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后的计谋(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深水黎一郎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深水黎一郎著马梦瑶译的《最后的计谋(精)》讲述了:一天,我(作家)收到一封来信,写信的人香坂诚一说,自己很爱读推理小说,并且有一个构思,可以将推理小说界不可能的手法变为现实——读者是凶手。但是自己缺钱,希望把这个构思卖给我。我半信半疑。可是信又来了第二封、第三封。直到警察上门拜访,我才意识到这关乎杀人案。同时,我定期拜访一名心理学教授,向他讨教超能力的问题。我收到来信、我向朋友讨教、拜访教授三条线构成了故事的主体。最终,香坂诚一死了,死于心脏病。

内容推荐

我是一名碌碌无为的作家。一天,我收到一封匿名来信。写信的人称想和我做一笔交易,他有一个终极推理计谋想卖给我,出价两亿日元……所谓的终极推理计谋就是——读者是凶手。深水黎一郎著马梦瑶译的《最后的计谋(精)》里所说的读者并非单指某一个读者,而是读过这本书的所有人!正在读本书的你,会如何抉择?注意,一旦翻开本书,你就是共犯。本书成就了推理界最后一个绝对不可能实现的计谋——读者就是凶手!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自从埃德加·爱伦·坡开创了推理小说范畴以来,时至今日,已经有无数的推理小说问世。在很长一段时间內,被称作推理小说王道的,是以抓捕犯人为目标的“本格推理小说”。在故事的最后,名侦探会将案件的关联者聚在一起,通过清晰透彻的推理以及简洁明快的逻辑,成功地揭发极其狡猾的犯人的犯罪手法。而且最后,侦探总是出乎意料地道出真正的犯人,即所谓完美收场。我虽然称不上推理小说的忠实粉丝,但在童年时期,也多次看到书里的这种场面,紧张得心扑通扑通直跳。

然而最近听说,这种本格推理小说,与其“本格”的名称相反,在推理小说的世界里是很吃不开的。

不对,据说“吃不开”还是经过斟酌之后的说法呢,说得更准确一点,就像是被记载在濒危物种名录上的珍稀动物那样,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当然这个趋势好像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从历史上来看,以找出凶手为目的的“本格推理小说”的数量,从某个时期开始不断减少。而一开始就知道谁是凶手,描写侦探和警察是如何破解凶手缜密的犯罪手法和不在场证据的作品(记得曾经把这样的描写称为“倒叙型”)。或是描写警察组织本身的问题及矛盾的作品,以及揭示社会阴暗面的作品等,在数量上逐渐占据了优势。近几年,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发展,在每年年底各种杂志上发表的年度推理小说排行榜中占据前几位的,可以说大多是被称为侦探小说或是犯罪小说的作品,而不是解谜式的本格推理小说,这种现象在近年绝不是稀奇的事。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基本没有解谜要素的,多年前,被归类于恐怖小说或悬疑小说.乃至科幻小说及冒险小说等类别的作品。

其中,也有肯定这种状况的见解,称推理小说的范畴拓宽了。果真如此吗?不如说是以各种理由。逐渐抹杀传统的“本格推理小说”,让其他题材取而代之更为正确吧。倘若现在广义的“推理小说”逐渐沦为娱乐小说的同义词的话,那并非是本格推理小说的势力扩大了,而是不断被淡化和扩散了。就如同甜甜圈一样,在其中间被打开了一个大口子,不知有此感受的是否只是我一个人?

为了避免误解,我得事先说明一下,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观点。而且我既不是推理小说的评论家也不是研究者,更没有丝毫想要长篇累牍地进行讲解的意思。只是在进入正题之前,无论如何要先确认一件事情才这么说的。请您耐心地再看一会儿吧。

我认为从来没有像“本格推理小说”这样,自成立以来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批判声音的文学体裁。因为从推理小说刚刚诞生之初,它的鼻祖爱伦.坡就受到了许多不着边际的批判,比如批评他将只有作者才知道答案的杀人事件或暗语作为素材来写小说是卑怯的行为等等。听说爱伦.坡将在现实中发生的未得到解决的案件写成短篇,揭示一种可能,也是为了回应那些批判声音。  即便时代变迁,围绕本格派推理小说的批评也没有停止。批评家们对本格派推理小说批评的重点主要是认为其缺少写实性。比如犯罪场所一般被设定在远海的孤岛或是被大雪封闭的山庄等局限了人数的地方,嫌疑人何必要选择在这样的环境里实施犯罪呢?假如凶手不想因为杀了人而被捕的话,何不趁着黑夜,伪装成街头的杀人魔,不是更符合情理吗?

P4-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