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开关
一直到现在,我每看到在街边喝汽水的孩童,总会多注视一眼;每次走进超级市场,看到满墙满架的汽水、可乐、果汁饮料,心里则颇有感慨。
看到这些,总令我想起童年时代想要喝汽水而不可得的境况。在台湾光复不久的那几年,乡间的农民虽不致饥寒交迫,但是想要三餐都吃饱似乎也不太可得,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家族,更不要说什么零嘴、饮料了。
小时候,我对汽水有一种特别奇妙的向往,原因不是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喝不到汽水。我们家是有几十口人的大家族,小孩子依大小排行就有十八个之多,记忆里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是喝汽水了。
喝汽水的时机有三种:一种是喜庆宴会,一种是过年的年夜饭,一种是庙会节庆。即使有汽水,也总是不够喝。到要喝汽水时,整个过程好像在进行一种隆重的仪式,十八个杯子在桌上排成一列,依序各倒半杯,几乎喝一口就光了,然后大家舔舔嘴唇,觉得汽水的滋味真是鲜美。
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嗳气,呕——长长的一声。我站在旁边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忍不住忧伤地自问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饱?什么时候才能喝汽水喝到嗳气?因为直到读小学的时候,我还没有尝过喝汽水喝到嗳气的滋味,心想,能喝汽水喝到把气嗳出来,不知道是何等幸福的事。
当时家里还点着油灯,灯油就是煤油,闽南话称作“臭油”或“番仔油”。有一次,我的母亲把臭油装在空的汽水瓶里,放置在桌脚旁。我趁大人们不注意,一个箭步就把汽水瓶拿起来往嘴里灌,当场两眼翻白,口吐白沫,经过医生的急救才活转过来。为了喝汽水差一点丧命,后来成为家里的笑谈,却并没有阻绝我对汽水的向往。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堂兄快结婚了。我在他结婚的前一晚竟辗转反侧地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暗暗地发愿:明天喝汽水一定要喝到饱,至少喝到嗳气。
第二天,我一直在庭院前窥探,看汽水送来了没有。到上午九点多,看到杂货店的人送来几大箱的汽水,堆叠在一处。我飞也似的跑过去,提了两大瓶黑松汽水,就往茅房跑去。彼时农村的厕所都盖在远离住屋的几十米之外,有一个大粪坑,几星期才清理一次。我们小孩子平时是很恨进茅房的,卫生问题通常是就地解决,因为里面实在太臭了。但是那一天,我早就计划好要在里面喝汽水,那是家里唯一隐秘的地方。
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就像灌蟋蟀一样,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几乎一刻也不停地,我把第二瓶汽水也灌进腹中。
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地坐在茅房的地板上,等待着嗳气。慢慢地,肚子有了动静,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气翻涌出来,呕——汽水的气从口鼻中冒了出来,冒得我满眼都是泪水。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嗳气更幸福的事了吧!”然后,我朝圣一般打开茅房的木闩,走出来,发现阳光是那么温暖明亮,好像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在茅房喝汽水的时候,我忘记了茅房的臭味,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年叹息的情景。当我重复地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嗳气更幸福的事了吧!”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忍不住就要落下来。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的时候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一直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他的铃声。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将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就跑出来,常常看见他浑身都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有时,幸福来自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幸福来自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有时,幸福来自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都不一样的、毛茸茸的小狗。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烦,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从前,我在乡间与城市穿梭,做报道访问的时候,常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坐在夜市喝甩头仔米酒配猪头肉的人,他感受到的幸福往往不逊于坐在大饭店里喝XO(最上乘的白兰地)的富豪;蹲在寺庙门口喝一斤二十元粗茶的农夫,他得到的快乐也不逊于喝冠军茶的人;围在甘蔗园呼幺喝六,输赢只有几百元的百姓,他得到的刺激绝不输于在梭哈台上输赢几百万的豪华赌徒。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个相对的世界,而不是绝对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世界是相对的,使得到处都充满缺憾,充满了无奈与无言的时刻。但也由于相对的世界,我们不论处在任何境况下,都还有幸福的可能,在绝壁之处也能见到缝隙中的阳光。
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而是来自我们对外在或内在价值的判断,我们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来决定的。
P72-76
在我还没有开始想要灵修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看林清玄老师的书,他的书可以说是我灵性旅程的启蒙书。
——张德芬
不怕人生的转弯
有一次我到成都去演讲,要上台的时候,遇到一个女生,长得很漂亮,跑过来拉我的袖子,塞给我一封粉红色的信,我的心怦怦直跳,这应该是一封情书吧。回到饭店一看,她说:“我从小读你的文章,非常敬仰你,没想到今天看到你,很像周星驰电影里的‘火云邪神’,真是相见不如怀念啊。”我在饭店里给她回了一封信,我说相见也美,怀念也美,你长什么样子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头皮里面的东西,如果你有东西,你就可以活得很开心,你就可以活得很自在,活得很有智慧。
我们家有十八个兄弟姐妹,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我爸爸妈妈那么会生。不是我爸爸妈妈那么会生,我的父亲有两个哥哥,在日据时代,同时被调去作战,他们那时候已经生了十三个小孩。去作战以后,三个兄弟只有我父亲回来。后来他又生了五个小孩,所以变成十八个小孩。
我小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从来没有一天吃饱过,每次要吃饭的时候,我父亲就会拿出十八个碗,形状都不一样,因为乡下人没有整套的碗,每一个碗里面添了一点点食物,添完了以后,他就会用很庄严的声音说:“来,大家来吃饭。”端起饭来吃,那种心情都觉得很庄严。但是我们端起饭来不会马上吃,吐一口痰进去拌一拌,这样才可以安心吃,不然你头一转回来饭就少一口了,因为哥哥姐姐他们也从来都吃不饱,都是盯着别人的饭碗在看,我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
我有三个小孩,他们看到蟑螂都会同时跳起来逃走,我就会跟他们讲,我们小时候抓到蟑螂,穿成一串,烤一烤,就吃下去,因为没有蛋白质,只好吃蟑螂。但是现在各位不要学,现在的蟑螂很脏,都是爬垃圾桶,你要知道乡下很穷的人,没有垃圾桶,所有的垃圾都用到化掉为止,所以蟑螂都是吃地瓜、甘蔗、芋头、玉米这些很好的东西长大的,烤一烤,剥开来闻一闻,还有牛奶的味道。
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是你的心的向往决定了你的未来。我小时候那么穷,可是我八岁的时候就立志将来要当一个成功的、杰出的、伟大的作家。自己每天鼓舞自己。有一天我的父亲说:“十二啊,你长大以后要干什么?”我说我长大以后要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他说:“作家是干什么的?”我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写一写字寄出去,人家就会寄钱来。我爸爸很生气,当场给我一巴掌:“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会轮到你!”
在我居住的地方,三百年来没有出现过一个作家,一个小孩子突然想要当作家,这是很奇特的事情,没有人相信,也没有人认为可以成功。唯一了解我的就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一直相信我长大会变成一个作家,所以她很关心我的写作事业,我在小的时候,经常蹲在我们拜祖先的桌子前面写作,因为我们家只有一张桌子,我的妈妈不时会倒水进来给我,然后问我:“我看你整天都在写,你是在写辛酸的故事,还是在写趣味的故事?”我说辛酸的写一点,趣味的也写一点。我的妈妈就说:“辛酸的少写一点,趣味的多写一点,人家要来读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面得到启发,得到安慰,得到智慧,而不是读了你的文章以后立刻跑到窗口跳下去,那这个文章就没有意义。”我就问她那如果碰到辛酸的事情怎么办,我妈妈说:“碰到辛酸的事情,棉被盖起来哭一哭就好了。”这个影响了我后来的写作,我写的都是非常优美的文章,所以读我的文章没有负担,而且不会让你变坏。
另外一个梦想,就是希望长大以后去环游世界,大人也觉得不可能,因为连到隔壁村庄的车票钱都没有。有一天我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给我一本世界地图,那一天很不幸的是冬天,轮到我给家里的人烧热水洗澡,我们家是用很大的锅炉烧热水洗澡,我就蹲在那锅炉前面,一边烧水一边看世界地图。一打开,是埃及的地图,长大以后一定要去埃及,埃及有尼罗河,有亚斯文水坝,有金字塔,有人面狮身,多么浪漫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还有美丽的埃及艳后,长大以后一定要去埃及。正在沉醉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人打开浴室的门冲了出来,是我的爸爸,身上只披了一条毛巾:“你在干什么?”我说我在看地图。“看什么地图?”我说看埃及的地图,他就走过来给我一巴掌:“火都熄了看什么地图!”还踢我一脚,把我踢到火炉旁边,说:“继续生火。”然后就转头走回浴室,走到浴室的时候就转过身来,跟我说:“我用我的生命向你保证,你这辈子绝对不可能去到那么远的地方。”我一边烧火一边流眼泪,我的生命不要被保证,我对自己说,我的生命不可以被保证,即使是我的父亲也不行,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去埃及。
各位猜猜看,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离开台湾,第一个去的地方是哪里?埃及。当我要去埃及的时候,我的朋友都问我:“你干吗去埃及啊?”我说因为我的生命不要被保证,所以我要去埃及。我就自己跑到埃及去旅行了三个月,有一天跑到金字塔前面,写明信片给我的爸爸:“亲爱的爸爸,记得小时候,你打我一巴掌,踢我一脚,保证我这辈子绝对不可能来到这么远的地方,现在我就坐在埃及的金字塔下面给你写明信片。”看着夕阳,看着夕阳前面的骆驼,眼泪就啪嗒啪嗒地掉下来。写了这个明信片寄回台湾,听我妈妈的转述,爸爸一边看明信片一边说:“这是哪一巴掌打的?打到埃及去了。”
第三个愿望,我希望找到一个身心灵都相契的伴侣,来做自己的妻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跟着七个同学一起跑到戏院去,看一部叫作《罗马假日》的电影,演女主角的演员叫奥黛丽?赫本,长得真美,又优雅、又有气质、又脱俗。我们看完电影以后,八个人站在戏院前面,手牵手发誓,将来一定要娶一个“奥黛丽?赫本”做妻子,如果娶不到“奥黛丽?赫本”,就誓不为人。几十年以后,我们在乡下举办一个同学会,大家都带自己的太太来参加,饭吃到一半,我站起来,放眼望去,只有一个人的太太长得像奥黛丽?赫本,就是我太太。所以在人生最早萌芽的时候,你的坚持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坚持可以决定你的方向,决定你要往什么地方走。
你很贫穷,没关系,穷人有很多宝藏是有钱人没有的。第一个穷人的宝藏:每一天都睡得着。这个世界上很多的有钱人,晚上要吃安眠药才睡得着,可是我们家里以前实在太穷了,连在泥土地上、木板上都睡得着,现在有床睡,当然躺下去就睡着了。第二个每一餐饭都吃得下,小时候什么都吃,连蟑螂都吃,现在还有什么可挑剔的?什么都吃得下。第三个是不怕人生的转弯,你从那个非常穷的环境出来,像我现在,做一个人生的选择的时候,我都会想,大不了我就回到十四岁那年,背着一个布袋,里面放着一个玻璃瓶,离开家乡。第四个非常重要的穷人的宝藏,就是处处无家处处家,你看起来好像没有地方可以住,其实到处都是你的家。有时候我喜欢爬山,爬到山顶从山上看下来,看到台北最繁华的地方,屹立的大楼,很多百货公司,我就很感慨,有钱人的家乡在哪里,有钱人的家乡在百货公司,在超级豪宅,在大楼里面;穷人的家乡在哪里,穷人的家乡在天空,在远方,在森林,在河海交界的地方。你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自从我立志要当作家,我就每天在街上乱走,看看有什么好的东西、好的题材可以写。有一天我走到一个村庄,看到一个小孩子蹲在围墙旁边,脸上露出非常幸福而神秘的微笑。跑去看看,结果发现,他旁边摆了一个汽水的空罐子,他坐在那里打嗝,一边打一边微笑,打嗝竟然是这么幸福的事情,我从小都没有喝汽水喝到打嗝的经验。我就站在那个小孩子的前面,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喝汽水喝到打嗝,如果没有喝汽水喝到打嗝就誓不为人。过了一年,有机会了,因为我一个远房的亲戚要结婚,借我们家的晒谷场宴客,果然送来了一卡车的汽水。我蹑手蹑脚地跑到那个堆汽水的地方,提了两瓶大瓶的汽水跑到家里的茅房躲起来,把门拴住,用牙齿把汽水的盖子咬开,一口气就灌完七百五十毫升的汽水,坐在那里准备打嗝,严重的事情发生了,我不但没有打嗝,还放了三个屁。到底要喝多少才会打嗝?不知道。第二瓶再拿起来,喝完了,肚子胀得很大,好像怀孕九个月一样,等了半天有消息了,肚子咕噜咕噜响,突然一口气从肚子里面升上来,打了一个嗝,原来打嗝的滋味是这么美好。接下来我打了很多嗝,每深呼吸一次就打一个嗝,这时候我才发现茅房的味道挺不错的。打开门发现阳光普照,人生多么美好。后来我写的这篇文章叫作《幸福的开关》,幸福的开关并不是你拥有很多的财宝,幸福的开关是你要打开心里那个通往幸福的状态。你一打开,即使非常微小的事情,你都可以感到幸福,你一打开,即使人生遭遇了非常大的挫败,你也可以感觉到幸福。
林清玄
“活在苦中,也活在乐里;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活在烦恼,也活在智慧;活在不安,也活在止息。这是面对苦难的生命好的方法。”
《不怕人生的转弯》一书中,林清玄以温暖之心,在日常中领悟幸福的真谛,以力量之笔,在觉醒中写出生命的大美。当我们有了智慧,就能如如不动地以平常心去对待一切顺逆困厄,在遇到人生的大疑、大乱、大苦、大难时,不会被击倒,而是在其中,得到安定的力量。
人生的大意义不在奔赴某一目的,而在承担每个过程,即使饱受折磨,也有永世的期待。直到撕开层层黑幕,就会知道,阳光从未离开。
发现生命中的每一个正向时刻,日日是好日,处处莲花开。
《不怕人生的转弯》一书是全球华人的心灵疗愈师林清玄富含温暖力量的散文精选,遇见生命中的正向时刻。独家收录《开讲啦》同名励志演讲,激励千万年轻人为梦想发声。本书是经典作品全新收录,全彩插画唯美典藏。星云大师、余秋雨、南怀瑾、毕淑敏、张德芬、于丹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