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为研究对象,系统阐释了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核心内容、基本框架、演进脉络及未来走向。本书首先从宏观维度展开,通过前两章着力梳理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假设、路径选择及历史流变,然后切入微观维度,借助第三、四章详细剖解分别以国家和社会为思维平台的国家界限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利用第五章具体分析全球化语境下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动向,从而揭示出本书的主旨:国家的摆位即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是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心;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实质就是以个人权利为起点、围绕基于公共权力的国家干预与根植于个人权利的社会自治之间的冲突、均衡和界限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理论建构和价值取向;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终极模式,两者问的关系取向,主要取决于现实政治的需要。
本书以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为研究对象,系统阐释了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核心内容、基本框架、演进脉络及未来走向。本书首先从宏观维度展开,通过前两章着力爬梳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假设、路径选择及历史流变,然后切入微观维度,借助第三、四章详细剖解分别以国家和社会为思维平台的国家界限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利用第五章具体分析全球化语境下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动向,从而揭示出本书的主旨:国家的摆位即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是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心,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实质就是以个人权利为起点、围绕建基于公共权力的国家干预与根植于个人权利的社会自治之间的冲突、均衡和界限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理论建构和价值取向。
国家产生于社会,社会离不开国家,国家与社会二元界分且疏离,是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三个基本假设。根植于这些假设,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得以生发和拓展。个人权利是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起点,公共权力理念、消极国家观、“小政府”理论以及关于权力制约的种种构想,皆据此展开。“国家路线”和“社会路线”作为实现个人权利的两条基本路径,是追溯传统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源流、厘清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间分野的暗线。
自由主义是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脉。自由主义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在当代的嬗变历程,引发了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之间的理论论争,也掀起了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三波热潮。从“小政府、大社会”与“大政府、小社会”的规模之争,到“弱政府、强社会”与“强政府、强社会”的职能之别,再到“中政府、中社会”的中道选择,自由主义的政治观尤其是国家观的演进之线,是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发展的宏观脉络,是诠释国家干预的合法诉求和社会自治的合理根基的重要途径。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终极模式;两者间的关系取向,主要取决于现实政治的需要。
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更之中。不同的时代与流派有着不同的诠释,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同一流派,其理解也不尽相同。然而,没有终极理论并不代表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无章可循。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永远是作为社会存在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现实发展的外化和再现。与强调“应然”、注重规范性分析的传统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相比,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更强调“实然”,更注重现实性关切,更凸显政策的导向性。它不仅倡导国家与社会的共生共强、合作双赢,还将关注重点由政府规模的大小转向政府职能的强弱。现实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促使其发展和变迁的源头所在。
国家的存在是必要的,若其无限扩张却会窒息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界限即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的国家应在怎样的合法范围内活动,是现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必须解答的问题。随着西方国家干预的范围从无限到有限,国家权力的自主性、国家权威的合法性以及国家能力的有效性也产生了相应变化。要想防止“国家超限”,建立和谐、良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必须以上述要素为基准进行建构。
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给西方政治学界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使人们对现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突破了以往“国家本位”的围城,转变了“自上而下”的传统政治思维方向,把目光聚焦在与国家相对的社会这个层面,从而开创出一种“自下而上”的新的政治思维路向。这一理论显示,公民社会所具有消极防御和积极参与功能,是其成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有效中介体的原因所在。
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发展与政治文化的嬗变密切相联。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古代、中世纪乃至近代的不断变更,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主题也发生了相应的偏移。近代以后,作为一种独特范式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对西方政治文化尤其是对现代西方政治文化(即公民文化)的萌生与培育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有力地冲击了既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模式和理论。如何在发挥国家必要作用的同时,使国家适应新的形势,使国家与社会关系与现实政治的发展相和谐,西方三大理论阵营的应对方案显然过于单薄。幸运的是,全球化语境中衍生的三种理论路向,为我们思考“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未来”和“未来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
和谐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是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理想追求。个人权利、“中政府、中社会”、国家界限、公民社会、全球化等政治关键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关键的议题不在于讨论国家的作用是否必要,而在于探讨究竟该如何发挥国家的功能,转变政府的职能,促进和谐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走向和谐,既是时代之需,又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