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凌靓华所著的《歌唇一世衔雨看--九世纪诗歌与伎乐文化研究》一书从古典诗歌与伎乐文化的互动关系入手,相对客观地探讨了伎乐文化入诗对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产生的重大影响。除第一章基本维持博士论文原貌之外,其余各章均有了较大的改动。
饮水思源,笔者对唐代文学的浓厚兴趣源于复旦大学的求学经历。
上承南朝至初唐宫体诗,下启五代及宋婉约词,现存为数可观的九世纪咏妓诗实为“诗庄词媚”之诗词分工前诗歌雅俗共赏的典型。由王凌靓华所著的《歌唇一世衔雨看--九世纪诗歌与伎乐文化研究》一书致力于确立此类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我们探索九世纪伎乐文化的主要信息来源,并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当时文学与文化的崭新视角。
通过研究此类诗歌产生的前因后果,本书旨在探索诗歌这一正统文学体裁如何反映通俗伎乐文化并影响后世通俗文学。一方面,九世纪诗人对描写女伎的兴趣滋生于当时长安及地方伎乐文化欣欣向荣的特殊土壤;另一方面,诗歌这一正统文学体裁邂逅通俗伎乐文化对诗歌的功能、内容和风格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绪论
一、九世纪诗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二、以往唐妓研究概览
三、本书纲要
第一章 “泥中莲子虽无染”——九世纪女伎与伎乐制度
第一节 “妓”之定义
一、“妓”之内涵与外延
二、本书研究方法
三、“妓”之语词
第二节 “妓”之特征
第三节 伎乐制度
一、宫妓
二、官妓
三、营妓
四、家妓
五、私妓
六、某类女道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破产竞留天上乐”——九世纪古典诗歌邂逅通俗伎乐文化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邂逅之因:九世纪中国社会的商业化
一、社会的商业化
二、伎乐文化的繁荣
三、文人价值观的改变
第二节 邂逅之果:通俗伎乐文化中诗歌资本的发展
一、内化型诗歌资本(诗名)
二、外化型诗歌资本(诗歌)
第三节 结语
第三章 “愿拂余香到缊袍”——邂逅之于诗歌内容
第一节 咏妓之容艺
一、五一六世纪
二、七一八世纪
三、九世纪
第二节 咏妓之生平
一、咏女伎生平的绝句
二、咏女伎生平的歌行
第三节 咏妓之爱情
一、敏锐的记录者
二、深情的主人公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吟看好个语言新”——邂逅之于诗歌风格
第一节 典雅诗
第二节 通俗诗
一、九世纪文人与女伎之关系
二、《北里志》个案研究:北里之妓诗与文人诗
三、幽默的咏妓诗
第三节 结语
第五章 “占得青楼薄幸名”——邂逅副产品之九世纪风流诗人
第一节 “风流”一词概念的历史演变及九世纪风流诗人形象
第二节 杜牧个案研究:风流诗人形象的形成
一、杜牧的自我评价与同时代人对杜牧的评价
二、《樊川文集》《外集》《别集》中咏妓诗
三、由笔记、诗、词、曲共同谱写的杜牧传奇
第三节 结语
后记
附录一 本书所引五至九世纪观妓诗(按尾联功能分类)
附录二 笔记小说杜牧轶事摘录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