进夜色之中,一个是为了求得心灵的平静,一个是要忠心侍奉自己热爱的主人。 悉达多在印度人民中间流浪的时候,印度社会正经历着剧烈的变革。他们的祖先,即印度土著,被好战的雅利安人(我们的远房表兄)没费多大力气就征服了,从那以后,雅利安人就成为了几千万性格温和、身材瘦小的棕色居民的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等级,并逐步将一套严厉而僵硬的“种姓”制度强加到土著身上。印欧种族征服者的后代属于最高的“种姓”,即武士和贵族阶层,其次是祭司阶层,再往下是农民和商人阶层,而原先的土著被称为“贱民”,成为了一个被鄙视被轻贱的奴隶阶层,永世不得翻身。 甚至连人们信仰的宗教也有了等级之分。那些古老的印欧人,在其几千年的流浪生涯中,有过许多奇特的冒险经历。这些事迹被搜集成一本书,名为《吠陀》。这本书所用的语言被称为梵文,与欧洲大陆的希腊语、拉丁语、俄语、德语及其他几十种语言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三个高等的种姓被允许阅读这部圣书,而作为最低种姓的贱民们则无权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如果一个贵族或是僧侣阶层的人胆敢教一个贱民阅读圣书,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惩罚。P164-166 序言 汉斯与威廉: 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画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我要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大教堂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们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他说:“等你们下楼出来时,拉拉铃就行啦。”说完,在生锈的铰链发出的吱吱声中,他关上了门,将繁忙街道的喧嚣与我们隔绝开来,把我们锁进了一个崭新而陌生的世界里。 生平第一次,我感觉到了能听得见的寂静。当我们踏上第一段楼梯时,在我对自然现象的有限知识里面又增加了另一种发现——可触摸得到的黑暗。一根火柴为我们指引出向上的路。我们上到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直到我数不清是第几层,而前面的楼梯却仿佛无穷无尽,突然,我们眼前一片光明。这一层与教堂的顶部齐平,用作储藏室,散乱地堆放着许多古老信仰的圣像,这座城市的善良居民们在很多年前就弃绝了这种信仰,被抛弃的圣像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那些对我们的祖先意味着生和死的重要事物,在这里沦为了废品和垃圾。勤劳的老鼠在这些雕像间搭了窝,永远警觉的蜘蛛还在一尊仁慈的圣像伸出的双臂间结了网。 再上一层楼梯,我们发现了光亮的来源。镶嵌着沉重铁条的巨大窗户,让这块又高又空旷的空间成为上百只鸽子的栖息地。风透过铁栅吹进来,带来了一种神秘而令人愉悦的音乐。那是从我们脚下传来的城市的噪声,但遥远的距离将它们过滤得澄澈而干净了。载重马车的辚辚声、嗒嗒的马蹄声、起重机和滑轮的辘辘声,还有那替代人力做着千百样不同工作的蒸汽机的咝咝声——它们加在一起混合成一种柔和的曲调,正好为鸽子颤动的咕咕声提供了优美的背景音乐。 楼梯到这一层就没有了,再往上要爬梯子。第一架梯子(它又旧又滑,你必须小心翼翼踩稳每一脚)之后,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崭新而伟大的奇迹——城市的时钟。我看见了时间的心脏。我听见了飞速流逝的时间那沉重的脉搏声,一秒、二秒、三秒,一直到六十秒。这时,随着一阵猛然的震颤声,所有的齿轮仿佛一齐停止了转动,被从永恒的时间长河中切割了下来。其实没有停止,它又开始继续,一、二、三,直到最后,许多齿轮一起摩擦,发出的巨大声响,从我们头上飘开去,告诉这个世界,现在是正午时分。 再上一层是许许多多的钟。有优雅的小钟,还有令人恐怖的大钟。房间正中是一口大钟,当它在半夜敲响,警告某处发生大火或洪水时,我总是吓得浑身僵硬。在寂寞庄严的氛围里,这口大钟仿佛正在回顾过去的六百年里,它和鹿特丹人民一道经历的那些欢乐和哀愁。围绕在它周边的是一些小钟,它们整齐排列的样子好像老式药店里摆放的大口瓶子。这些小家伙,每周两次会奏一些欢快的曲调,以愉悦那些进城赶集做买卖和探听世界新消息的乡民。在角落里,还有一口巨大的黑钟,孤独地蜷缩着,寂寞而严肃,这是报死亡的丧钟。 接着往上爬,我们再度进入一片漆黑当中,梯子也比我们刚才爬过的更危险,突然间,我们呼吸到广阔天地的清新空气了。我们到达了塔楼的最高点,头上是天空,脚下是城市——一个玩具般的城市。人们像蚂蚁似的匆匆来去,专注于自己的心思,忙着自己的事情。远处,在一片乱石堆外,是乡村宽广的绿色田野。 这是我对辽阔世界的最初一瞥。 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上到塔楼顶上去自得其乐。登上楼顶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情,但体力上的付出却得到了充分的精神回报。 而且,我知道这份回报是什么。我可以极目远眺大地和天空,我可以从我好心的朋友——塔楼的看守人那里听到许许多多的故事,他就住在塔楼边隐蔽角落里的屋子,负责看守城市的时钟,也父亲般地呵护其他大小钟。他负责发出火灾的警报,还有大把悠闲的时间吸上一管烟,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中。大约五十年前,他进过学校,基本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常年居住在塔楼之巅,可以吸收围绕在他周围世界的智慧。 他熟悉历史故事,对他来说那都是活生生的事情。“看那儿,”他会指着一处河湾对我说,“就是在那儿,我的孩子,你看见那些树了吗?那是为了拯救莱顿城,奥兰治亲王1挖开河堤,淹没大片田地的地方。”或者,他会给我讲老马斯河源远流长的故事,讲解这条宽阔的河流如何由便利的良港变成壮观的大马路。还有著名的德·勒伊特与特龙普的船队最后的出航,他俩为让大海成为人们自由航行的地方,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再看过去是一些小村庄,围绕在护佑它们的那座教堂四周。很多年前,这里曾是守护圣徒们的家。远处还能望见德尔夫斜塔,它高耸的拱顶曾目睹了沉默者威廉遭暗杀的过程,格劳秀斯2就是在这里开始了他最初的拉丁文语法学习的。再远一些,那长而低的建筑就是高达教堂,也是一位智慧超过国王军队的伟人的早年居住地,他就是被教堂收养的孤儿,举世闻名的伊拉斯谟。 最后,我们看到的是浩瀚海洋的银色边际,它与近在脚下的大片屋顶、烟囱、房屋、花园、医院、学校、铁路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这些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的家。但塔楼却赋予了这旧家新的启示。从塔顶上俯瞰下去,那些杂乱无章的街道和市场,工厂与作坊,变成了人类能力和目标井然有序的展示。更重要的是,纵览人类辉煌的过去,能使我们带着新的勇气,回到日常生活中,直面未来的种种难题。 历史是一座雄伟壮丽的经验之塔,它是时间在逝去的岁月中苦心搭建起来的。要登上这座古老建筑的顶端去一览众山并非易事。这里没有电梯,但年轻人有强健有力的双脚,能够完成这一艰苦的攀登。 在这里,我送给你们一把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 当你们返回时,就会理解我为何如此热情了。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