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君所著的《明太祖/读鉴小说轩》是一本人物传记,主要讲述朱元璋出身穷佃户,作过游方和尚,到处叫化。从军以后和儒生文人接近,沾上书卷气,会谈古证今。又以出身微贱,要故作神奇,神道设教,吓唬老百姓,和道士和尚串通,假造许多神迹。十多年来,儒生、道士、和尚、三教九流,都被尽量利用,巩固他的皇座……
王占君所著的《明太祖/读鉴小说轩》是一部历史长篇小说。
朱元璋,他从农民的领袖,终成为农民的统治者。他以刘邦、曹操的机谋诡诈,锻打出坚如磐石的帝国;他以汉武、唐宗的开明睿智,构建了媲美汉唐的盛世;他以商纣、秦皇不及的严酷,首创了锦衣卫、文字狱;他以鲜见的狐疑与自卑,几乎杀尽开国元勋。他的后宫曾一望无边,晚年他却孤苦无比……世上少有的权谋大师、史事通才、偏执狂、冷血兽和独裁者,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有这样的巨人,才有可能维系专制。
姑娘这时才真正着急了:“孙大帅,你不能对我无礼。”
“凭你,小毛丫头,本帅抓你回去,做个使唤丫鬟。高兴了叫你陪本帅睡觉,今天谅你也逃不出我的手心。”
“孙大帅,你不该当众胡言乱语。”姑娘亮明了身份,“我是郭元帅的女儿马秀英。”
孙德崖怔了一下,他知道本军元帅郭子兴有个养女,想必不会冒认,可他与郭子兴不睦,而且积怨颇深,便有意要让郭子兴丢丢颜面:“想攀高枝呀?你玩错了,郭元帅的女儿怎么会姓马?别愣着,给我下手。”
四名亲兵围住和尚厮打,九夫长趁机扑上前,便将马秀英劈胸抓住。此时,和尚寡不敌众,已被亲兵上了绑绳。马秀英也被九夫长擒在手中,并且扒去了上衣,露出了红色的束胸。
马秀英竭力挣扎,怒斥孙德崖:“孙大帅,你怎能当众羞辱我?你如此卑鄙,又置家父郭元帅于何地?”
“孙大帅,你要杀要剐都冲我来,姑娘家岂可当众丢丑,你家也有姐妹,怎能如此行事?”
“你个秃驴,非但装作英雄救美,还想惜玉怜香?也不撒泡尿照照,你个元军探子算个什么东西!”
九夫长回头讨好地问:“大帅,这丫头咋办?”
“绑了!”孙德崖没有二话。
马秀英一边挣扎一边警告:“孙元帅,你如此无礼对待我,看你事后如何向家父交代。”
“漫说是你,便是郭子兴来了,我孙德崖也不尿他。”
“孙大帅,这话未免过分了。”一匹快马停下,郭子兴带着一队骑兵已然到了面前。原来,和马秀英同行的使女见状飞步跑回报信,郭子兴闻讯便带兵赶来救援。
孙德崖怔了一下,旋即换上笑脸:“哟,这不是郭大哥吗。小弟所言是对那女探子而言,她竟然冒认郭大哥为父。”
“此话怎讲?她本来就是我女儿。”
马秀英一旁说:“父帅,女儿已再三申明,我乃父帅之女。”
“孙大帅,为何将我女上绑?”
“郭大哥,这纯属误会。她自报姓马,小弟想大哥之女当姓郭才是。”
“秀英乃我养女,孙大帅应该知晓。”
“小弟忘却了。”孙德崖吩咐亲兵,“快快给马小姐松绑。”
马秀英整好衣装,郭子兴说道:“儿啊,随为父回家。”
“父亲,儿不能走。”
“这却为何?”
“女儿不能置恩人的死活于不顾。”马秀英一指和尚,“要不是这位小长老奋不顾身相救,女儿只怕会丢更大的丑。”
郭子兴见那和尚气宇轩昂,便有几分喜欢:“既是如此,也请孙大帅一并放人吧。”
孙德崖把头一摇:“这和尚却放不得,他是元军的探子。”
“郭元帅,贫僧是城外皇觉寺的僧人,俗名朱重八,怎会是奸细?”
“不对,元军细作化装成和尚,来我濠州刺探军情。”孙德崖语气坚决,“郭大哥,这和尚无论如何不能放。”
“郭大帅,我是来投军的,现有您部下统领汤和的荐书。”
“书在何处?呈上来。”
“就在贫僧胸前。”
郭子兴看一眼被五花大绑的和尚,传话给手下亲兵:“去他胸前取来。”
亲兵掏出书信,呈与郭子兴观看。果然是汤和的信件,郭子兴看罢:“孙大帅,现已证明这和尚不是奸细,是来我处投军的,快放人吧。”
孙德崖眼睛眨巴几下:“既是郭大哥说了,且不管他是不是探子,都把他放了便是。”
朱重八被解开绑绳,郭子兴看看他魁梧的身材,不由说道:“已然投军,就该有个大名官号,本帅给你取个名字,就叫朱元璋如何?”
“谢大帅赐名。”
“看你相貌堂堂,就留在本帅身边做名亲兵吧。”
朱元璋纳头便拜:“谢大帅重用。”
马秀英看着朱元璋英武的神态,心下不觉有几分喜欢,便在一旁施礼道:“多谢朱壮士适才搭救。”
朱元璋急忙还礼:“小姐何需有礼,这是小人应该做的。”
孙德崖目睹郭子兴领着朱元璋一行离开,心里颇不是滋味。这濠州城的红巾义军一共五万人马,郭子兴统率三万多人,而他麾下不足两万,因此事事都要让着人家。孙德崖日思夜想的便是如何将兵权全都抓到自己手中,成为这濠州红巾军的真正主宰,他在等待机会。
一天正午,郭子兴正在进餐,朱元璋进来禀报:“大帅,北门守将来报,有徐州突围来的数万红巾军要进城入伙,特来请令。”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