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玛雅人的预言(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少年文艺典藏书坊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少年文艺典藏书坊》,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诞生地。这里,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们的最初出发地和最重要的舞台。这里,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阅读圣地和最美丽的青春记忆。这里,奉献给你的,永远是值得阅读的阅读,值得记忆的记忆,值得珍藏的珍藏。由少年文艺编辑部编的这本《玛雅人的预言》就是出自这里,收录儿童短篇小说12篇,包括郭凯冰的《等待一条海船》、黄文军的《侦探,无限循环》、毛芦芦的《姐姐》等。

内容推荐

少年文艺编辑部编的这本书为第四届“周庄杯”全罔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集,荟萃当代最前沿儿童文学作家最新原创短篇佳作。其中包括《玛雅人的预言》、《侦探,无限循环》、《烟图记》、《跌碎的太阳》等作品,故事灵动、结构精巧、视角新颖,书写和呈现童年真实的生命内涵,代表了当今我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至高水准,值得我们阅读、研习并珍藏。

目录

试谈第四届“周庄杯”部分获奖作品(代序)/刘绪源

玛雅人的预言/孟飞

等待一条海船/郭凯冰

侦探,无限循环/黄文军

姐姐/毛芦芦

我遭遇了书中人/常新港

烟图记/慈琪

啊,油纸伞/麦子

雪国来的王子/庞鸿

水晶之城/李志伟

你好,白雪公主/王君心

跌碎的太阳/刘东

邮递员邱云/余雷

试读章节

这天自习课上,周小年感觉气氛不对,没错,玛雅人又出现了!同学们又在传看纸条,纸条传到李浩那里,不再往周小年这里传,而是横着传走,周小年被绕过去了。

周小年并不在乎,不传就不传,反正自己也不玩儿。根据同学们的窃窃私语,他已经知道这回玛雅人预言了什么,玛雅人预言:明天早上起床的时候,你不会说话了,只能像鸭子那样嘎嘎叫。破解方法:放学后,朝校门口的大石头猛踢一脚。

同学们似乎按捺不住了,教室里时不时传来模仿鸭子的叫声,周小年暗暗发笑,心想:看看,愚蠢的玛雅人都预言了什么呀?不是长猪耳朵就是变鸭嗓儿!还有正事儿没正事儿啦?真无聊,太幼稚了!

放学铃声一响,同学们一窝蜂呼啦啦争先跑出教室,都赶去破解预言,只有周小年不同,他不紧不慢地收拾好书包,不紧不慢地走出教室,等来到校门口时,他看见班里同学们围着大石头一边踢一边哄笑,那个热闹,那个开心啊。

“无聊!傻帽儿!全是傻帽儿!”周小年嘀Ⅱ古着,从同学们身边走过,赶着回家去了。

周小年不参加玩游戏,同学们也都习惯了,本来嘛,爱玩儿就玩儿,不爱玩儿就不玩儿。可有一天,周小年因为不玩游戏,把一位同学弄哭了。

这天中午,同学们一边在食堂吃午饭,一边传递着一个玛雅人预言:三天后,你会变成饿死鬼。破解方法:吃完饭后,跟一位同学互换饭盒清洗。

预言很快就传了一圈儿,同学们纷纷找好了和自己互换饭盒的伙伴。可是,小女生陈燕燕因为中途去了趟洗手问,成为最后一位听到预言的,她找谁跟自己互换饭盒,谁都说已经找好伴儿了。陈燕燕发现,全班50位同学,48位都约好互换了,就剩自己和周小年没有约好了。她走到周小年身边,说:“玛雅人说了:三天后,你会变成饿死鬼。破解方法是,吃完饭后,跟一位同学互换饭盒清洗。我不愿意当饿死鬼,你肯定也不愿意吧,咱俩互洗饭盒好Ⅱ马?”

周小年白了陈燕燕一眼,说:“什么饿死鬼,玛雅人净胡说八道,不换!”

“求求你换吧,别人都有伴儿了,就剩咱俩,我只能跟你换了。我保证把你饭盒刷得干干净净的,你就答应了吧!”陈燕燕一边央求,一边守在周小年身旁,眼巴巴地看着他慢条斯理地把饭吃完,陈燕燕开心地伸出手,拿起他的饭盒要去刷洗。

“给我!我自己的饭盒自己洗!”周小年吼道,粗鲁地把饭盒抢回,走了。

陈燕燕孤零零地呆在原地,委屈地哭起来。

同学们都跑来劝陈燕燕。今天发布预言的那位同学更是连连向陈燕燕道歉,说都怪自己没想周全,忘记了周小年从来不参与玩游戏这回事,制定的互换饭盒的预言肯定会造成一个人挂单。

不不,互换饭盒的预言挺好玩儿的,都怪周小年,他太不合群了!同学们都这样说。

又是一天中午,同学们饭后回到教室,看到黑板上写着“下午的体育课不上了,自由活动”,都欢呼起来。一位同学立刻想出了一条玛雅人预言,随着预言的传开,同学们一窝蜂跑公园去了,他们在公园疯玩了一节课,非常开心。

可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发现大事不妙,班主任老师黑着脸,质问他们为什么逃课。原来,黑板上的那行字是条假消息,并且,那行字已经被人擦掉了!

同学们无法向老师解释清楚,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还被罚每人绕操场跑三圈。只有周小年例外,非但没有挨批评,还得到了表扬,因为全班只有他去上体育课了。

同学们立刻意识到,这显然是周小年在搞鬼!他往黑板上写假消息,然后自己跑去上课,又把假消息擦掉,使得老师难辨真相。同学们全被周小年弄火了,他们悄悄约定,从此全都不理他,而且,一定要想个办法,教训教训他。

P3-6

序言

试谈第四届“周庄杯”部分获奖作品

刘绪源

此次获特等奖的孟飞的小说《玛雅人的预言》,是一篇奇妙之作。初读前半,给人以很不现实的感觉,其实这正是小学临考的学生们在反常的压力下,寻求短暂内心解脱的特殊方式;读到后来,越来越揪心,越来越感动,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小说主角一开始的坚韧、自信、不随众,给人以鹤立之感;但后来的惶恐、失落、自虐,又使我们发现少年人的坚强有时并不可靠,他们终究是脆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一集体并非冰冷、无情、无理性,他们只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太需要一点反常的心理调适罢了。小说从一个特殊角度,点出了当下学校教育和少年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形式独到却不乏艺术感染力,可见是篇不寻常的作品。

但我又觉得,这一篇的分量还是不能和上一届特等奖《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比。这篇特色主要在于巧,是一种聪明的写法;小河丁丁的作品则在于扎实,有厚实的人生况味的再现,他已藏巧于拙了。真正的文学大家总是胜之于拙的,巧往往走不远。小河丁丁不大会写得太差,因为他的长处是坚实的生活体验与深入的人生感悟,这是创作得以长驱直入的保证。我希望孟飞也朝这个方向发展。

这次也有小河丁丁的作品《田螺手链》,我非常喜欢,也因其厚实而真切的人生况味,而且,这还是低龄儿童的生活——能否写好低龄儿童也是对儿童文学作家的严峻考验,因儿童性特征更多体现在他们身上,对他们的理解最能反映作家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在体现厚实真切的人生况味上,能与小河丁丁这篇比肩的,我以为是韩青辰的《龙卷风》,虽然二者在题材和风格上是那样不同。

《龙卷风》所表现的是与《玛雅人的预言》相似的中学生活,但不是通过聪明巧妙的侧翼暗示,而是正面强攻,是鲁迅所说的“直面惨淡的人生”,即书画批评中常用的“铁画银钩,放笔直干”,这就有了非凡的力度。小说不仅写了因受不了羞辱和压力过早结束了生命的同学及她的父母,也真实细腻地写出了女主角与母亲之间的令人揪心的斗法——这是青春少女处于“分裂时期”(别林斯基在论《哈姆雷特》时提出的重要论点)的心理真实写照,现实的学校和家庭中的反常氛围将这一切无限强化,于是造成了许多无可挽回的悲剧。对儿童文学来说,这样的作品实在是太过惨烈了,但如果作家都回避沉重的现实,又哪来“疗救的希望”?这不也是一种失责?所以,这样的作品不能没有,但,似乎也不可太多。

在这次的获奖作品中,我还喜欢李治中的《心愿》。当然,这一篇有点“编”,不像前面两篇那样厚实真切;而且,就题材说,它仿佛就是一篇爱情小说。我之所以被吸引,在于小说中的人物,我以为,在这男主角身上,多少体现了一点当今学校生活中“新人”的迹象——他是那么自信,别人感觉天要塌下来时他嗤之以鼻,天大的压力都能战而胜之,做事都出于自己的方式,决不以外界的成规或他人的评价为准……看多了各种虚假搞笑或沉重压抑的校园小说(二者又都严重雷同),读到了这样的在沉重中脱颖而出的人物形象,我的感觉如迎面拂来清新喜人的风。或问:这样的人物真实吗?我想到,在屠格涅夫《父与子》发表后,其中的“新人”巴扎诺夫,不也被看作“不真实”?看来,这得经受生活和时间的检验。但至少,小说中有对“新人”的热情呼唤,我是被这种浪漫主义的呼唤感染的。

还有三篇作品我很喜欢,即《泥蛋击落童年》《我遭遇了书中人》和《攀岩》。作者都有扎实的生活,而且写得真切感人。《我遭遇了书中人》有对文明的强烈呼唤和对“文革”期间尤为凸显的“国民性”的批判,这在当下是有现实意义的,只是作为小说略感单薄。《攀岩》的文学功力显而易见。我读这一篇时正好为《儿童文学》上两色风景的《签售会上的小说》写完一则短评,我觉得两色风景作品立意和故事都好,只是笔墨有点干,似乎一切描写只为表现故事和立意,阅读过程缺乏审美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对比之下,章缘在《攀岩》中的笔墨则汁水淋漓,语含多义,一路看到了故事,也看到了复杂丰满的生活,这是“纳须弥于芥子”,艺术体验的天地一宽,回味也就无穷了。但《攀岩》好像不是纯粹的儿童文学,至少不是专为儿童而写,希望这位台湾作家能多为少年儿童献上一点好作品。

与《龙卷风》同获一等奖的《梵天城的服装师》是科幻小说,写的是人类灭绝百年后机器人对于人性的朦胧感悟,题材新颖,故事流畅,中学生应该很欢迎吧。只是,我觉得作者的想象还缺乏一点震撼力,我还难以陷入这幽微惊恐的末世中去(虽然阅读时我很盼望自己能陷入)。获二等奖的《等待一条海船》和《上房先生和他的林檎树》都有一种写偏远生活和传奇人物的倾向,这与《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有几分相似却又总觉不如,我也是进不到这描写中去,感到这是作家在写故事,而不像读小河丁丁作品时一下就陷入了。《等待一条海船》收尾时“好有好报”的结局(是香港大老板恩赐的回报),读来也觉得不舒服,不若“糊粮酒”中人物个个都有的那种昂然的自尊。

最后再说两篇获“优秀奖”的作品。庞鸿《雪国来的王子》人物写得很好,也能“直面惨淡的人生”,但结尾太过无望。儿童文学不必写得一片光明,也不必回避悲剧结局,但悲剧不等于无望,在现实的失败中如能写出人心的坚忍,哪怕只是一星半点的感悟,也仍能传递“美的微光”,能给人以另一种——这恰恰是更现实的——希望。这次参评作品中以绝望收场的小说不止这一篇,故特意拈出此点一说。余雷的《邮递员邱云》写得有童趣,有生活质感,这肯定不是凭空编造的作品。它让人想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名作家王汶石的短篇小说,他勾画了许多生活气息浓郁的农村人物,获得了文坛盛赞。这在成人文学中是一种独创,但放到儿童文学来,可读性与故事性就稍感不足,有展示生活素材之嫌。如将这些素材交织在更抓人的故事中,少年读者可能会更欢迎。老作家周立波说过一句“不可不编,不可太编”,我以为是文学创作的金科玉律,余雷似乎还可再“编”一点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