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修订版)
分类
作者 (美)蔡真妮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自尊是立人之基,一个孩子要想成长为一个杰出的人,在生命之初必须得到尊重。蔡真妮编著的这本育儿畅销书《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带给孩子生命最初的尊重。本书一如真妮博客中的文字,行云流水睿智非凡,不仅可以学到高超的育儿技巧,还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到美国的文化和教育体制,对将来孩子出国留学也大有裨益。

内容推荐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修订版)》作者旅美作家蔡真妮深入美国社会并在美国生活多年,养育了3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她结合自己3个孩子的养育经历,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美国家庭和学校里感人有趣的故事,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向我们揭示出美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尊重、接纳与爱,同时,也令我们深刻领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自信、自爱、拥有梦想、有责任感、独立自主等品格是孩子生活幸福成功的核心要素。而想让孩子拥有这些品质,父母必须去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用无条件的爱陪伴孩子,允许孩子按照他自己的节奏发育成长,给孩子自由去发展自己的精神内核。得到父母的尊重,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目录

序 让孩子快乐长大

第一篇 尊重是美国教育的核心

 “尊重”比成绩更重要

 “一百零一句”表扬孩子的话

 表扬和夸奖孩子的几项原则

 孩子的独立来自父母的放手

 美国老师重建孩子的自信

 数学测验我只错了两道题

 父母是否该为孩子选择职业

 在美国参加孩子的家长会

 在美国学校做义工的见闻

 为什么美国孩子个个自信

第二篇 知识与能力

 美国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美国学校的安全教育

 给孩子插上隐形翅膀——培养阅读能力

 为什么美国儿童阅读量是中国儿童的六倍

 美国小学的数学教学

 高中生当义工

 美国高中的选课

 美国大学申请面面观

 中美教育理念的根本差异

第三篇 他山之石

 比较美国人和华人对“名校”的取舍

 一件小事看中美父母的不同

 早上学与晚上学

 活学活用“孔融让梨”

 在美国教“弟子规”

 美国孩子如此评价穷人和富人

 差生在美国变成了优秀生

 优秀生在美国被记过

 和“性”有关的作业

 “早恋”与“早练”

 留学美国应注意的文化差异

第四篇 教育反思

 什么是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的心理健康忽视不得

 用闪卡教两岁孩子识字有隐患

 吃饭拉锯战

 打破的盘子

 “富养女儿”与做家务

 再谈“穷养儿子富养女”

 一个名校毕业生对自己成长的反思

 尖子生缘何自卑胆小

 放手,让孩子独立

 一个逼孩子学琴妈妈的悔悟

 我们是合格的父母吗

第五篇 美国人这样当父母

 为什么很多美国女性选择做家庭妇女

 无所不能的家庭主妇凯蒂

 孩子偷了别人的钱之后

 是否该管教来家里做客的孩子

 孩子沉迷玩游戏怎么办

 世界上最好吃的花生米

 “领养”女儿的男朋友

 尊重孩子的选择

 劳顿夫妇的育儿经

 教授女儿的暑期工作

第六篇 家有儿女长在国外

 儿子和圣诞老人

 儿子养猫记

 用国外方式管教孩子的“痛苦经历”

 女儿不吃饭,亲娘有恶招

 女儿的乐器选择

 美国学校的音乐会

 凯丽“当法官”

 “长工”培养秘籍

 凯丽变成了小财迷

 打点行装

 谁做早饭

 教儿子开车

 儿子打工记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三猪玩游戏

 身教重于言教

 小“长工”在成长

 三猪自己学会了认字

 一盒无价的巧克力

试读章节

“尊重”比成绩更重要

美国老师认为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不同,但是他们各有所长,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孩子们都应该学会把尊重别人放在其他事情之上。 我家女儿凯丽今年上五年级,一次我去她的班上做义工,帮忙布置“秋季Party”,看到班主任老师让两个孩子发已经批改完的考卷。她把考卷递给他俩的时候,做了一个鬼脸说:“记得要没有表情噢!”

两个孩子点点头,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按照名字将考卷发给了每一位同学。

发考卷为什么不能有表情?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真是太奇怪了。

搞活动的中间我逮到一个机会悄悄地问老师为什么这么做。老师回答说:“是这么回事,发考卷的孩子看到一份好成绩时会不由自主地露出羡慕赞赏的表情,而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则会流露出同情的表情,这样会让成绩不好的同学感觉很差。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不同,但是他们各有所长,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他们到了现在的年纪应该懂得怎样去保护别人的自尊心。所以我让孩子们轮流发卷子,面无表情地发,这样每个人都学会把尊重别人放在其他事情,比如成绩之上。”

发考卷这么一件小事,老师都能和“尊‘重”联系起来,想到不能伤害成绩不好的孩子的自尊心,可见美国学校对于“尊重孩子”看得有多么重。老师不仅自己尊重孩子,还要教育学生都学会去尊重别人,这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不但学校如此,美国的父母对孩子也是尊重有加。

一次,我们参加一个美国人在家里举办的盛大宴会,男主人是一所大学的副校长兼一个大系的系主任,那天学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了好几位。宴会开始之前,在客厅里男主人和几个教授端着酒杯站在那儿高谈阔论着政治经济等问题,这时主人家三岁多的小儿子跑过来喊爸爸,男主人马上对其他人说声失陪,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蹲在儿子面前,问道:“嘿,伙计,有什么事儿?”孩子把手上的玩具递给爸爸,原来是盖子打不开了,让爸爸帮忙给打开。爸爸帮他打开了盖子,孩子高兴地说了声“谢谢爸爸”,然后跑走了。

在高朋满座的场合,当年幼的孩子要和爸爸讲话、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让爸爸帮忙的时候,爸爸立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那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国人对孩子的尊重,还体现在细微具体的生活小事上。比如,大人和孩子说话时都要蹲下来和孩子平视,避免孩子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主人常常会拿些零食出来给小孩吃,这个时候,中国孩子一般都要看一下父母的眼色,等父母发话了才动手,而美国父母不表态,孩子拿不拿、吃不吃,都是他自己的事,自己决定好了。中国父母把孩子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当成孩子懂事的指标,而美国人则认为孩子从小就应当学着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为自己负责,父母不应加以干涉。(除非主人拿出来的零食不太健康,偏甜或者涉及过敏等问题,主人往往会主动询问孩子的父母,是否可以给孩子吃。)

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两种文化对待孩子的态度,很多中国父母不觉得孩子有什么个人意志:小孩懂什么,当然要听父母的;而美国人认为孩子再小也是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的想法。

因为尊重,所以美国人不会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遇到问题会和孩子和颜悦色地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尊重,孩子懂事以后,父母进入孩子的房间要敲门,不会偷偷翻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日记。

想让孩子帮忙,美国父母一定会说“请”字,孩子帮了忙,一定会说“谢谢”;父母误会了孩子,说错了话,也一定会向孩子道歉,说“对不起”。心理学家罗达·邓尼曾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在美国生活近二十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美国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说“不争气”“没出息”等诋毁孩子自尊心的话。

孩子一直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自然而然地就会自尊自爱,有自信,同时也给予他人以尊重。

在生活上,美国父母要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也是尊重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的表现。P3-5

序言

很少有文章能让我如此畅快地一气呵成,从决定给真妮作推荐序的那 一刻起,脑海中一下子涌现出太多太多想说的话,争着抢着见诸笔端。所 以,请原谅我的语无伦次,我想,换作任何一位她的“粉丝”,都可能会 像我这般激动吧。

作为一位六岁孩子的妈妈,我曾经把真妮博客的链接,一次次发给同 样做了妈妈的亲朋好友。

作为一个育儿版面的编辑,我曾经把真妮的文章,一篇篇地登在报纸 上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有所收益。

乐此不疲的原因,是因为喜欢真妮的文章和她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智慧。

身为女人,羡慕真妮的成熟之魅;身为人妻,羡慕真妮的持家之道;身为人母,更是羡慕她的育儿有方。羡慕之下,也深知这些可不都是白来的,所以我非常愿意推荐真妮的这本书给各位,相信定会让你有所悟、有所得。

今年夏天有机会在北京见到了真妮,相聚短暂,却让我受益匪浅。很喜欢她在我问出每一个唐突的问题后,略微沉吟,一字一顿慢慢地说出她的答案。从那份谨慎中感受到她的用心思考,远比滔滔不绝的说教,更让人记忆深刻。

文如其人,真妮的文字,不华丽但让人觉得舒服、踏实,是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其中更不乏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很多人通过博客,向真妮咨询家庭育儿中的问题,一直做健康媒体报道的我,客观地说一句,真妮“答疑解惑”的水平绝不亚于一个心理医生。我看过很多相关方面的文章,文笔精不精彩暂且不表,关键是要看能不能说到咨询者的心里去,真正让人有所触动,进而帮助调整心境,真妮的文字,是有这个能力的。

*该说说的,自然是真妮的育儿心得,大儿子阳光又懂事,小儿子活泼又可爱,中间还有一个漂亮聪慧古灵精怪的女儿……让人羡慕得简直都要嫉妒了。

现在年轻的妈妈们,很容易就陷入焦虑中,对孩子的期望也不仅仅是 学习好,成绩高了,甚至连孩子的性格都要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改造,也 因此受着一轮又一轮的煎熬:孩子淘气,发愁他不听话注意力不集中,孩 子挺乖,又担心他会吃亏不能适应社会……

真妮的三个孩子,三种性格,换作以上那种爱焦虑的妈妈,不得愁死 了,但是她乐在其中。她对我说: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不要妄图去改 变,但是你可以引导他,重要的是让他快乐。她说自己非常认可一个美国 老师说的话:孩子教养的是否成功只看一个标准就够了,那就是这个孩子 是否快乐。她的三个孩子都很快乐。

说起自己的女儿,真妮忍俊不禁——她就是那么风风火火,现在为了 防止她冲过来打翻我的咖啡,我在电脑前工作时干脆戒掉一切吃喝。朋友 们都替我发愁,女儿家应该淑女些。但是,她很快乐。我相信如果我硬是 去给她扳,一定可以把她扳成一个所谓的“淑女”,但是这样做的恶果一 定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等着你。

父母该本着什么样的心态去引导孩子呢?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快乐长 大,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相信,你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不一样的感 悟和启发,让我们都来好好读一读吧。

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婴幼版资深责编 杨波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没有太多宣传色彩,认认真真写出来的好书,让你清醒地看到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终点。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教育理念最好的家庭教育书籍。

作为一个教师,它改变了我的教育理念;作为一个母亲,它指引我把孩子需要的爱给她;作为一个自然人,它纠正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但是一直不清楚该怎么做,直到看到这本书。书中列举了很具体的方法,每一个建议都很容易执行,注重孩子教育的父母们都可以参考。

本书一如真妮博客中的文字,行云流水睿智非凡,不仅可以学到高超的育儿技巧,还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到美国的文化和教育体制,对将来孩子出国留学也大有裨益。

这本书虽然讲的是如何养育孩子,但是对于成年人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对自身的反省也有着相当好的作用。

看了那么多育儿书籍,最喜欢的就是真妮的这本《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看了不止一遍。每当遇到困惑时,都会拿起来翻翻,心情也会随之平静下来。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父母必读,已经推荐很多家长朋友学习。*先在网上看,后来觉得还是应买来经常温习,让全家一起学习。在这里郑重推荐它,所有的家长不论孩子多大了,都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快乐地生活。

初看这本书时,是一种想把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吃进去的感觉,实在是写得太好了。书中引用了无数个美国家庭、学校有关教育的趣闻轶事,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中美教育的差异在哪里、是什么,引导我们更好地用“尊重、接纳与爱”的理念,在现有的中国教育体制环境下,培养我们的孩子独立、自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