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两次历史性结合
二 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是历史合力的产物
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态的新表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一次结合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1921—1949年)
一 新民主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1921—1937年)
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理论与新政策(1937—1945年)
三 解放战争时期的经济理论与政策(1945—1949年)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1949—1956年)
一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
二 对社会主义改造和过渡道路的探索和争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二次结合(上)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1956—1978年)
一 党的八 大前后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阶段(1956—1958年)
二 “大跃进”运动中的严重失误阶段(1958—1960年)
三 1960年冬天以后的五 年经济调整阶段(1961—1965年)
四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和两年恢复整顿阶段(1966—1978年)
第二节 毛泽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贡献
一 《论十大关系》中的经济思想
二 《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的经济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二次结合(下)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1978—2008年)
一 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
二 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阶段(1985—1992年)
三 经济发展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3—2002年)
四 经济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3—2008年)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特征
一 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经济学体系的结构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的起点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导理论
一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四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理论
五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第四章 张闻天的经济思想
第五章 陈云的经济思想
第六章 邓小平的经济思想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的经济思想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体系中的经济思想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上)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中)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