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叛离
一
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拂晓,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撕心裂肺的呐喊声,渐渐沉寂下来。四川省宁远府冕宁县城外,刺鼻的硝烟伴着浓重的血腥味,在山野里弥漫。紧贴城墙的护城街已被摧毁,瓦砾遍地,余烬燃烧,滚滚浓烟直冲天际。草地上、田地里,到处是清兵的尸体和狼藉遍地的皮盔、断矛、军旗、死马……看得出,这里曾经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冕宁城头的旗杆上,清军的绿色旗帜,已被太平天国的杏黄旗代替。
城里城外。扎着红头巾、蓄着长发的太平圣兵们正忙碌不停,有的扑灭余火,有的打扫战场,有的鸣锣安民,一切显得秩序井然、有条不紊。被战争吓得惶惶不安的老百姓,渐渐安定了。几个大胆的小贩,挎着食物沿街叫卖,遇着太平军也不回避。
靠近北门的一堵断墙上,许多汉、彝百姓,在围观盖有翼王大印的“安民告示”。
一位须发斑白的彝族老人,操一口流利的汉话,朗朗地念道:“照得爱民者宁捐躯以救民,必不忍伤民而为己……本主将立志恢复华夏,致意安民……”念着念着,他感慨地对身旁的一位彝族青年说:“阿沙,太平天兵,果真是仁义之师!”
话没说完,另一青年拉了拉他的袖子,说:“王培淦大爷,看,正给穷人放赈哩。”
王培淦大爷扭头一看,北门边,一队太平军正给穷苦百姓发放赈粮。他微微一笑,说:“走,阿沙,看看去吧!”
许多人跟他去了。一个身着道装、风神飘逸、手执卜卦招儿、四十五岁左右的汉子,在人群中扭头盯着王培淦的背影,机敏的眼睛闪烁着熠熠光焰。
两名太平军将领一边说笑,一边走过来。算命先生朝他们瞥了一眼,连忙低下头,扛起招儿,大踏步往西边走去。布招儿上“神相王”三个红色隶字,分外醒目。
一位将领突然停步,皱起眉头说:“看,又是他,‘神相王’!”
另一位浓眉虬髯的将领两手一拍,叫道:“曾宰辅,小弟去将他抓来,如何?”
曾宰辅点头道:“好,韦丞相。不过,可别吓着他。”
韦丞相方欲追去,只见那“神相王”走到一片树林边,牵出匹炭黑色的骏马,纵身腾上马背,一溜烟消失在视野之外……
二
第三天下午,红日恹恹,悬于天际,山凝树静,没有一丝风,天气闷热,溽暑难熬。四川省清溪县南面的官道上,黄尘弥漫,看不见一个人影。突然,一匹疾驰的快马自南而来,四蹄翻飞,卷起一溜尘土,得得的蹄声,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快到清溪县城,马蹄声慢了下来。马上身穿道袍的人。朝清溪县界牌看了一眼,收拢缰绳,敏捷地跳下马来。
这汉子高矮适中,眉眼疏秀,体态清癯,举止文雅,面带倦意,古井般深沉的眼里,闪烁着冷酷的光芒。
他见四野无人,牵马避到树荫下,从袍袖里掏出块手绢,揩去一脸汗水,又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这才拈着疏朗的胡须,把眼睛眯成一条缝,对西边天际仔细观察起来。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