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田试笔(精)/梁宗岱译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蒙田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法国思想家蒙田传世名著,欧洲哲理散文典范,知名翻译家梁宗岱经典译本,《梁宗岱译集》之五!

《蒙田试笔(精)》是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的传世名著。它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古老却永远现代。此次新编收录蒙田故居的梁上名言,由梁宗岱女弟子卢岚收集并翻译,对蒙田作品和思想的理解具有启迪作用。

内容推荐

梁宗岱译的《蒙田试笔(精)》是一部包含无限思想的书,造就了一个无限的蒙田。都说《蒙田试笔》的成功是作者人格的成功,两者是分不开的;它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古老却永远现代。蒙田,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全集》,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

目录

蒙田试笔

 译者题记一

 译者题记二

 致读者

 论不同的方法可以收同样的效果

 论悲哀

 论灵魂缺乏真正对象时把情感寄托在假定对象上

 论闲逸

 论说诳

 论辩才的急慢

 论预兆

 论善恶之辨大抵系于我们的意识

 论恐怖

 论死后才能断定我们的幸福

 论哲学即是学死

 论想象的力量

 我们的感情延续到死后

 论凭动机裁判我们的行为

 几位钦差大臣的特性

 论隐逸

 论教育

 论凭人们的见识来评定真假之狂妄

 我们怎样为同一事物哭笑

 论友谊

 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论惩罚怯懦

 论被困守的守城将应否出来议和

 论谈判时之危险

 论坚忍

 论无理固守一个地方的人该受惩罚

 此利即彼害

 王者会晤的礼法

 论我们应该审慎去批判神的意旨

 论牺牲性命去逃避娱乐

 论穿衣服的习惯

 命运往往不期而和理性携手

 论习惯与改变成法之不易

 论同样的计策不同的结果

 论儿童教育(部分)

蒙田书房格言录

 从贵族老爷到大哲人

 格言位置示意图

 格言(法汉对照)

试读章节

论不同的方法可以收同样的效果

当我们冒犯的人手操我们的生死权,可以任意报复的时候,感化他们的最普通的方法自然是投降,以引动他们的怜恤和悲悯。可是相反的方法,勇敢与刚毅,有时也可以收同样的效果。

曾经长期统治我们的吉耶纳(Guienne)的威尔斯太子爱德华(Edward),他的禀赋和遭遇都具有许多显赫的伟大德性的。有一次受了利摩日人(Limousin)很大的冒犯,以武力取其城,肆意屠杀,那些刀斧手下的老百姓及妇人孺子们的号啕、跪拜与哀求都不能令他罢手。直至他走到城中心,遥见三个法国士人毫不畏怯地抵抗那胜利的军队的进攻,对于这意外勇敢的钦羡及尊敬立刻挫折了他那盛怒的锋芒,于是,从这三个人开始,他赦宥了全城的居民。

伊庇鲁斯君王士干特柏格(Scanderberch),追逐他手下一个兵士,要把他杀掉。这兵士用尽种种的哀求与乞怜去平息他的怒气,终于毅然在尽头处手握利剑等他。他的主人见他能够下这么可敬的决心,马上息怒,宽赦了他的罪。那些不认识这太子超凡的英勇与膂力的人或可以对这例子有旁的解释。

康拉德三世(ConradⅢ)皇帝围攻巴威尔的格尔夫公爵,无论人家献给他怎样卑鄙怯懦的满足都不肯和解,只许那些同公爵一起被围的士大夫的夫人们步行出城,以保存她们的贞节,并且任她们把身上所能随身带走的东西都带出去。她们一个个从容不迫地把她们的丈夫、儿子甚至公爵驮在背上。康拉德皇受她们这种高贵的勇气感动得竞欢喜到哭出来,解除了他对于公爵的怨恨及仇雠,从那时起,以人道对待公爵及其子民。

这两种方法都很容易感动我,因为我的心对于慈悲及怜悯是不可思议地软:软到这般程度,以致我认为恻隐心感动我比尊敬心来得更自然,虽然那些苦行派的哲人把怜悯看作一种恶德,主张我们应该救济苦难的人,却不许我们同情他们。

我觉得上面所举的许多例子真是再好不过,因为我们看见这些灵魂给这两种方法轮流袭击与磨炼,对于一种兀不为动,却屈服于其他一种。我们大概可以这样说:因恻隐而动心的是温柔、驯良和软弱的标志,所以那些天性比较柔弱的如妇人孺子及俗人比较容易受感动。至于那些轻蔑眼泪与哀求,单让步给那由于对勇敢的神圣影像而起尊敬心的,则是一颗倔强不挠的灵魂的标志,崇尚那大丈夫的刚毅气概的。

不过对于比较狭隘的灵魂,钦羡与惊讶亦可以发生同样的效力。试看第比斯的人民(Thebain):他们控告两个将军逾期不交代他们的职务,勉强赦免了比罗披大(Pelopidas),因为他为控告所屈服,只是祈求和哀诉来救护自己。反之,埃帕米农达(Epaminondas)理直气壮地缕述任内所建立的功绩,傲岸而且骄矜地责备他的百姓,他们不独无心投票,并且高声颂扬这位将军的英勇而散会。  老狄奥尼修斯(Dionysius)经过了长期与极端的困难才攻破瑞史城(Rege),并且俘虏了那坚垒抗拒的守城将菲图(Phyton),一个极高尚的豪杰,决意给他一个惨酷的报复以为戒。他首先对菲图说前一天怎样把他儿子和亲戚溺死,菲图只答说他们比他早快活了一天。然后他又剥去菲图的衣裳,把他交给刽子手,凶残而卑鄙地拖他游街,加以种种暴虐的侮辱。菲图并不丧胆,反而毫不动容地高声追述他那可宝贵的光荣的死因:为了不肯把乡土交给一个暴君的手,同时更把神灵快降的惩罚恐吓暴君。老狄奥尼修斯从他的兵士眼里看出,这败将的放言以及对于他们的领袖与胜利的藐视不独没有激怒他们,反而使他们惊讶于这稀有的英勇而心软而谋叛,差不多要将菲图从卫队手里抢出来,于是下令停止这场酷刑,暗中遣人把他溺死在海里。

人确实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虚幻、飘忽多端的动物,想在他身上树立一个有恒与划一的意见实在不容易。试看庞培(Pompeius)非常怀恨马麦尔丁人(Mamertins),可是单为了城内一个公民芝诺(Zenon)情愿独自承担全城的罪过,以及替众人受刑的勇敢与豪气而赦免了全城。至于佩鲁贾城,主人面对苏拉(Sylla)显出同样的忠勇,却于己于人都一无所获。

更有与我先前所举的例子正好相反的:亚历山大,原是最勇敢同时又非常宽待他的仇敌的人,经过了无数的困难才攻破加沙(Gaza),看见守城将贝提(Betis)。这守城将的勇敢,亚历山大曾在围城的时候亲见他立了许多奇勋,当时虽然见弃于他的军队,武器寸断而且满身鲜血淋漓了,仍旧在马其顿敌人的重围中独自苦战。激于这场胜利的代价过高(因为除了种种的损失外,他自己还身受两伤),亚历山大对他的敌人说:“你将不能如愿而死,贝提!你得要尝尽种种为俘虏而设的痛苦。”贝提对这威吓只答以傲岸的镇定。亚历山大对他的骄傲与刚愎的缄默,气忿忿地说:“他曾屈膝过吗?他曾发出哀求的声音没有?无论如何我都要克伏你的缄默,即使我不能从你那里挖出一句话,至少也得要挖出一些呻吟。”于是由忿恨变成狂怒,他下令刺穿贝提的脚跟,把他系在牛车后面,任他四肢磔裂地生生曳死。

P10-13

序言

编辑说明

梁宗岱先生是中国翻译蒙田作品的第一人,最早的一篇译文刊登在一九三三年七月上海《文学》创刊号上,篇名《论哲学即是学死》。此后十年,他在不同刊物上发表了三批译文。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六年,郑振铎主编的《世界文库》第七册至第十二册连载了二十一篇,以《蒙田散文选》为总题。一九三八年夏,香港《星岛日报》创刊,梁宗岱应文学版《星座》主编戴望舒之邀,从该年八月至次年二月,陆续发表了十一篇译文,为了适合报纸副刊需要,所选文章较短。第三批译文刊登在一九四三年重庆《文艺先锋》及《文化先锋》月刊上,每刊一篇,篇幅较长。

一九四二年前后,广西华胥社印行梁氏系列译著时,曾经预告出版《蒙田试笔》,但最后没有实现。一九五六年,梁宗岱应聘为广州中山大学法语教授,继续致力翻译及修改译文,已完成数十万字,但手稿在“文革”中尽毁。

一九八四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印行《蒙田随笔》,第一部分是梁宗岱的译文,来源自《世界文库》,篇章的数目和次序完全相同,只在最末增加一篇未完成的译文《论儿童教育》。

本书以译者生前发表的各种初刊为蓝本,《论儿童教育》一篇转载自湖南版。编排顺序根据初刊日期,未注明出处者均来自《世界文库》。

蒙田使用文艺复兴时期的法文写作,文笔别具一格。梁宗岱先生的翻译深得其神韵,译文不仅忠实贴合原著,而且十分神似。编者依据他的译不厌精的精神,参照法文原作和一些专著,逐句校对过全部译文,除了补上注释外,还把常见的外文专名统一为通用译名,对个别词语和句子作过一些调整,以求阅读更为流畅。如有错讹之处,概由编者负责。

本书第二部分是蒙田书房格言录,介绍蒙田故居及其写作的具体环境。蒙田书房梁上刻写的古代圣贤格言,在作家故居中独一无二,除了教人深思,还可作为理解他的作品的钥匙之一。

Essai是蒙田自创的文体,通译“随笔”。梁宗岱先生最早译为“散文”,一九三八年八月在香港《星岛日报》的译者引言中改用“试笔”(参阅本书(《译者题记二》),此后即一直使用。这个译名不仅为识者所欣赏,也代表了译者的神形俱到的翻译风格,故本书沿用梁氏原拟书名《蒙田试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