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代先锋(2)/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宋军//黄蕊
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东方圣母

——林巧稚

林巧稚(1901—1983),医学家。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林巧稚一生接生了5万多个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2009年9月,林巧稚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在厦门鼓浪屿美丽的毓园里,伫立着一座雕像,她面向蔚蓝的大海,面部露出慈祥的微笑,这就是被人们誉为“东方圣母”的林巧稚。

林巧稚,小名丽咪,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思明县鼓浪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良英是一名英语教师,曾在国外读书,受先进思想的影响,对男尊女卑等封建观念很是鄙夷,这也使林巧稚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背景下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林巧稚5一岁时,母亲被宫颈癌夺走了生命。母亲的离世,在林巧稚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巧稚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正是医学知识的缺乏,才使得妇科病犹如恶魔般缠绕在中国妇女的周围,于是,“为同胞姐妹看病,帮他们解除病痛”就成为林巧稚埋藏在心底的夙愿。

爱是林巧稚生命中的灵魂。

1921年夏天,林巧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报考了协和医学院。那一年,协和医学院只招收25名学生,录取率很低,林巧稚在做足一切准备之后,走进了考场。

前几场考试进展得很顺利,即使夏天闷热的天气也丝毫没有影响到林巧稚在考场的发挥。最后一场考的是英语,这是她最有把握的科目,不出意外的话,考进协和医学院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上场前林巧稚暗想。

然而,开考不久,考场突然一阵骚动,一名女学生因为中暑竟晕倒了。当那个女同学被大家抬出教室之后,所有考生又投入到了紧张的考试当中,考场恢复了平静,可林巧稚的心却始终无法平静。中暑晕倒可大可小,必须第一时间救治,可监考的都是男老师,不便施救,只能等着医护人员到来,可是这样一来就有可能错过最好的救治时间。就在这时,只见一名考生冲出了教室,并对着患者实施急救,她就是林巧稚。时间一分分过去,在林巧稚的悉心照护下,患者慢慢有了知觉,而那时,考试收卷的时间也到了。林巧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未答完的试卷被老师收走。她想,这回必定落榜了。

一个月后的一天,林巧稚却意外地收到了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原来,监考老师们就林巧稚考场救人的事情向医学院写了一份报告,称赞其乐于助人、处理问题沉着得当,同时特别肯定了她的英语对话口齿清晰,应对从容。报告就附在林巧稚未做完的英语试卷后面。校方依据报告,并综合考量林巧稚的各科成绩之后,认为林巧稚把乐于助人、救死扶伤置于自己考试成绩之上的精神,是与协和医学院的育人宗旨完全一致的,于是决定录取她。

1929年6月12日,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同时取得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证书,并且成为当届学习成绩最优秀奖——文海奖——的唯一获得者。基于林巧稚在校的突出表现以及优异的学习成绩,北京协和医院决定聘任其为该院妇产科医生,她成为了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

林巧稚是一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她说:“我是中国大夫。科学家不能没有祖国。”在父亲的培养下,林巧稚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刻苦学习是为了做一个不受欺辱的中国人的道理。

由于勤于钻研业务,工作成绩卓著,林巧稚多次被单位选送出国深造、考察、讲学。1932年8月,林巧稚被派往伦敦和曼彻斯特进修。在英国皇家医学院布朗博士的指导下,她边深造边工作,撰写了名为《小儿宫内呼吸》的论文,声震英国医学界。1933年,她又被派去奥地利维也纳参观访问。1939至1940年,林巧稚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学习,并被美国方面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林巧稚受到了英、美等国的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并多次被国外院校、机构以优厚的待遇挽留,但她都婉言谢绝。

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艾蒂尔博士十分欣赏林巧稚,曾多次邀请她留在美国。那时正值抗日战争硝烟弥漫之际,国内战火连连,可她拒绝了:“我来这儿进修的目的,就是为了回国能更好地为我们中国姐妹治病!这只有回到我自己的国家才能实现,留在这里,能实现我的理想吗?战争,我不害怕!既然我的同胞都在战争的翅膀覆盖下生活,我也应当回到那儿去!”正是因为心系中华,儿时的夙愿仍留在心间,所以她才毅然回国。  1941年,林巧稚升任北平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同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即,协和医院被日本人占领,林巧稚和她的同事们全部被遣散。林巧稚自幼抱的是“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信念,即便在国破山河碎的时候,她也要在破碎的山河中寻找一块立足之地。她说,医院没有了,没关系,只要有医生,哪里都是医院。于是,她拒绝了各方向她抛来的橄榄枝,在北平东堂子胡同开办了私人诊所,门口的牌子上刻着:“医学博士林巧稚医师妇产科”。

在硝烟弥漫的岁月,林巧稚常常提着出诊箱,乘着人力车,穿梭于北平的大小胡同,出入于贫困人家的低矮房屋,为自己的同胞姐妹治病,用自己的双手为深受战争摧残的劳苦大众接生了成百上千的孩童。

一天傍晚时分,下起了大雨,林巧稚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拍门声,她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个浑身湿透的汉子,说是妻子生孩子难产,都两天一夜了还生不下来,请来的接生婆都无能为力,眼看人就快不行了。林巧稚没有多耽搁,拿起出诊包就随那人出了门,边走边询问产妇的情况。待她跟着来人赶到永定门外已是半夜。进屋后,林巧稚迅速为产妇做了检查——腹中胎儿横位,胎心音有些微弱,而且长时间的挣扎,女人已经没有力气了。这样的情况下,要让胎儿顺利生产是很困难的。

林巧稚在仔细查看产妇情况之后,并没有立刻为产妇接生,而是先为产妇洗了脸,擦洗了下身,撤去先前接生用的脏污的草木灰袋,在炕上铺上条干净的旧被单。然后,她一条腿抵住炕沿,一条腿跪在炕上,轻缓且毫不迟疑地一下下正着胎位,还不时安慰产妇,分散她的注意力。在这期间,她还给产妇喂下了大半碗棒子面粥,使产妇恢复了一些力气,渐渐地,胎儿的头进入了产道……低矮的平房里响起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

临走时,林巧稚看到产妇的丈夫面露难色,她心里清楚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别说出诊费,可能连糊口都成问题。所以,她非但没有收取出诊费,反而从出诊包中拿出几张钞票放在炕头,对产妇的丈夫说:“她太辛苦了,等她缓过来,你给她做点吃的补一补。”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林巧稚每次出诊都要在出诊包的夹层里放些钱,用来接济穷困的病人。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她在协和医院门诊看病,同样鼓励平民百姓不要挂她的专家号,“告诉他们挂我的普通号,同样是我给看病”。那个年代,很多人穷得付不起医药费、住院费,她也是先安排病人住下,治好病,再请求院方减免,或自己掏钱垫付。她对实习生说过这样的话:“当一个医生,首先要知道责任重大。产妇或者病人进了医院。,就把她的整个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要把她们当成亲姐妹,从每件细微的小事上做起,体贴和关怀她们……”她每次拿起听诊器都必定在手掌里暖热后才伸向患者;她每一次病床前的询问,都是对患者的慰藉。正像她说的:“我没有做过母亲,但母亲的事我做得不少。”林巧稚是用伟大的爱和悲悯的情怀保护拯救着妇女的健康,迎接着一个个小生命的诞生。她经常对妇产科的人说,救活一个产妇、孕妇,就是救活了两个人,这是一个妇科医生最大的荣耀,因此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抗战胜利后,林巧稚重新回到协和医院任妇产科主任,并应邀兼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1945年8月,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进行着顽强的斗争。然而,作为基督教徒的林巧稚,在面对中华民族正在进行着的那场历史大决战时,下定决心“对政治不闻不问,一心一意从医、教书”,她认为医术没有政治界限,医者仁心,医生是为患者而生的,而不是为某些政党。

P1-4

后记

伟业铭刻史册,丰碑昭示未来。

“双百”评选活动为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这种讲人物、讲历史,而且见思想、见精神、全面展示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的活动是一次震撼心魂的回顾,一次净化心灵的洗礼。由此激发了我策划出版《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历史丰碑》《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时代先锋》的热情,丛书中的这些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不仅感动了几代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和根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宣扬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革命英雄和先进人物的事迹一直感动着我,或许他们身处的年代有所不同,但他们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那种为国为民的无私情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纯洁高尚的人生境界,激励着我从少年一路走到中年,成为我行为处事的镜子,规范着我的人生。他们的精神净化了我的心灵,坚定了我的意志,陶冶了我的情操。他们的精神承载并传续着民族的血脉和文化的命脉,作为出版人,我们有责任发掘、弘扬和光大他们这种不朽的精神。所有这些坚定了我策划出版该丛书的信心。通过本丛书的编辑出版就是要颂扬他们感天动地的事迹,弘扬他们崇高精神的决心,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学习他们那种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他们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夺胜利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格;学习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学习楷模,使之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促进社会和谐,成为一种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种良好的价值导向,一种有效的示范带动,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进而形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引航灯,矗立在人类社会前行的路上。为了真切地展示英雄们的壮举,在选题策划时我多方查阅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地被感动。在书稿完成初审时,我多次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他们那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奋斗、忘我的牺牲精神使我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洗礼,又受到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本丛书的成功出版是与出版社领导和同仁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他们为本丛书的出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才使得其更加完善。同时,在本丛书策划和编写过程中,特别得到了崔义中教授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丛书策划编辑

2012年6月

目录

东方圣母——林巧稚

扎根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知识青年——“铁姑娘”邢燕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爱民模范——欧阳海

集体财产的小小守护者——草原英雄小姐妹

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

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王进喜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

飞身扑炸弹的工兵——王杰

舍身救儿童的人民战士——刘英俊

“海上英雄艇”轮机兵——麦贤得

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

“中国式的保尔”——罗健夫

科技人员中的铁人——王启民

大地之子——史来贺

罗布泊的探寻者——彭加木

顽强拼搏、振兴中华的团队——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

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张华

后记

序言

新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和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是一幅和平建设的壮丽画卷,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中华大地,英雄辈出,灿如星汉。在新中国建设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举不胜举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散发着不可磨灭的精神光芒,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人民的英雄,他们是时代的先锋、道德的楷模。

楷模是盛开在民族精神家园的鲜花,四季飘香,永不凋谢;楷模是时代高扬的旗帜,永远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根据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组织开展评选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光辉事迹,我们组织编写了《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时代先锋》,目的是传承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学英雄,做模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建功立业。

这100个鲜活而富有热度的生命是和平时代的英雄楷模的代表。他们坚守着伟大的信念,执著于崇高且朴素的理想,担当着社会的责任,保守着心中那份最纯的爱。他们之中,有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也有“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劳动模范;有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科学家,也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有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也有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青年楷模。从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的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到开创中国解析数论等研究先河的数学巨匠华罗庚,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他们是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做出重大贡献的各行各业杰出代表,他们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祖国的骄傲,是名副其实的时代先锋,是全国人民的楷模!他们拥有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格,这些美德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资源。

他们立足平凡,但不简单;他们坚守信念,追求理想。他们所做的,并不高难,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他们的人生,是那么朴实无华,却能引起人们长久的赞叹。从他们身上,我们感觉到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立足本职,忠于职守,时时勤勉地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服务,而无论事情的巨细。他们的故事是那么平淡无奇,却能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发现,英雄就在身边。

他们拥有一颗真诚的、充满爱的、平和的心,无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都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芒。他们的坚韧、毅力、爱心、无私谱写了新世纪的一曲曲生命的赞歌,感动了天地,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你我。弘扬他们事迹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简单地去模仿,而是应从他们身上感悟到理想、信念、。责任、真诚、爱心、执著、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中尽职尽责;当遇到困境时,坦然面对;在获得成功时,不骄不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伸出援助之手。不需要轰轰烈烈,只求点点滴滴,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平常自然,就像这些“平凡”的人们一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本丛书旨在通过大力颂扬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学习楷模,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让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家喻户晓,让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广为传颂,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丰富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加深人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认同,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解读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劳动成果,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存在错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2012年3月

内容推荐

宋军、黄蕊主编的《历史丰碑》的目的是传承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学英雄,做模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建功立业。

《历史丰碑(2)》讲述了:东方圣母——林巧稚;扎根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知识青年——“铁姑娘”邢燕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爱民模范——欧阳海;集体财产的小小守护者——草原英雄小姐妹;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王进喜;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

编辑推荐

宋军、黄蕊主编的《历史丰碑》中的这100个鲜活而富有热度的生命是和平时代的英雄楷模的代表。他们坚守着伟大的信念,执著于崇高且朴素的理想,担当着社会的责任,保守着心中那份最纯的爱。他们之中,有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也有“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劳动模范;有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科学家,也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有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也有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青年楷模。从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的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到开创中国解析数论等研究先河的数学巨匠华罗庚,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

《历史丰碑(2)》旨在通过大力颂扬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学习楷模,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