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战将薛岳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周龙//王翊民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是国民党内能打的一代将星;人称抗日悍将;他是连对手都无比叹服的“老虎仔”。

“战神”粟裕都曾这样评价他:“薛岳用兵机敏果断,是一员干将。”

陈纳德认为“薛岳在战略和战地指挥方面都胜过史迪威”,如果薛岳能够掌握到跟史迪威一样多的物资,那么中国足以单独战胜日本。

中、美、日多方面史料解读,真实还原薛岳的跌宕起伏的一生,真实批露国民党高层恩怨过往。

周龙、王翊民著的《战将薛岳》对抗战期间中日双方高层将领、士兵素质、情报运用、武器配置及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对比,既有大量感性的历史细节,又有精彩到位的理性解读,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内容推荐

薛岳,号称国民党序列战将中,能打的一员虎将。连他的对手,有“战神”之谓的粟裕都曾这样评价他:“薛岳用兵机敏果断,是一员干将。”抗日战争中他指挥了四次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多的中国将领”。其绰号“老虎仔”便很好地说明了他的战场实力。

周龙、王翊民著的《战将薛岳》运用多方面的史料,包括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相关资料,客观而精彩地记述了薛岳跌宕起伏的一生,尤其是对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杰出的作战表现,进行了浓墨重彩地还原,对他的性格长短板、战场指挥艺术以及国民党高层之间的恩怨纠葛、国民党无法克服的致命缺陷,进行了颇为精到的评点。

另外本书以人物视角切入,对抗战期间中日双方高层将领、士兵素质、情报运用、武器配置及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对比,为读者真实了解和体会这场关乎中国国运之战,提供了丰富的参照资料。既有大量感性的历史细节,又有精彩到位的理性解读,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目录

第一章 抗战前的薛岳

 三年的牢狱生活

 从三剑客到主力师师长

 由反蒋到投蒋

 三万里长途追击

第二章 转战大江南北

 淞沪惊魂

 游击战的尝试

 土肥原贤二其人

 围攻土肥原师团

 花园口决堤

第三章 江西战场上的得失

 保卫南浔线

 冈村宁次其人

 冈村兵行诡道

 万家岭大捷

 特设师团的隐秘

 冈村的得意之笔

第四章 第一次长沙会战

 薛大将军坐镇湖南

 誓死坚守长沙

 力战退敌

 一场鼓舞人心的平局

 日军在中国遭遇严冬

第五章 第二次长沙会战

 薛岳对于敌情的判断失误

 日军对第七十四军的围攻

 二战长沙失利的教训

第六章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日军的牵制作战计划

 日军被引入长沙

 第十军坚守长沙

 全线大追击

 长沙大捷的重大意义

第七章 血战长衡

 日军实施一号作战

 不易阻挡的日军攻势

 薛岳败走麦城

 蜚声中外的衡阳保卫战

 日军在衡阳孤注一掷

 会战成败的检讨

第八章 上马治军,下马治民

 薛岳的治军风格

 民事民政方面的贡献

第九章 内战浮沉

 徐州绥靖

 不光彩的离职

 在广东支撑危局

 名将余生

附录一:薛岳《天炉战》

附录二:薛岳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三年的牢狱生活

薛岳,字伯陵,广东省乐昌县九峰乡人,此地位于粤湘两省的交界处,属于比较穷困、落后的山区。乐昌县旧属韶州府,据《韶州府志》记载:乐昌人性耿直,尚气节。薛岳正是最典型的乐昌人。

薛岳生于大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清光绪二十二年,即公元1896年,他是家中五兄弟两姐妹中的老大。薛家属于一个世代耕读的农樵之家,先祖可以追溯到一个唐代的名人,此人中过进士、做过刺史;传到“仰”字辈的薛岳已经是第二十八代。“岳”即岳飞之意,薛岳原名“薛仰岳”,即崇仰岳飞之意,直到后来他以精忠报国的岳飞自励,乃直名“薛岳”①。

薛岳之父薛宗元年轻时聪明俊秀,但由于家贫,后更因子女多而无力完成学业,只好以力耕养活家口。薛宗元是地方上颇有威望的宿彦,乡邻有纠纷,他都会出面为之排解;遇上意外事件,薛宗元也常常为之想方设法、筹措钱物。薛宗元名声在外,乃至于县官遇上棘手的事情,都会命人抬着轿子来请,活脱脱一位“山中宰相”。

薛母李氏出自名门,持家有道,为乡里所称誉。传说有一次薛父想要上树去摘取蜂巢,薛母认为这种行为有些缺德,所以力劝丈夫不要上树;后来其他乡人上了树,却被摔下来成了残废。从此薛母更加相信善恶有报,加深了向善之心。

在管教子女方面,薛母从不含糊,所以薛岳小时候就以孝名传闻乡里,乳名“孝松”,即孝顺祖父母的意思。

为了让子女们自幼养成勤耕敬业、独立自主的习性,薛母在家里还特意制备了一套小型的农耕工具和家事器皿,供子女们习作。因此,薛岳从小不但好学知礼,而且勤勉诚笃,“协助族人,下田耕作,上山伐木,至于家务劳作,洒扫炊饪……更不在话下”①。薛岳初入革命之途时,就曾替大家买菜、做饭,可谓“上得厅堂,入得厨房”,活脱脱一副“暖男”范儿。

正是由于这种敦厚的家风和笃实的家教,一旦与大时代的潮流相结合,忠孝务本的薛家子弟便大多投身于从军报国之列,以至于产生了一支闻名全粤的“薛家将”——薛岳之外,还有其三弟薛仲述(中将)、四弟薛叔达(中将)、五弟薛季良(少将)、堂弟薛仰茂(上校)、薛仰森(上校),以及同宗族的薛超(中将)、薛仰宗(中将)、薛仰仁(少将)、薛纯武(少将)等几十人。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有薛岳这棵大树在,薛家子弟的晋升之路也变得容易得多。

薛岳六岁入学接受传统的启蒙教育,由于其颖异过人,所以每每可以背诵先生前一天所教授的课文。薛岳八岁入九峰乡初等小学,十二岁入乐昌高等小学。乐昌高等小学的师资力量很强,校长为曾举孝廉方正的前清进士周承烈,加上薛岳的刻苦,这一时期令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也陶冶出了一种耿介超脱、刚毅不苟的风格。

薛岳有一位堂叔,喜欢给孩子们讲一些诸如薛仁贵征东征西、罗通扫北、岳飞抗金、太平天国洪杨革命之类的历史故事,薛岳的民族意识、革命思想都是在这些小故事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出来的。

P2-3

序言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已轰轰烈烈举行了,“二战”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铭记它、反思它自然是意义重大。

关于这场战争的记录和材料可谓汗牛充栋,穷尽一生也无法尽览,但是事实上,由于一些研究上的严重障碍以及认识上的巨大误区,至少在抗日战争方面,我们的研究和撰述还存在着极大的不足(中国的历史研究中,战史部分向来薄弱)。

不能好好地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那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读史使人明智”,甚至还会误导人;不能写出一部部信史,便不可能让我们真正认清自己,即便是日本这个昔日的对头也仍然不会尊重我们,甚至从心底里鄙视我们——因而,中日两大民族也就不可能和解,进而无法增进东亚人民共同的福祉。

笔者不才,愿意尽量写出一部信史供大家参考。在继《大转折1937: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始末》之后,笔者又选定了抗日名将薛岳作为新的研究、写作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第一,薛岳在抗战中被认为是歼敌数量最多的中国将领,而且还有万家岭大捷、三次长沙大捷等得意之作,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抗战第一名将”,乃至有“战神”之誉。

第二,关于薛岳的传记目前在大陆所见甚少,就是已出版的,质量也是不尽如人意,因此有必要重新再花心思、气力写作一部可靠的薛岳传记(侧重抗战)——至于效果如何,自然是读者诸君最有发言权。

第三,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薛岳的不尽完美是肯定的,甚至于他身上的缺陷、不足还不少;事实上,在薛岳的战绩中,在当时需要鼓励民心士气的大背景下,掺杂的水分很多,甚至连薛岳本人也有自吹自擂的癖好。为了对历史负责,自然需要尽量还大家以真相。

第四,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涌现出了无数勇于牺牲、奉献的优秀中华儿女,他们所代表的这种不畏强暴、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值得永远铭记和传承下去。薛岳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足以鼓舞来者,就像岳飞曾经激励过他一样。

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我们今天隆重纪念抗日战争、缅怀抗战英烈,绝不是为了铭记中日之间的仇恨、单纯向日本索取利益,而是为了维系我们的反抗暴力、反抗暴政的民族精神之不坠,没有这种英勇牺牲的精神,我们的民族就只是一个卑琐的、可怜的民族。也许我们曾经有过错误的思想、有过曲折的道路,但只要我们勇于求索、勇于去探寻和捍卫真理、捍卫良知,我们的民族才不会丧失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笔者从小酷爱历史、军事,对“真实”的东西有一种过度的偏好,虽然从来没有看过一部武侠小说(感觉那是虚假的)、没看完过一场足球赛(感觉那只是游戏),却翻阅过无数历史、军事著作,且深为其中的真实多彩、震撼有力所陶醉。尽管这其中大部分著作的质量不敢恭维,但在当年足以成为少年时代的笔者所津津乐道的谈资。

笔者有时不禁这样思考:作为最残酷、最血腥的战争,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甚至是深爱和平的人们对它着迷呢?

大概有这几点缘由: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本质上也是嫉妒、好斗的,而战争又是一种人类争夺的极端的表现形式,战争中充满了种种经验教训,足以为现实中奋斗的人们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因此,大家潜意识中普遍喜欢研究战争。当然,对于战争的好奇、对于重大历史现象的关注,也是人之常情。

从甲午战争到全面抗战,透过我们被动挨打的表象,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国力的差距,跟国土面积、人口等要素关系都不是直接的,归根结底还是制度的差距——日本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半专制半法治(混合体制),但中国纯粹是一个专制、人治的国家,腐败、无效率、资源无法有效整合,这就注定了我们与现代化无缘,注定了我们自身的落后。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蒋介石颇类似希特勒,喜欢对军事指挥指手画脚,偏偏蒋本人又非军事行家,着眼也往往出于政治目的。按照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第三卷)中的说法,现代战争是非常复杂的,参谋本部的作用大大提升,它反过来又使得“战争的艺术变得机械化和教条化”,且“主动权下移,由总司令移到军团司令或军长手中了”。这样一来,就需要高级指挥官们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弥补指挥系统的呆板、不足,因此才有了“任务式指挥法”(“二战”前期德军胜利的重要保障)。

古语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意在强调将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由于蒋介石的过分干涉,使得本来就呆板异常的国军指挥系统更加不堪;由于手脚受到束缚,战区司令、集团军司令乃至军长、师长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大大抑制。大兵团作战本来就是中国军队的软肋,经过蒋介石的种种“点拨”之后,中国军队的指挥更加处于下风,在几乎所有的大规模作战中都没有占过什么便宜(可参见《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可是,在这样一个糟糕的大背景下,薛岳能够取得一些不凡的成绩,固为难得之至,也彰显了薛将军本人的突出才干。现代战争诚然是复杂的,也没有哪一位现代名将没有败笔,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求胜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

最后需要交代的是,薛岳一生的主要功绩和亮点是抗战,因此本书侧重表现的是抗战时期的薛岳,这与纪念抗战的主题也是契合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