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国志(插盒绣像 全4册)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晋)陈寿
出版社 线装书局
下载
简介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三国志(共4册)(精)》编著者陈寿。

《三国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60年的历史,共65卷,包括《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后人又称为《魏志》、《蜀志》、《吴志》。因为,陈寿是从三国进入晋朝的,并且在晋朝担任官职,所以,他在著书时必须要为晋国的政治需要着想。晋朝是直接继承魏政权而统一全国的,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就把魏摆在正统的地位,用本纪的名称来记述魏国君主的行事,而蜀、吴二国,一律称传。尽管如此,陈寿在蜀、吴二书中,仍然用本纪的方法,即编年体的方式,按年月日记载蜀、吴国君的政事。因此,在《三国志》中,魏、蜀、吴三国是并列为书的。应该说,陈寿撰写三个王朝并列的历史巨著,是冒很大风险且很有独特的眼光的。如果没有陈寿的《三国志》,我们对那时是三国鼎峙的认识就不一定会这么明确。因而,《三国志》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文学价值都不可以低估。

内容推荐

《三国志(共4册)(精)》编著者陈寿。

《三国志(共4册)(精)》的主要特点是:

一、为魏、蜀、吴三国各自修史,合成一书,充分显示了陈寿的史才。史料取舍非常用心,再三审慎。记载史事,据实直书,评价人物,较客观公正。清代学者赵翼在批评陈寿的同时,也不得不赞赏他“剪裁斟酌处,亦自有下笔不苟者,参订他书而后知其矜慎也。”

二、叙事生动,语言洗练干净,评论中肯得当。书中塑造的谋臣武将各具特色,性格鲜明。谋臣既足智多谋又人格完美,如苟或、程昱、郭嘉;武将虽勇冠三军,却有明显的缺点,如狂傲的关羽,暴躁的张飞等。

今天,三国文化已成为许多学者、管理部门及企业人士关注的课题。

目录

三国志:第一册

 卷一·魏书一 武帝纪

 卷二·魏书二 文帝纪

 卷三·魏书三 明帝纪

 卷四·魏书四 三少帝纪

 卷五·魏书五 后妃传

 卷六·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

 卷七·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

 卷八·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

 卷九·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

 卷十·魏书十 荀或荀攸贾诩传”

 卷十一·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卷十二·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三国志:第二册

 卷十三·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

 卷十四·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

 卷十五·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卷十六·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

 卷十七·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

 卷十八·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卷十九·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

 卷二十·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

 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

 卷二十二·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

 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

 卷二十四·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

 卷二十五·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卷二十六·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

 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

三国志:第三册

 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钟传

 卷二十九·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

 卷三十·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

 卷三十一·蜀书一 刘二牧传

 卷三十二·蜀书二 先主传

 卷三十三·蜀书三 后主传

 卷三十四·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

 卷三十五·蜀书五 诸葛亮传

 卷三十六·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

 卷三十七·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

 卷三十八·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

 卷三十九·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

 卷四十·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卷四十一·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

 卷四十二·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卷四十三·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

 卷四十四·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

 卷四十五·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

 卷四十六·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

 卷四十七·吴书二 吴主传

三国志:第四册

 卷四十八·吴书三 三嗣主传

 卷四十九·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

 卷五十·吴书五 妃嫔传

 卷五十一·吴书六 宗室传

 卷五十二·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

 卷五十三·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

 卷五十四·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

 卷五十五·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卷五十六·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

 卷五十七·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卷五十八·吴书十三陆逊传 

 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 

 卷六十·吴书十五贺全吕周钟离传 

 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濬陆凯传 

 卷六十二·吴书十七是仪胡综传 

 卷六十三·吴书十八吴范刘悖赵达传 

 卷六十四·吴书十九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卷六十五·吴书二十王楼贺韦华传

试读章节

【注释】①光和:汉灵帝刘宏的年号(公元178年一184年)。②黄巾:东汉末,张角兄弟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以黄巾裹头,故称。③骑(ji)都尉:骑兵总监,统率皇帝卫队中的羽林骑兵。④颍川: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县)。⑤相:王国的行政长官,由朝廷委派。职同郡太守。⑥长(zhang)吏:此处指各县令长。⑦阿附:附和迎合。⑧贵戚:帝王的内外亲族。⑨赃污:贪污受贿。⑩狼藉:散乱不整齐。⑨奏免其八:此句据后人考证,应为“奏免其八九”。奏请朝廷罢免了八九个县官。⑩淫祀:不合礼制规定且祭祀对象未经官方正式批准的祭祀活动。⑩肃然:平静的样子。指秩序井然。⑩太守:一郡之长。⑥就:就职。⑩顷之:不久。⑥刺史: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对郡县官吏进行监督,为巡察官性质。其官阶低于郡守。⑩许攸:字子远。少与曹操、袁绍相好,后在袁绍部下任职。官渡之战期间投奔曹操。后恃功自傲。被曹操所杀。⑩合肥侯:东汉皇族的一名成员。金城④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②。会③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④临朝。大将军⑤何进⑥与袁绍⑦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⑧,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⑨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④,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⑩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注释】①金城: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永靖县北。②典军校尉:东汉西园八校尉之一。③会:正逢;恰好。④太后:此指何太后,灵帝的皇后。⑤大将军:为将军的最高称号。掌统兵征伐,俸禄万石。⑥何进:何太后之兄。以妹为灵帝皇后,任大将军。灵帝死后,辅立太子少帝(刘辩),专断朝政,后与袁绍等谋诛宦官,事泄,为宦官所杀。⑦袁绍:为北方最大军阀。⑧董卓(?一公元192):详见本书卷六。⑨见:被。④献帝:即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⑩骁骑(xiaojl)校尉:官名。京都禁卫军的骑兵将领。⑩问(jian)行:从小路悄悄走。⑩关:指旋门关,在今河南荥(xlng)阳县西北。中平元年(公元184),东汉在京城洛阳周围。设立八关,置官把守。旋门关作为洛阳东面的要隘亦列入其中。⑩中牟:县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⑩亭长:官名。汉代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一人,负责维持治安。⑩杀太后及弘农王:董卓杀何太后在中平六年(公元189),但杀弘农王则在第二年的正月。.初平①元年春正月,后将军⑦袁术③、冀州牧④韩馥⑤、豫州⑥刺史孔□、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④、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⑧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⑨。太祖行凹奋武将军。

【注释】①初平:汉献帝第三个年号。②后将军:东汉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下。③袁术:袁绍从弟。详见本书卷六。④牧:州牧。⑤韩馥(fu):为公孙瓒所败,把冀州让给袁绍。后怀疑袁绍害己,自杀而死。⑥豫州:州名。东汉时治所在谯(今安徽省亳县)。⑦张邈(miao):详见本书卷七。⑧济北:王国名。治所在卢县(今山东省长清县南)。⑨盟主:指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首领;主持盟会的人。①行(xing):兼代官职。

P2

序言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西晋学者陈寿撰写的一部史学著作,后人把它列为“正史”,是“二十四史”中的第四种。

《三国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60年的历史,共65卷,包括《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后人又称为《魏志》、《蜀志》、《吴志》。因为,陈寿是从三国进入晋朝的,并且在晋朝担任官职,所以,他在著书时必须要为晋国的政治需要着想。晋朝是直接继承魏政权而统一全国的,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就把魏摆在正统的地位,用本纪的名称来记述魏国君主的行事,而蜀、吴二国,一律称传。尽管如此,陈寿在蜀、吴二书中,仍然用本纪的方法,即编年体的方式,按年月日记载蜀、吴国君的政事。因此,在《三国志》中,魏、蜀、吴三国是并列为书的。应该说,陈寿撰写三个王朝并列的历史巨著,是冒很大风险且很有独特的眼光的。如果没有陈寿的《三国志》,我们对那时是三国鼎峙的认识就不一定会这么明确。因而,《三国志》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文学价值都不可以低估。

《三国志》不仅在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步,在文学上也有着突出的贡献。作为记载三国时代最原始的资料,它为后代有关三国的文学作品,如话本、平话、杂剧,以及《三国演义》的问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三国志》成书后,时人大加赞赏,说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日:“及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比之于迂、固,非妄誉也。”据史料记载,当时夏侯湛正在撰写《魏书》,当他看到了《三国志》后,便把自己的书稿毁掉。陈寿死后,尚书郎范颓向晋惠帝上表推荐此书,说它“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惠帝很是欣赏,于是下诏,到洛阳陈寿家中抄录《三国志》。由此不难看出,《三国志》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

《三国志》的主要特点是:

一、为魏、蜀、吴三国各自修史,合成一书,充分显示了陈寿的史才。史料取舍非常用心,再三审慎。记载史事,据实直书,评价人物,较客观公正。清代学者赵翼在批评陈寿的同时,也不得不赞赏他“剪裁斟酌处,亦自有下笔不苟者,参订他书而后知其矜慎也。”

二、叙事生动,语言洗练干净,评论中肯得当。书中塑造的谋臣武将各具特色,性格鲜明。谋臣既足智多谋又人格完美,如荀或、程昱、郭嘉;武将虽勇冠三军,却有明显的缺点,如狂傲的关羽,暴躁的张飞等。

今天,三国文化已成为许多学者、管理部门及企业人士关注的课题。阅读《三国志》,不但可以了解和研究历史,还可以知道如何做人,如何作战、如何经营管理、如何使用人才、如何公关处世和如何社会交往。各行各业、各界人士都可以在阅读《三国志》时,学习其中的智慧、勇敢、机智、权谋。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对《三国志》进行了简明注释和白话直译。因水平有限,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0: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