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大家都称刘备为刘皇叔。
荀彧等谋士将天子认刘备为叔的事情禀报曹操,要他多提防刘备,最好把刘备除掉。而曹操说:“我把他留在许都,名义上虽然是让他接近皇帝,实际上是为了让他在我的掌握之中,不要害怕他对我有什么威胁。我顾虑的是太尉杨彪,这个人是袁绍、袁术的亲戚,倘若他作为二袁的内应,为害不浅,必须马上除掉。”于是把杨彪捉拿下狱,后来经孔融说情,免除斩刑,让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了。
一天,谋士程昱向曹操献策:“现在明公势力逐渐强盛,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做皇帝呢!”
曹操说:“朝廷中忠于汉室的大臣还有很多,不可轻举妄动。我打算请天子去打猎,以观察他的动静。”
曹操请天子出城打猎,献帝本来不想去,但是不敢不去。那天,曹操得意忘形,与献帝并马而行。刘备与关羽、张飞也随驾出许昌。
到达狩猎场,献帝对刘备说:“我想看看皇叔射猎的本领。”刘备接受献帝的命令上马,忽见草中有一兔子,一箭射中,献帝喝彩。
转过一土坡后,看见一只大鹿。献帝连射三箭都没有射中,便对曹操说:“还是你来射吧。”曹操就拿上只有天子才能用的宝雕弓、金箭,将鹿射死在草丛中。群臣将校见了金箭,都以为是天子把鹿射中了,便跑到天子面前大声欢呼:“万岁!”结果曹操挡在天子前面,接受大家的祝贺,并且不把宝雕弓奉还天子,仍旧挂在自己身上。
看见曹操对献帝如此无礼,许多人的脸色都变了。关羽非常生气,手握青龙刀,就要拍马上前杀掉曹操。这时刘备赶快给关羽使眼色,要他不要轻举妄动。关羽看到刘备的眼色,马上停止了进一步的行动。回到许昌后,关羽问刘备:“曹操欺君罔上,我想杀掉他,为国除害,大哥为什么要阻止我呢?”刘备说:“曹操与天子相离只有一个马头的距离,他的心腹之人,都在四周。二弟对曹操有所举动,如果事情没有成功,就会伤害天子,这就叫‘投鼠忌器’呀!”
当时的曹操羽翼已经丰满,他不放心汉献帝,因此屡次加以试探,多次侵犯汉献帝的君威,汉献帝十分不满,他私下里对伏皇后说:“我自即位以来,奸雄并起:先受董卓之殃,杀了董卓之后,又受李催、郭汜之罪。常人没受的苦,我们都受了。后得曹操,我十分高兴,以为是位社稷之臣,没想到他专权太甚,擅作威福。我每次见他,背后就像有芒刺扎之。今天在狩猎场上,他更是无礼已极!我们早晚要死在曹操手里。”伏皇后说:“满朝文武,都食汉禄,竟无一人能救国难?”
这时,伏皇后的父亲伏完进来说:“皇帝和皇后不要担忧,我推举一个人,可以铲除曹操这个国害。此人就是车骑将军、国舅董承。”于是,献帝咬破指头,以血写一密诏,为怕曹操发觉,将密诏缝在一条玉带中,密赐董承。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年底,汉献帝突然召见了他的丈人、车骑将军董承,随后把一幅锦袍赠给他,其中有汉献帝的亲笔密令。董承看到皇帝的密诏后,痛哭流涕,正在无计可施时,心腹王服来了。二人商讨灭曹之策,正在此时,西凉太守马腾来到。他对曹操恨之入骨,表示:“如果你们有举动,我就马上统领西凉兵士作为外应。”马腾并推荐刘备可以联络。
P28-29
刘备是继他的先祖刘邦之后,第二个以平民身份建立帝国的皇帝。
刘备,字玄德,涿郡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属于汉朝皇族的远支。他自幼家贫,以贩鞋织席为业。在东汉末年诸侯割据中,起初无自己的地盘,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在荆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以后刘备又进兵益州,夺取汉中,建立了横跨荆益两州的政权。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年号章武。第二年,为报吴国夺荆州及杀关羽之仇,刘备发动了对孙吴的进攻,在夷陵之战中被吴将陆逊击败,逃回白帝城,将蜀汉及后主刘禅托孤于诸葛亮,不久病殁。
纵观刘备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刘备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帝王中,是很特殊的一位。在建功立业方面,刘备远远不及他的先祖刘邦和汉武帝,但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却丝毫不逊于两位先祖,尤其是在民间的口碑甚好,堪称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有人缘的平民皇帝”。
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曹操靠自己祖父曹腾为权宦的条件很早就在政坛上崭露头角,加上自己非凡的才干,很快就站稳了脚跟,掌握了天下的大势。袁绍和袁术兄弟靠的是四世三公的门阀,由于他祖上的功德,积累了丰富的政治资源,所以在争霸开始实力最为雄厚。其他的很多人,大多是祖先留下了雄厚的根基,如孙权,他的基业是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打下来的。刘表为“八俊”之一,很早就成了知名人物。只有刘备,除了是传说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与头顶“皇叔”的帽子之外,几乎没有任何资本。刘备要想在乱世中站稳脚跟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加入逐鹿之争了。
有鉴于此,刘备最后的成功就更难能可贵,也更值得我们称道。纵观古今,能成就一番事业者,必有过人之处,刘备尤其如此。
刘备的过人之处,首先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做徐州牧之后,为对抗袁术,不得不投靠吕布;吕布无才无德,他又投靠曹操讨伐吕布;曹操将他看成最危险的敌人,他不得不再次转投袁绍帐下;袁绍官渡战败,他只能转依刘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得胜利,刘备虽然享得战果,却也从此以后受制于东吴。但就是这样一直处于不利的境地,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最终在诸葛亮、庞统等人的辅佐之下,取得巴蜀以为根据,后自立为蜀汉皇帝。
刘备的另一个过人之处是他的用人之道,关张结义、孔明鞠躬尽瘁、法正兢兢业业……刘备创造了历史上“君臣和谐”的典范。刘备用人的独到之处,首先是有容人之量。无论诸葛亮还是庞统,能力都远胜于刘备,刘备却不但能容,而且能用,并且充满信任,充分授权。这就使得这些人才的才华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也对他创业的成功起了决定性作用。
曹操有非凡之能,但给人的印象则是“奸”。孙权也非凡品,但生性多疑,给人的印象是“猜”,刘备则忠厚老实,以“仁”立世。
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无天时地利的刘备,以人和争天下。刘备在天下大乱时所表现出的得人心、受尊敬的政治品格,是中国传统的政治理念的体现,是老百姓心目中最理想的君主。刘备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也自然成为历史上最有人缘的平民皇帝了。
刘备这个特定历史人物永恒的政治价值就在于:在中华帝国的历史舞台上,儒家政治思想是永恒的主流。
谌龙霄
2015年8月8日
一个并没有建立丰功伟业的刘备,为什么成为中华帝国的历史上最有人缘的布衣帝王?刘备这个特定历史人物身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政治价值和文化意义?且看由谌龙霄编著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传》,它将通过讲述刘备的生平事迹来为你答疑解惑。
在三国时期那样动乱的年代,刘备在只有“皇室后裔”身份这一优势的情况下,以“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政治理念纠集了一批文才武将,最终通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占领荆州一带,诈取益州,武力占汉中,与曹操、孙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成为“一代枭雄”。由谌龙霄编著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传》是13本“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丛书”中的一本。它以清晰的笔触、丰富的史料、浅显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刘备这个鲜明的平民皇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