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懂体质的喂养,孩子多半爱生病
我经常会跟孩子家长谈到小儿体质的问题,中医学中体质的概念,有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其一,强调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对体质的影响。先天因素是人体体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决定了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调养可引起体质发生强弱变化,以及体质类型的改变。先后天的各种因素,是构成体质的强大的内外环境。
其二,更是突出了中医的“形神合一”的健康生命观,也就是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所说的那样:“形神具备,乃为全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精神心理各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才是真正的健康。
其三,强调了“天人一体”的自然观,也就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程度也往往蕴藏在体质中。
既然先天禀赋决定了孩子体质的起跑点,而之后的发展与走向就取决于后天的喂养。所以,按体质的类别调养孩子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
0~6岁是孩子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可以通过喂养调整孩子的体质,除了异禀质(改变相对较难)外,其他体质都可以通过正确的喂养方式、食疗保健等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变。而孩子的体质正常与否,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时期,正确的喂养方式尤为重要。
有个邻居,因为孩子饮食问题,十分担忧,特意来我家问我:“张大夫,您看我这孩子是怎么回事?一天没有肉都不行,特别是羊肉、牛肉,还特别喜欢吃辣,就连夏天也一样。所以,我就想常给孩子吃点苦瓜、螃蟹、西瓜、梨,或者给孩子常喝点绿豆汤,想给孩子降降火。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孩子不但不喜欢吃这些,多给吃几顿吧,还特容易拉肚子,但不给吃,又怕孩子上火难受,您说该怎么办?”
现在的家长个个都成了养生家,对孩子的饮食也是诸多讲究,但其实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妥协”:孩子喜欢吃,必定是有缘由的,这可能是他身体发出的信号,因为需要,才会渴求。
所以,我就让邻居把孩子带过来看了看,果然,她家孩子属虚寒体质,也就是体内缺少阳气。“阳主热”,体内阳气不足,所以需要从外界摄取来弥补内在的不足,这样便刚好满足体内的需要。所以,虽说孩子一直这样吃,但他其实舌苔正常,没有什么上火的症状。但是,当她给孩子降火的时候,苦瓜、螃蟹、绿豆等都属苦寒食物,而中医里,苦寒伤阳气,易伤脾胃,所以就容易引起孩子拉肚子。
后来,我建议她给孩子吃一些温补的饮食物,莲子、山药粥,或者用草鱼来代替牛羊肉类,可以多喝点姜汤、姜茶,来补充体内的阳气。这样一来;孩子对大热的羊肉与辛辣的饮食物需求就会大大地减少。假如一味给他降火,反倒容易伤及脾胃。 像这样的例子,西医一般都归咎于细菌、病毒,或者是肠道的菌群失调等。而从中医的角度,我却认为其实真正的元凶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对体质了解太少,在无形中为孩子患病创造了条件。
所以千年前,张仲景就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这是经历了千年洗礼,仍然流传的经典。
这个道理,我经常会讲给患者家长听,也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兴趣和关注,他们都迫切希望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希望能清楚自己孩子的体质,所以总会鼓励我写这方面的文章。经过多年来的诊疗观察,我决定以七种不同的体质,来为家长详细介绍关于体质喂养的一些问题。由于人的体质分类方法比较多,按不同的方式方法,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我本来想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三种体质作为孩子的体质类型,但是想想,孩子的体质是多变的,也想详细为家长划分一下。所以,在三种体质(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的基础上,再根据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来划分,主要有以下七种:生机旺盛质、脾虚质、积滞质、热滞质、湿滞质、心火偏旺质、异禀质。
接下来,我会详尽地为家长解读一下这七种体质的症状表现,希望对家长喂养孩子有帮助。
P2-4
健康,才是孩子最需要的爱
每个做父母的,都认为自己非常爱孩子,都想孩子成长得更健康,可以更好地享受这个世界。可是,你真的爱孩子吗?你的孩子真的健康吗?
长久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都是躯体没有疾病、没有缺陷等,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健康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且不说其他标准,就拿最基本的来说,你的孩子身心健康吗?
在身体健康方面,大多数家长都自认为特别尽心,好吃的好喝的全都尽着孩子,什么营养丰富给孩子吃什么,只要是孩子爱吃的东西,家长从不吝啬。然而,这种养育方式的实际效果呢?尽管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是临床上观察,孩子的体质并没有得到改善。这是因为很多家长不懂得合理地去喂养孩子,不懂得养护孩子的脏腑,导致孩子的身体发出警告。
你真的觉得给孩子吃得好就可以了吗?才不是这样。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清淡适宜,这才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假如你整天给孩子吃大鱼大肉,这可未必是好事。
科学家们拿红毛猴子做过实验,结果是,吃七分饱的猴子,和每天吃得饱饱的相同年龄的猴子相比,细胞等级比较高,细胞也较年轻,因此比较不容易生病。也就是说,吃得太多太好,反倒有可能让孩子更容易生病。所以,你所谓的爱,也许正在伤害孩子。
心理健康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尽管越来越多的家长接受了高等教育,知道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然而,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全面放开二胎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如今的孩子,身为“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是在几代人的呵护和期望中长大的。几乎家长都“望子成龙”,于是给孩子身上增添了很多“负担”。最主要的,当然是学习上的加压。
孩子压力大了,看起来就会有一些累的表现,于是家长又积极地给孩子用大量的食物、药物来减压,这已经成为时代的流行病。家长对孩子都是小心翼翼的,只要孩子有一点“风吹草动”,立马就飞蛾扑火般地去“抢救”。可是,任何治疗都比不上预防,再好的治疗效果也比不上从未生过病,不是吗?
身心健康,才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爱,也是最基本的爱。而孩子的健康,并不能只依赖医院和医生,其实它主要掌握在家长手中。你平时给孩子吃什么、让他养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给他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调理,这些都事关孩子身体防御机制的建立和抵抗疾病能力的提高。
孩子成年之前,他的身体可塑性都是比较强的,所以,家长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做得对不对,对于孩子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我在书中讲到的这些事情,你知道得越早越好,并且实践得越早越好。 张巨明
2016年5月,于北京
每个做父母的,都认为自己非常爱孩子,都想孩子成长得更健康,可以更好地享受这个世界。在身体健康方面,大多数家长都自认为特别尽心,好吃的好喝的全都尽着孩子,什么营养丰富给孩子吃什么,只要是孩子爱吃的东西,家长从不吝啬。然而,尽管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是临床上观察,孩子的体质并没有得到改善。这是因为很多家长不懂得合理地去喂养孩子,不懂得养护孩子的脏腑,导致孩子的身体发出警告。
除此之外,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身心健康,才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爱,也是最基本的爱。而孩子的健康,并不能只依赖医院和医生,其实它主要掌握在家长手中。家长平时给孩子吃什么、让他养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给他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调理,这些都事关孩子身体防御机制的建立和抵抗疾病能力的提高。
孩子成年之前,他的身体可塑性都是比较强的,所以,家长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做得对不对,对于孩子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所以张巨明著的《父母懂调理孩子吃饭香身体棒少生病》中讲到的这些事情,家长知道得越早越好,并且实践得越早越好。
“是药三分毒”的观念让现代父母认为孩子应该远离西药,少去医院,可以通过中医来治疗和调养身体。本书的核心内容便是儿童的体质调理,这既是中医才能解决的问题,也是父母感兴趣的话题。这本《父母懂调理孩子吃饭香身体棒少生病》的作者张巨明是京城儿科专家之一,从图书策划角度来看,这本书也是儿童体质调理的著作,只有孩子少生病,父母才能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