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抵触情绪害了你
你会无端讨厌一个人吗?不管他干什么、说什么,你都觉得“无聊透顶”、“矫揉造作”、“神经兮兮”。你不想和他有任何往来,甚至只要听到有关他的事,就会露出嫌恶或不屑的表情。有时,你自己也很困惑,对方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为什么会这么讨厌他呢?
很多时候,我们排斥一个人、一件事,连自己都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这种没来由的抵触情绪将阻碍我们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周围的人和事。这是人际交往的大忌,也是年轻人必须克服的心理难关。
当抵触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被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对方自然也能感觉到。毫无疑问,这将使两人的关系恶化,因为面对袭来的恶意,一般人都会以恶相迎。两恶相撞,自然谁都不痛快。
其实,讨厌一个人是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当我们讨厌别人时,承受这种精神压力的还不是自己吗?何况,如果讨厌的那个人是客户或上司,就算有千万个不愿意,不也还得硬着头皮笑脸相迎吗?
诚然,谁都有喜欢谁和不喜欢谁的权利,关键是怎么做对自己更有利。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如果无法保证和那个“无论如何也喜欢不起来”的人老死不相往来,那就试着消除抵触情绪。
首先,强迫自己萌生积极的情感,抛弃“难以接受”的偏见。当我们对某个人、某件事产生偏见或者抵触时,如果不能获得一些积极的暗示和鼓励,是很难扭转已有的认识的。所以,跟自己做一个约定,即“在发现对方一个缺点时,也要找到对方的一个优点”。如果始终觉得“难以接受”、“难以理解”,不妨听听对对方有好感的人是怎么评价的。总之,看到对方的优点,有助于萌生积极情绪,更好地接受对方。
我的一位中国朋友不吃生鱼片,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无法说服他哪怕只尝一片。他的理由是:“就是觉得难以接受。”有一回,我偷偷把生鱼片卷进紫菜卷,他毫不知情,还夸我做的东西好吃。然后,我向他坦白了这个“小阴谋”,并笑道:“其实没那么难以接受吧?”从那之后,那位朋友开始试着品尝一直以来无故排斥的食物。
和人相处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始终抱着“难以接受”的心态,是无法真正接受一个人的。
其次,增加接触的机会,扭转片面的印象。在一个班级或一个公司,我们容易对跟自己坐得比较近的人、话说比较多的人产生好感。即使第一印象不是特别好,但通过反复接触之
后,我们会渐渐形成对一个人较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从而减弱最初产生的片面的厌恶感。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纯粹接触效应”(mereexposureeffect)。 最后,控制情绪,换位思考。不懂得操控情绪,就会被情绪所操控。因此,把“冷静”作为人生必修课,做自己的情绪管理专家,学会包容、理解和关爱。只有这样,当遇到矛盾时,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上大学的时候,住在隔壁的人经常很晚才回家,有时洗衣机的声音吵得我无法休息。我很恼火,也找他谈过,但没有效果,后来静下心来想:“其实他上夜班很辛苦,或许白天我洗衣服的时候,也吵到他休息了吧?”一天早上,我在阳台上晾衣服,看到他皱着眉走出来,
于是笑着说:“真是不好意思,打扰到你了吧?我以后会注意的,尽量下午再洗。”那以后,只要过了晚上11点,我就很少听到洗衣机的噪声。
建立关系、凝聚人气的过程,就是与人接触、相处、磨合的过程。只有消除偏见、主动靠近,才能以更开放的心去容纳别人,对方也才会投桃报李。而“走到哪里都受欢迎”的高人气,就是从“不讨厌对方”和“不被对方讨厌”开始的。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