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黑便士的奇幻穿越/集邮文化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汪嵩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汪嵩著的《黑便士的奇幻穿越/集邮文化丛书》不是一本传统的小说、回忆录或传记,而是一本对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及其发明者罗兰·希尔爵士深刻解读的穿越小说。它引领我们在时间与空间中自由穿梭,但又始终立足于当下,不仅将罗兰·希尔爵士描绘得细腻迷人,更将黑便士的诞生过程及英国邮政史刻画得淋漓尽致。

内容推荐

邮票发明人罗兰·希尔和世界第一枚黑便士邮票在集邮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几乎是人人皆知。但是,罗兰·希尔和世界第一枚黑便士邮票在现代邮政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是每个人都知晓的。由汪嵩著的《黑便士的奇幻穿越/集邮文化丛书》以纪传体穿越小说的写法,既描述了大时代大人物的贡献,也讲述了大时代小人物的命运。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邮情邮态,讲述了几位主人公不同的人生追求与情感世界,令读者感知历史的真相和集邮的真谛。

目录

第一章 新馆长上任

第二章 为什么不是寄信人付费

第三章 女王决策

第四章 邮票图稿竞赛与印刷

第五章 第一枚邮票问世

第六章 博物馆有个打杂的

第七章 穿越英伦

第八章 初见祖师爷

第九章 祖传的黑便士

第十章 碰瓷

第十一章 赵平谷其人

第十二章 大师傅

第十三章 又见祖师爷

第十四章 邂逅馆长

第十五章 四方连

第十六章 与朱砂对话

第十七章 文物

第十八章 祖传揭秘

第十九章 “公事”邮票之谜

第二十章 黑罐罐

第二十一章 再去杉木河

第二十二章 集邮沙龙

第二十三章 开个邮票店

第二十四章 解开第一枚邮票发明人之谜

第二十五章 亚历山大指航程

第二十六章 集邮情

第二十七章 探访牛甸邮市

第二十八章 祖师爷答疑解惑

后记

试读章节

朱婷是大龄“剩女”,她到博物馆工作是煞费苦心争取来的,来这里当馆长的动机居然是为了报复一个人!当然这是她心里琢磨,不能对外泄露“天机”!

此时,新任馆长朱婷正在召集她上任以来的第一次中层干部会议。她端坐在会议室中间,对面坐着博物馆展览部、收藏部、鉴定室、资料室、财务科等部门的领导。

新馆长清了清嗓子开始布置工作,“宣布一项重要任务,亚洲邮展还有一年就要在京城举行,全国邮协要求我们邮票博物馆编组一部水准比较高的邮集参展。这是提升我们博物馆名声的大好机会。大家帮助出个主意,编组什么样的邮集才能获奖?”

她把自己的想法叙说了一通后,大家开始交头接耳,对这决定议论起来。朱婷把手指放到嘴上,示意大家安静,又继续道:“大家可以广泛发表意见,我这馆长还是很讲民主的!”

展览部主任是个倔人,认为外来的和尚念不好经。他不直接反对,开始时还说:“这当然是件好事嘛!我们博物馆长期没事,这下子有事情干了。”

可是,这家伙马上又调转了话头:“不过,我们馆藏品的水平在全国的博物馆中属下游,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的邮票虽一应俱全,可是缺少珍品,靠这些邮票组成的邮集在亚洲邮展上很难获奖。”

大家面面相觑,被展览部主任的这番话懵住了。

朱婷一听大为不悦,立即接上他的话碴说道:“可不敢灭自家的威风嘛!市文物局决定拨款十几万元给博物馆,用来在社会上征集、收购邮票,然后编组邮集。大家想一下,拨款十几万元,完全可以搞一部漂亮的邮集嘛!”

展览部主任看不出火候,继续叫苦,“馆长,可不敢这样说,在亚洲邮展获大金奖邮集的价值至少要过150万元,您这十几万元组成的邮集顶多拿个优秀奖,奖次太低。”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啊!朱婷扭头看看展览部主任,主任正假装苦苦思索,见到朱婷的目光,就道:“馆长,这活儿真是有难度!”

这不仅是“叫苦”,还是“叫板”,想给朱婷出一个“难题”,是告诉她这件事办不了!参加会议的几个部门领导也懂得配合,他们都泥木一般地坐着,谁都不开口。

看到大家不配合,朱馆长想了想,又提出另外一个办法,“可不可以另辟蹊径,如果十几万元征集的中国邮票不能获奖,能不能用这十几万元征集外国邮票来编组一部邮集?邓主任,你说一下你的意见。”

邓主任叫邓惠普,他是邮票博物馆首席鉴定师,也是鉴定室主任,人送雅号“大师傅”。

听到馆长点名,老邓有些为难,领导布置的任务真的不敢接。“馆长,主意不错,我国参展的邮集鲜有外国邮票,也许编组外国邮集参展获奖率更高。”话音刚落,他又消沉万分地说道:“我们博物馆鉴定室这几块料征集国内的一些名贵邮票倒是有些经验。可是,一遇到外国邮票我们就一筹莫展了,特别是外国早期邮政史更是没人懂。真有点‘将无马炮,又缺双车’。”

这“将无马炮,又缺双车”其实是以象棋喻事。象棋中可以进攻的四种棋子便是“车”、“马”、“炮”、“卒”。如果“马”和“炮”都不在,双“车”又没了,只靠几个“卒”子往前拱,这棋还能赢吗!

大家心里很清楚,只征集一种邮票是不能编组出邮集的,还得收集同这枚邮票有关的邮政用品、实寄封。要是这样,得有一位懂得外国邮政史方面的专家才行!

P2-3

后记

这是我写作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前后用了18年的时间。

1997年2月,我应邀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为期3天的国际集邮研讨会。研讨会结束后的当天,同样来参加研讨会的英国皇家邮政负责集邮业务的约翰·环特先生提出请我坐一坐。盛情难却,我就去了。席间,约翰·怀特非常仔细地询问了中国集邮的经营情况,包括新邮预订有多少人、邮票年册生产多少册、集邮产品都有哪些品种等等,对中国集邮经营取得的成就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羡慕。后来,我们又聊到了罗兰·希尔和黑便士邮票。巧在约翰·怀特对此有很深的研究,他没想到一个中国人会对罗兰·希尔和黑便士邮票有兴趣。

约翰·怀特回国后寄给我一本《黑便士邮票史话及同期轶事》,此书主要介绍罗兰·希尔如何倡导邮政改革以及他的黑便士邮票发行前后的一些故事。我用了大约两年多的时间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译成中文,尽量将书中介绍的罗兰·希尔及其他发明的邮票的种种方面展现出来。后来,临近出版发行的时候,我自己打了退堂鼓。我觉得这本书的专业性太强,一般的集邮者未必看得进去,阅读效果肯定不好。于是一咬牙,就将这本书的译稿束之高阁了。

尽管这本专业性极强的小书没能出版,但我对罗兰·希尔和黑便士邮票的兴趣却没有丝毫减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试着收集有关罗兰·希尔和黑便士的故事。此后,凡有机会接触外国集邮人士,我就主动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凡参加国际集邮展览,就一定会观摩现场展示的黑便士邮集,同时要到展场收集有关罗兰·希尔和黑便士邮票的素材,回国后及时将收集到的素材整理成文字。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在海外有许多朋友,如澳大利亚的著名邮商马克斯·斯托恩、香港特区邮政署的代理署长陈猷烽、中华邮政集邮处的蓝淑贞处长等。他们得知我在研究黑便士邮票后都给予我极大的鼓励。他们到书店和图书馆帮助我收集相关资料,并将资料及时寄给我。

本世纪初,我国文坛上突然出现一股穿越风,穿越的写作方式大行其道。这给我的创作带来了灵感。要解决本书专业性太强、读起来乏味的问题,增加一些穿越历史的内容就有了可读性。为此,我依据所掌握的黑便士邮票发行的情况,编辑一个个故事情节,然后将罗兰·希尔和黑便士邮票的一些内容穿插在故事之中。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尝试着写了几个桥段,寄给了几位朋友征求意见,没想到得到了他们的首肯,还被点了好几个“赞”。然后,我就按着这个思路写了差不多5年,这本小书才得以成为今日的模样。

不过,在写作时,我把握的分寸是文学允许虚构——不虚构哪来的文学;但围绕黑便士邮票发生的事情必须是真实的,不真实如何能让读者了解罗兰·希尔和黑便士邮票的诞生呢!

在这期间,我有两次难得的机会丰富本书的内容。

2010年5月,我随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代表团参加伦敦世界邮展。那次邮展由于是在黑便士的故乡举办,因此有大量的黑便士邮集参展。参展间隙,我一头扎进英国皇家邮政博物馆,一待就是3天,对黑便士邮票发行前后的英国邮政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本书的内容作了认真的核实。回国后,又对自己的这本小书做了大量的修改和补充。

2012年7月,伦敦奥运会期间,我随中国邮政代表团到伦敦大英图书馆参加与国际奥委会共同举办的“奥博会”。借这次出访机会,我又多次到英国皇家邮政博物馆核实书中的内容。

离开伦敦的前一天,我来到安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修道院的罗兰·希尔的墓地,看到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碑文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还在年轻的时候,我梦想能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以后,我发现自己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许多,决心只好来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之后,我发现我一样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最后的愿望也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了,但是,这最终还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在行将就木之前,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很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去改变这个世界。”

伫立在邮票之父的墓前,我突然感觉到,3年后的2015年对于罗兰·希尔和黑便士邮票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2叭5年的5月6日是黑便士邮票发行175周年,12月3日是罗兰·希尔爵士诞生220周年。

我意识到,这本小书我已经断断续续写了18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呀!感慨之余,也想:这本小书应该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与广大读者见面!

作者

2015年8月8日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