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消失的地平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詹姆斯·希尔顿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消失的地平线》是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所著一本小说的情节。香格里拉,随着当年的一部电影,这个词成了永恒宁静和平的象征,而那片神奇的土地和香格里拉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半个多世纪以来无数探险家、旅游者、考古者,甚至淘金者纷纷寻找这个似乎是虚幻存在的地方,几乎忘记了那只是一部虚构小说中的地名……

内容推荐

詹姆斯·希尔顿所著的《消失的地平线》为长篇小说,书中通过四个“文明世界”的外国人在虚拟的“香格里拉”神秘谷地的遭遇,引起人们对梦中“香格里拉”的无限遐想。

目录

尚未消失的地平线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尾声

试读章节

到了5月中下旬,巴斯库的局势变得更糟。20号,从白沙瓦派来了军用飞机输散巴斯库居民。他们大约有80来人,大部分都安全地乘军用运输机飞过了高山。有几架民用飞机也被征来执行运送任务,其中有一架小型客机就是印度禅达坡邦主的私人飞机。大约上午10点左右,有四个乘客上了这架飞机,他们是:东方布道团的罗伯特·布林科洛小姐,美国人亨利·伯纳得,领事赫夫。康威和副领事查尔斯·曼宁森上尉。后来出现在印度和英国报纸上的就是这几个名字。

康威,时年37岁,已经在巴斯库工作了两年。现在,从整个事件来看,他当时真是下错了赌注,而他生命中的一个段落也就此终结了。

本来,几星期之后,或者在英国休几个月的假之后,他将被派驻到其他地方,比如东京、德黑兰、马尼拉或是马斯喀特。干他们这一行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怎么样。他已经在领事馆工作了十来年,这么长时间已足够让他做出判断自己在这一行到底有多少机会。他清楚那些人人羡慕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而他也并不会因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来聊以自慰,只能说明自己根本不喜欢那些工作。他更乐于做一些不受约束又有情趣的工作。往往这种工作在常人看来并不是什么好工作,所以显得他能力不高。实际上,他自我感觉却相当不错,因为这十年他过得有滋有味,非常愉快。他身材高大,皮肤呈深古铜色,眼睛灰蓝色,棕色的头发剪得短短的。他不笑的时候看上去很郁闷,总是若有所思。可一笑起来又显得有些孩子气,但这样的时候并不多。当他工作太紧张或者喝酒过量时,左眼附近会出现一丝轻微的抽搐。在撤离的前一天,他一直忙着装订或销毁文件,所以当他上飞机时,他脸上的那种抽搐更加明显,因为他已经精疲力竭了。

同时让他特别高兴的是他坐上了这架印度邦主的豪华座机而不是拥挤不堪的军用运输机。当飞机升向高空之时,他放松身体,舒舒服服地坐在座位上。他是那种能适应艰苦条件的人,只要小小的一点舒适就能让他得到补偿。他的心情很愉快,他能忍受飞往撤马尔罕的旅途的艰辛,况且从伦敦到巴黎他可以在“金箭”号上好好花完最后的十英镑。

飞机飞了一个多小时后,曼宁森说他感觉飞机并没有按直线飞行,然后马上坐到了前面的位子上。他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红红的脸庞,天资聪明但智慧不足。上学的时候肯定对私立学校的条条框框恨之入骨,可身上又表现出严格教育所带来的优势。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他被派到了巴斯库。康威与他在巴斯库相处了六个月,现在渐渐有些喜欢他了,可现在康威不愿费神与他说话。

他睡眼惺松地睁开眼睛,说道:“不管飞机飞哪条航线,飞行员会飞最佳航线。”

又过了半小时,正当发动机的轰鸣声使疲惫不堪的他快要睡着的时候,曼宁森再次叫醒他说:“我说,康威,我觉得并不是费纳在开这架飞机。”

“噢,不是他是谁?”

“刚才那家伙转过头来,我发誓他不是费纳。”

“隔着玻璃板很难看清。”

“在任何地方,我都认得出费纳的脸,”

“那可能是别的什么人,我想没什么关系吧。”

P38-P39

序言

烟头的亮光逐渐暗了下来。我们渐渐体会到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旧时的同窗都已长大成人,现在重新相聚却发现彼此之间的差距比想象的更大。罗斯福德现在以写作为生,维兰德则在使馆当秘书,他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了顿饭。席间他的兴致并不怎么高,可也保持了一个外交官在这种场合下应有的风度。整个场面看上去只不过是三个单身英国男子在外国首都不期而遇罢了。而且,我发觉我记忆中罗斯福德身上那种自命不凡的感觉并没有随岁月的流失而有丝毫的减少。相反,我更欣赏他这种感觉。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骨瘦如柴,像个小大人似的男孩子了。当初,我有时候欺负他,有时又充当他的保护伞。而现在他有可能挣的钱比我和维兰德都多,日子也比我们过得舒适。我和维兰德心中都有一丝嫉妒。

可不管怎么说,那天晚上我们过得总算还不太无聊。我们好好欣赏了一下卢副特一汉莎公司从中欧各国飞来降落在这个小型机场的飞机。夜幕降临时,机场的弧光灯亮了起来,就如同一座富丽堂皇的剧院。有一架飞机是从英国飞来的。飞行员经过我们的桌边时和维兰德打招呼。维兰德起初并没有认出他来。当他认出这个陌生人时连忙给大伙作了介绍,并邀请他和我们一起坐。这位快活风趣的年轻人名叫桑达斯。维兰德满怀歉意地向他解释:身着全副飞行服,还戴着飞行帽的人很难辨认出来。桑达斯听后会心一笑,说:“的确如此。对此我深有同感,别忘了我在巴斯库呆过。”维兰德不太自然地也笑了笑。随后我们便改变了话题。

桑达斯的加入使我们小小聚会的气氛活跃起来。大家一起喝了很多啤酒。大约10点钟,维兰德起身去和邻桌的一个人说话,罗斯福德趁此机会突然说道:“顺便问一下,你刚才提到了巴斯库。这地方我听说过。刚才你似乎是说那里发生过什么事,究竟是什么事?”

桑达斯略有顾虑地笑了笑,说:“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我在那里服役期间经历过的一件波澜不惊的事儿罢了。”然而年轻人毕竟心里藏不住事。他还是忍不住说……

我都说不清是故事本身就离奇,还是他有意把故事讲得如此离奇..有关那两首乐曲的插曲固然令人迷惑,可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康威如何神秘地来到那家中国教会医院的,我说出了自己的疑问。罗斯福德回答说:“事实上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又问他:“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到重庆的呢?我想那天晚上他在轮船上一定告诉过你了。”

“他是给我讲了。既然我已经告诉了你这么多,剩下的对你还保密就说不过去了。先告诉你,故事相当长,在你去赶火车之前,恐怕讲个大概都来不及了。不过,刚巧有个便捷的方法可以补救;我对自己搞文学创作这一行当并不太自信,可事实上,过后我仔细品味,发现康威的故事的确深深吸引了我。于是在船上时每次他给我讲完他的事后我都把要点记下来,所以细节我都没有忘掉。后来,这个故事的某些细节使我浮想联翩,产生了创作冲动,于是我把那些支离破碎的片断写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并不是说我编造或者改动了某些细节。他给我讲的故事本身就够写本书了。他语言流利,天生就有制造气氛的才能。而且我觉得自己也开始理解他了。”罗斯福德说着,起身取来一个公文包,从里边拿出一摞打印好的手稿。“喏,给你。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你这么做的意思是不是说你认为我不会相信这个故事?”

“噢,话可别说得那么早,不过请记住,要是你的确相信,那它将符合德尔图良的著名理由你记得不?一切都将可能发生。也许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不管你怎么想,请告诉我。”

我带上这些书稿,并且在开往奥斯登的快车上读了其中的大部分。我本打算回到英国后把书稿寄还给他,同时写封长信,可是时间耽搁了。我还没把信寄出去,就收到罗斯福德的一封短信,说他又要出门旅行,几个月内不会有固定的地址。他说是去克什米尔,也就是“东方”。对此我毫不惊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