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千山万水,一个人的千丝万缕……
陶然著的《繁华落尽》的一号主人公许杰。这个从童话世界坠落尘世的人,画出了怎样“高台跳水”的人生?富二代许杰,年少阳光,任性率直,在单位地位超脱,风轻云淡地傲视“办公室的故事”。还是这个富二代许杰,转行专攻文学艺术,才情横溢,优越感卓然;与同学斗文说字,与玉女款款说爱,大有《红楼梦》中与众姐妹赏菊猜字之宝二爷的范儿。世事难料,家道说落也就落了。从王子到平民,服饰的变化很容易到位,心理的转变却难水到渠成。此时的许杰痛苦、失落,开始为自己的前途算计。
不同于大学时与室友的矛盾,转入职场,因为事关前途,局面也就空前惨烈起来。与洪哲的明争暗斗,对谋害父亲的仇人的复仇计划,许杰都表现得相当凌厉。
小说最后,许杰那畅快的富有象征性的一哭,把郁结释放得淋漓尽致。
陶然著的《繁华落尽》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主人公许杰二十岁到四十岁的起落浮沉。早年,他是翩翩少年,享受着亲友的呵护、小资情调和优裕的物质条件;随后,他是大学校园里的青年才俊,才华横溢,挥洒青春,目睹了生活的现实;终于,他成了远赴异乡、艰难生存、职场打拼、恪守着基本道德底线的复杂的中年男性。最终,如同画了一个圆,他回到故乡,在人生的大沧桑中完成了自我灵魂的救赎,收获了温暖的情感。
你们跟着我,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走进宽阔暗淡的楼房,踏上“吱呀”作响的楼梯。不必用力,像在梦中那样。二楼,三楼,四楼,你们听见了会议室里激烈的争吵。人们喜欢偷窥而不愿意承认,但这次我带你们堂而皇之地进去。
向着门走,近些,再近些,通电似的微微一麻,现在你们在会议室里了。
如你所见,室内有一张长圆形黑漆桌,烟灰缸里满满地盛着烟蒂。两拨人在剑拔弩张地僵持,确切地说,是一群对一个。那“孤独的战士”就是许杰。他站起来问了个让大家尴尬的问题:“也就是说,你们想彻底罢免我的职务?”
许杰目光灼灼,声色凌厉,站在桌边,居高临下地扫视着一圈围坐着的同事。他大概只有一米七四,此刻却仿佛一下子高大了许多,威压全场。
祁院长、曹院长对望一眼。另两位副院长一个轻声咳嗽,一个忽然间对手机产生了兴趣,低着头摁键,一声不吭。院长助理洪哲强作镇定地笑了笑,笑容却泄露出他比其他人更加紧张。
D市亭湖区文学院的领导班子全在这里了。这单位向来暗流汹涌,但像今天这样连表面上的团结都维持不住,弄到图穷匕见,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祁院长向洪哲使了个眼色,是带着命令味道的请求,像医生问病人要不要挂水,老师问学生想不想进步,与其说是选择题,不如说是填空题,答案还是预备好了的。
洪哲退无可退,站了起来,隔着桌子与许杰对视:“进一步调查是局领导的意思,许院不要介意。”许杰“哦”了一声:“你是发言人,还是传声筒?”洪哲脸上挂不住了,当着这些人,他不能不强硬:“那要服从领导分配!我可不像许院你,专门唱反调!”许杰说:“你有‘服从’这个法宝,难怪步步高升。哦,不对,除了服从以外,你还擅长背后搞小动作,这就叫刚柔并济,攻守兼备。洪院前途无量呐!”
祁院长、曹院长脸上变色,一齐斥责:“不像话,太不像话!”洪哲胆气又壮了一些:“许杰你狂什么?你不是最清高吗?不是一心扑在艺术上吗?怎么副院长一时半会做不了就这副德行?”许杰一笑:“你们不让我当这个芝麻绿豆官儿我没意见,让我不用再跟你们这些争权夺利、笑里藏刀、蝇营狗苟、卑鄙龌龊的人为伍我举双手赞成!这几年我差一点就成了你们,差一点就不是我自己了。你们有胸怀吗?只有心机;有高度吗?只有低贱。所以我教训你们,鄙视你们,唾弃你们,而不是升不了官气得发昏!洪院,各位,听懂了吗?”数年积郁,一朝吐尽,他在骂他们,同时也在骂过去的自己。
向来奉行“做得说不得”的众人,习惯了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可不习惯当面锣对面鼓,打开天窗说亮话。咳嗽的那人也不咳嗽了,玩手机的也收起了手机。他们全体有些惶恐,后悔不该开这个多此一举的会,名为投票,实为羞辱,岂料许杰亮烈难犯,辱人的同时又被他辱。
洪哲最年轻,职位最低,和许杰这几年来的恩怨纠缠也最难解难分,所以他避无可避:“你看你像个干部吧?像个正常人吧?你不觉得你出丑露乖很丢人吗?”许杰道:“那倒说得是,比涵养比素质,谁也及不上你——到A市旅游的那晚,你留下了多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啊!”洪哲后背一凉……
曹院长眼见洪哲顶不住,似有什么把柄落在许杰手上,忙站起来帮腔,却很快败下阵去。祁院长威严地站起来,疲软地坐下去。另两位副院长原本噤若寒蝉,这时坐不住了,一起起来说好话,和稀泥,打圆场。洪哲还想在一败涂地前找回一点面子,色厉内荏地说:“许杰,你这么闹对你有什么好处?你不想在这儿混了吗?”
许杰轻蔑一笑,掏出一张打印好的辞职报告,往桌上一甩:“我找好了下家,谈好了条件,要到外地去‘中年再就业’了。祝各位驰骋名利场,开心每一天。”他事先不动声色地安排停当,才将计就计来开这个摊牌的小会。
他收起笔和笔记本,穿上外套,打开门,在众目睽睽下扬长而去。他在长长的走廊上走着,身上那股劲儿松懈下来,少了一点力度,多了几分疲态,乖戾的面目恢复了清俊。他也知道应该好聚好散,犯不着这样翻脸成仇。这几年他着实精明厉害了,可毕竟本性难移。今天这石破天惊的一击,往好听里说是率性而为,往难听里说就是意气用事,全然不像他这个年龄的男人做的事,其在心理上引起的“反作用力”,也就够他在往后的年月里慢慢消化的。
假如不是往后,而是往前……往前,他在倒流的时光里渐渐年轻。我们看到他和洪哲的反复交锋,几度谋算;看到他的剧本两度参赛,反响有别;看到他初来D市时的艰辛与隐忍……光阴这东西若有颜色,该是一种几近透明的橙色,有时温暖温馨,有时淡淡落寞。在时深时浅、忽亮忽暗的橙色中,我们看到分分秒秒如逆流的水……看到了许杰的父亲锒铛入狱,看到了他舅舅商场势败,看到了好婆、外公相继去世……看到了大学校园中的他神采飞扬,看到他和孟婷的铭心刻骨,看到他和室友崔俊的率性说笑,只有真正无忧无虑的人才能有的纯净笑容……又往前,是姐姐的死……他和田明辉、钟雨城、吕瀚洋,和李漓、杨倩、郑羽的一场场欢宴、一次次K歌、一趟趟逛街、一夜夜倾谈……人生委实禁不起打量,三眼两眼,二十年就过去了……往前流动……我们的目光最后定格在一座桥上。许杰就站在桥中间。那是个夏天的傍晚,暮霭苍茫,晚烟薄笼,归鸦阵阵……
P1-3
序:怅望千秋谁与同归
——《繁华落尽》读后
司 药
有幸拜读陶然长篇新作《繁华落尽》,最突出的感觉是“雅俗共赏”。作品是以感怀、伤怀为底色的人文主义作品,写人心、人性的复杂诡谲极为深刻,可是另一方面,作品冲突激烈,扣人心弦,峰回路转,有让读者拿起来就放不下的魔力!当然,合上书卷,萦绕于心的,还是那些从文字中溢出的世间百态、人生况味。正文前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繁华落尽见真淳”,系从晏殊的词和元好问的诗中各取一句,亦已寄托了这份醇厚的味道。 况味是从人物而来,先谈谈几个难忘的人物。
许杰、钟雨城、田明辉,三兄弟没有利益纠葛时的友情,透着男人孩子气的爽朗、豪情,让人不由地想到现代版的“桃园三结义”。但在三兄弟看似纯洁透明的友情中,我自始至终揪着心,特别担心哥仨的友情变色变味。还好,三兄弟情谊尚存,没有崩盘。其间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但,能在经历很多后,仍旧“坐”在一起,就已是很理想的了,我们不必奢望太多。
吕瀚洋,在爱情、友情、人生、事业上,个人品格完美到无可挑剔。在我看来,对刘芳、对许冥,不管结果如何,吕瀚洋都是爱的,他的爱不是滥情而是人性的善萌动、善本真。而这个人物真正触动我的,是他的内敛、重义和对朋友的诚挚。这一品质相当相当重要。我明知此人“纯属虚构”,但仍为之振奋。再看他超越官场终成正果的“无为而治”,以及后来对人生变轨历经磨难的许杰的正面影响,无论从外在气质还是内在精神,他都不能是次重要角色。
孟婷,这个女孩子漂亮、聪明又现实。应该说,孟婷是爱许杰的,但纷杂的人世间,仅有爱情是不够的。要背负家庭的重担,她不得不活得更物质一些。生活的绝对,压制得爱情只能是相对。孟婷既要理想的爱情,又想要现实的实惠,可以理解,但结果只能是绝杀。这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凄楚而又工于心计,光彩夺目后面是一片黯淡。
下面我要重笔分析的是《繁华落尽》的一号主人公许杰。这个从童话世界坠落尘世的人,画出了怎样“高台跳水”的人生?富二代许杰,年少阳光,任性率直,在单位地位超脱,风轻云淡地傲视“办公室的故事”。还是这个富二代许杰,转行专攻文学艺术,才情横溢,优越感卓然;与同学斗文说字,与玉女款款说爱,大有《红楼梦》中与众姐妹赏菊猜字之宝二爷的范儿。世事难料,家道说落也就落了。从王子到平民,服饰的变化很容易到位,心理的转变却难水到渠成。此时的许杰痛苦、失落,开始为自己的前途算计。
不同于大学时与室友的矛盾,转入职场,因为事关前途,局面也就空前惨烈起来。与洪哲的明争暗斗,对谋害父亲的仇人的复仇计划,许杰都表现得相当凌厉。
小说最后,许杰那畅快的富有象征性的一哭,把郁结释放得淋漓尽致。是的,无论你的算计、你的争斗有多充分的理由,如果你还想“做人”,就必须给自己一点底线来审视自我,为灵魂洗澡。否则,时间久了,你可能真的因为偏离人性太远,而回不到“人间”。
作者心意沉沉地为我们“导演”了《繁华落尽》,让我们随了许杰以及“许杰们”,也哭也笑,也伤也叹,在感喟人生无常、现实无情时,感在眉梢,伤在心头:职场、生活、情感,谁人不是似曾相识地活在自己、活在他人的参照中?只是苍茫前路,吾谁与归?
其次我想说说《繁华落尽》的几个特点。
一是虚幻镜像的应用。慕容这个人,我反复对照着看了好几遍,越看越觉其妙。慕容何许人也?神神秘秘,行踪飘忽,唱起歌来,可高可低,可男可女,可独唱可和声,让所有听者都如痴如醉,如疯如狂,直非人力所能。坦白说,我极喜欢慕容这条诡异惊悚的虚线。他(她)的种种,让你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但你就是抓不住,虚得让人胆寒。就让慕容游离于我们,召之不来,挥之不去,这样的效果,使得文本对读者更多一份“悬疑片”的钳制力。我为作者如此“设局布景”击节赞赏!
二是讲究细节。《繁华落尽》极可能沾染了作者性格中的敏感、多思,所谓一切要有出处。你看他对每一个人物、每一件事、每一个场景的描摹都不惜笔墨,比如宴席上谁的椅子离谁近些、进餐的用具、饭菜的搭配,甚至连根本排不上号的次次重人物也妥帖“安顿”。如此种种,无不透着从现实中带来的,对人物、事件、现场观察的敏锐和细微。他把它们用文字缜密地还原,为文本增加了可信度和亲和力。
第三个特点是小说的“文艺”和“文化”。
作品是作者素养的全方位体现。《繁华落尽》里,歌、曲、舞台,诗、书、大家……放在一起,让置身其间的读者,不由地随了作者,沾染了满身书香,很雅致,很享受。一部作品,润笔着墨、构架布局可以潜心学习、巧力借鉴,可整体气质却是独此一家、无可复制的。
到篇末,作者体现的不止是文化素养,还有出众的文化眼光和超脱的境界,以至小说会有意想不到的描述:许杰身后的时空,是白先勇;许杰、白先勇身后,是张爱玲;许杰、白先勇、张爱玲身后,云蒸霞蔚、宝相庄严的是曹雪芹……一个个人物和人物身后的人物,带着穿越时空的尘埃,带着共通脉络的气息,形成“千古伤心人”的序列。
在一种浓稠的文艺氛围中、一种哀静的色调里,许杰又一次站到那座曾经站过的桥上。我更愿意把这种场面看作是许杰半生坎坷、尘埃落定后的释怀。毕竟,我们在来路上,找到了同伴,在去途中,便不会寂寞。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