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纳瑞编著的《马克思的社会与政治思想(德意志古典法学丛编)》核心主张在于,马克思的学说是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哲学的综合产物,是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转变性方法”——从叙事方式上讲,是把黑格尔哲学的主词与谓词加以颠倒,从存在论上讲,则是把黑格尔哲学的唯心论与唯物论加以颠倒——再次创造性地运用于黑格尔思辨体系以批判和改造社会现实的结果。作者认为,马克思的这一立场从早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直到晚期的《资本论》都是贯彻始终的,从未改变,只是做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作者旗帜鲜明地主张,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具有系统的“结构性”,马克思只有一个,不存在“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严格区分。本书还将马克思与恩格斯、列宁(以及他们各自的著作)区别对待,认为“他们在家庭背景、教育和生活态度方面存在种种差别”,以努力塑造或还原一位哲学家的马克思,而不是革命家的马克思。
自马克思的早期著作被发现以来,关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围绕“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之间的所谓裂隙进行的,它们认为青年马克思是一位人道主义思想家,而老年马克思则是极少关注其狭隘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之外的任何东西的决定论者。阿维纳瑞先生却主张,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之间的这样一种裂隙并不存在。阿维纳瑞编著的《马克思的社会与政治思想(德意志古典法学丛编)》通过详尽地研究马克思全集关于社会与政治思想的论述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缘起
“德意志古典法学丛编”出版说明
英文版序言
中译本说明
导论
第一章 黑格尔政治哲学的再思考
1.1 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影响
1.2 黑格尔政治哲学的前提
1.3 国家与市民社会
1.4 阶级结构与现代社会
1.5 财产
1.6 无产阶级的社会:“真正的民主制”与共产主义
第二章 无产阶级:普遍的阶级
2.1 作为异化的国家
2.2 官僚阶级:虚假的普遍性
2.3 无产阶级
第三章 劳动人
3.1 意识与社会
3.2 劳动、历史与政治经济学
3.3 社会人
第四章 异化与财产
4.1 唯物论前提
4.2 异化与财产形式
4.3 商品拜物教与劳动分工
第五章 实践与革命
5.1 先驱
5.2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第六章 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辩证法
6.1 历史起源和理论模式
6.2 资本主义的普遍性
6.3 变革的辩证法:股份公司与合作社
第七章 法国革命和恐怖:政治革命的成就与局限
第八章 新的社会
8.1 普选制与“国家的扬弃”
8.2 社会主义阶段
8.3 巴黎公社:必然的失败
结语当前的末世论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