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存新、樊斌著的《英汉语义韵探索(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不局限于英语语义韵研究,同时尝试探索汉语语义韵研究,包括英汉语义韵对比研究以及英汉语义韵迁移研究,并结合汉语语言学中的类似研究对语义韵理论进行重构。本书除了更新国内语义韵研究的共识以外,还打算对语义韵理论研究有所贡献,争取再创造几个第一。比如,国内第一个历时角度的英语语义韵研究,第一个批评语义韵研究。
第1章 语义韵概念缘起
1.1 “语义韵”的由来
1.2 语义韵研究的主要流派
第2章 语义韵研究的方法
2.1 基于数据的方法——以“发生率”为例
2.2 数据驱动的方法——以“事业”为例
2.3 基于数据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折中方法——以“造成”为例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语义韵研究概况
3.1 国内语义韵研究概况
3.1.1 起步期(2000—2005)
3.1.2 发展期(2006—2009)
3.1.3 成熟期(2010至今)
3.2 国外语义韵研究概况
3.2.1第一时期(1987—1999)
3.2.2第二时期(2000—2009)
3.2.3第三时期(2010至今)
3.3 国内外语义韵研究对比
小结
第4章 语义韵应用研究
4.1 外语教学
4.1.1 语义韵冲突的原因探讨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4.1.2 语义韵与语义偏好的关系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4.1.3 英语专业学习者形容词增强语的语义韵习得研究
4.2 词典编纂
4.2.1 国内外词典调查及改进建议
4.2.2 语义韵应用于词典编纂的理论研究
4.3 翻译
4.4 批评话语分析
4.4.1 语义韵应用于CDA的理论依据
4.4.2 昆明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新闻报道的批评性分析
4.4.3 跨文化语境政治演讲之批评语义韵分析
小结
第5章 汉语语义韵研究
5.1 语义韵与汉语修辞研究
5.2 汉语词汇的语义韵调查
5.3 汉语句型的语义韵调查
5.4 语义韵与对外汉语教学
小结
第6章 汉英语义韵迁移
6.1 汉英语之间的语义韵迁移
6.2 语义韵冲突中的母语迁移因素
小结
第7章 语义韵研究批评与展望
7.1 国内语义韵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1.1 国内语义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1.2 应对策略
7.2 国际语义韵研究批评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7.2.1 语义韵与语料库证据
7.2.2 语义韵与直觉
7.2.3 语义韵研究展望
小结
第8章 语义韵理论新探
8.1 语用频率效应与语义韵
8.1.1 研究缘起
8.1.2 语用频率效应研究回顾
8.1.3 语义韵研究回顾
8.1.4 新的语义韵理论模型
8.2 CAUSE语义韵的历时性研究
8.2.1 国内外CAUSE研究回顾
8.2.2 cause的显著搭配词分析
8.2.3 caused的显著搭配词分析
8.2.4 causing的显著搭配词分析
8.2.5 causes的显著搭配词分析
8.2.6 CAUSE的显著搭配词分析
8.2.7 讨论
小结
附录
附录1 “发生率”的非消极性搭配
附录2 现代汉语小说语料库相关数据
附录3 “事业”的显著搭配词(MI值≥3)
附录4 昆明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报道原文及网络下载地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