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鼎年、顾潇军主编的《醉清风(第二届光辉奖法治微小说大赛作品精选)》分“获奖篇”“优秀篇”、“名家篇”、“海外篇”、“太仓篇”等五个小辑,收录了98篇作品,共20万字。
该书是由太仓市普法办、太仓市司法局与太仓市作家协会联手策划举办的第二届“光辉奖”世界华文法治微小说大赛的作品精选集。为了延续首届“光辉奖”法治微小说的社会效果,主办方严格把握大赛主题、征文、审核、评比等众多环节,确保该书的征文质量、内容、题材等再上一个新台阶,来满足广大读者对法治文学作品的新期待。该书紧扣法治主题,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法治小故事,让读者从中汲取法律营养,具有很强的普法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凌鼎年、顾潇军主编的《醉清风(第二届光辉奖法治微小说大赛作品精选)》是从江苏省太仓市举办的“中国·光辉杯”全球网络法治微小说大赛中精选出来的微小说作品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经济纠葛,有家庭矛盾,有单位问题,有邻里纠纷,有世代恩怨,有个人情感……或正面塑造,积极引导;或大胆揭露,无情鞭笞,都无不关乎法律法规、法制法治,充满正能量,向读者阐释了这样一种理念:法治精神是我们生活中的阳光。
审判
东方强
当我接到搬迁厂房的通知时,一下子就头大了,手头这些订单如何完成?凌晨二点,我才倒在床上。
“咚咚咚”,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我一看,天才蒙蒙亮。是谁啊?我嘟囔着去开门。
门开了,我大吃一惊。门外没人,只有一条小鱼和一只小虾在门口蹦跳着。
我正纳闷,耳边传来一个声音:“怪物先生,我们是水王国法院的法警,请你去趟法院。”
我一愣,是谁说话?我环顾四周,没人呀。
“一陉物先生,难道我们的话你没听到?”只见小鱼法警手里拿着一张法院传票跳跃着说。
我大怒:“叫我是怪物?快给我滚!”
“你去找镜子照照,看看你是啥东西。”
我走到卫生间镜子面前一瞧,顿时惊恐失色。原来镜子里真有一个圆扁细软的身子,小小的头、细细的脚和手、浑身黑褐色的怪物,很像一只涡虫。
“怪物先生,走吧。”
“凭什么跟你们走?”
“因为石板鱼、鲢鱼、草鱼等水动物在法院起诉你的案子今天开庭了。”
“天啊,我什么时候把这些水动物得罪了?”
“好了,走吧。”小虾法警指着一辆用珊瑚石做成的车说道。
当我坐在车里,从窗户看到水王国这座城堡时,也是惊诧不已。因为这地方不是乳白色的水,而是又黑又臭的水,而且城堡前前后后堆满了淤泥。
进入水王国法院后,我发现乌龟法官、小黄鱼陪审员、小金鱼书记员等早入座了,旁听席上也坐满了各种水生动物。
我叫道:“我要见我的律师!”
乌龟法官虽然年纪不大,但看上去很老相,还不时地咳嗽。他说:“同意被告的请求。”
在我的印象里,律师很恋钱,所以我对眼前这位青蛙律师也不抱很大的希望,我同它单独谈了半个小时后就正式开庭了。
草鱼检察官说两句话就得停一下,似乎很虚弱,不过,它还是断断续续地念着起诉书:“被告,这几年,你的水晶加工厂,排放到水王国的废水,经查证里面含重金属、氢氟酸、硝酸等,使原告的不少家族成员患上了绝症,直至死亡,有的被迫远走他乡……”
草鱼检察官念完后,旁听席上传来了一阵阵抽泣声。接着,小鱼法警呈上了有关的物证和图片等证据。
乌龟法官问:“被告,你还有什么要向法庭陈述申辩的?”
我说:“尊敬的法官、全体陪审员,在这里,我诚恳地向水王国动物们道歉,我愿意赔偿由我造成的损失,也愿意整改,请给我一次悔改的机会吧。”说完,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法庭一阵沉默。
“法官大人,请允许我为我的当事人辩护。”青蛙律师连跳两下说道。
“同意。”
“我的当事人排放的废水,虽然给水王国造成了危害,可它已经诚恳道歉了,也愿意整改并赔偿,我们应该给它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另外,我想提醒法庭注意,这么多年来,造成这种乱排放污水的现象,难道我们水王国的有关监督部门就没有责任吗?”
这时,旁听席上的水动物们纷纷交头接耳说,是啊,有道理。
“咚”的一声,乌龟法官敲了一下棒槌说:“肃静!监督部门失职我们也将追究责任,但这并不妨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法官大人,请法庭在量刑时一定要考虑,因为我的当事人说,它已经联系好了海王国的高等院校教授,并为它设计研制成功了一套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三天后就可以投入使用。”
我大吃一惊,因为我没说过这样的话,难道青蛙律师……
“被告,情况是不是如律师所说?”
“是的,法官大人。”我只好说。
青蛙律师说:“如果这种设备一旦使用,那么这种处理过的水会更加环保,我的当事人本来也打算从明天开始搬迁到水晶集聚园区去,请法庭在量刑时充分考虑被告的悔罪态度。”
最后,当法官宣判限我在三天内搬迁完加工厂,赔偿排污造成的损失,交纳规定的罚金,不再追究我人身刑事责任的时候,全场响起一片掌声。
我激动地对着庭审现场前后各鞠了一躬。
法院外,我紧紧拥抱着青蛙律师,不停地说:“谢谢,谢谢。”然后又问:“兄弟,你凭啥要帮我?”
“我的长辈临终前告诉我,记住,许多年前,有一个少年曾经在这江河放生过我们的先辈,这个人就是你,还有我那在环保局工作的表哥牛蛙,它已经帮你联系好了废水处理设备。”
我听后,眼睛湿润了。
P5-7
为法治文学添砖加瓦
凌鼎年
法治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已达成共识。事实上,近年来,法治文学的发展很快,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法治题材小说、散文、诗歌与报告文学作品。微小说,作为小说的四大家族之一,在建设法治文学的热潮中,充当了一种很好的载体,为普及法治教育,推进法治深入人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
2014年,江苏省太仓市司法局携手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与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学会合作举办了“首届太仓杯全球华语网络微小说大奖赛”,评奖结束后编辑了大赛作品精选《法治与良知》,2015年3月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这基础上,太仓市司法局再接再厉,举办了第二届征文,这次征文收到了2000多篇作品,作者遍及全国31个省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德国、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既有第一届的老作者,更多的是新面孔。可见国内外作者对法治、对法治文学的期望很高,对法治微小说的创作热情也很高。
我们聘请了五位初评委看稿,进行筛选,凡初评委认为特别优秀的作品,还专门归类,另外存档。汇总后,再根据初评委的意见,确定交给终评委的篇目,请陈建功、雷达、范小青等10位终评委投票打分。有感于有些评奖的不公正,我们终评的作品一律删去作者名字与地址,从而做到看稿不看人,以保证评奖的公正性公平性。所以这次评出的作品,大都是陌生面孔、基层作者,有的还是处女作。总而言之,我们做到了以作品质量为第一要素,正能量与艺术水准相结合。读者心里有杆秤,作品的好坏优劣,读者最有发言权,公平不公平,读一读这些作品,自会有公正、客观的评价。
为了编这本集子,这些参赛作品我都一一读过,有些初选出来的作品我还读了好几遍,反复比较,反复斟酌,为的就是尽量减少遗珠之憾。因为用眼过度,我左眼的一根毛细血管爆裂,充血了好几天。有人对我说:你这么认真干什么?挑一些你认识的文友、认识的学生作品编一下,又快又省力,还落个人情,多好。
是的,我可以这样,但我得对得起我的良心,对得起那些信任我们的投稿者,对得起微小说这种文体。我们要对每一篇作品、每一位参赛者负责。这其实相当于一种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应该是法治的基础。
看稿虽然耗费了我不少精力,但看稿也是我学习法律法规的一个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各种法越来越多,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广,不是律师或专业人员一般不可能知道很多很细。我在阅读这些作品时,知道了原本不那么熟悉的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土地、环保、婚姻、交通、出版、保密、著作权、文物保护、森林保护、水资源保护、动物保护等等,真的是增知长识。这些法律知识对任何一个公民都是有用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见到、听到过有些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是法盲的人,当他犯罪被抓被判后,会说:“我不懂法,我不知道这是犯法啊。”可到那时,悔之晚矣。看来,平时读一点法治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大有好处。
常有作者问我: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获奖?
我的回答:第一,你投稿时,一定要认真读一读征文启事,看看是什么主题的征文。你写得再好再棒,与征文主题无关,那也不可能获奖。譬如,我们是法治题材征文,但总有人把非法治的微小说投过来,虽然有些作品写得不错,但文不对题,只有淘汰,这就可惜了。第二,看清征文要求,有体裁要求、字数要求等。我们是法治微小说征文,结果收到的还有散文、随笔、言论稿等。微小说一般不超过2000字,但有的投稿者把五六千字的短篇小说也发来了,这一看就不在征文之列。第三,立意很重要,也就是说要有内涵,即故事以外有东西,光讲个故事,不可能获奖。从常规来讲,正能量的作品相对比较容易获奖,但关键是要让人读了感到真实可信,假了,不可能人评委法眼。第四,作品反映的生活层面要新,如果你讲的故事,描写的过程,塑造的人物,读者一读似曾相识,看了开头就猜到了结尾,那可能初评一关就过不了。
在2000多篇参赛稿中,张得福的《聊天》之所以会脱颖而出,拔得头筹,获特等奖,是因为他的作品打动了评委。5位初评委、10位终评委,没有一个人认识他,更不要说有任何关系。但这篇作品确确实实让评委们的心为之一颤,久久难乎。作者以英勇牺牲的民警小史的同事徐军的视角、口吻来展开作品,写徐军独自一个人来到小史的墓前,祭奠他,与之聊天对话,构成了整篇作品的框架。作品之所以感人,在于触及了一个社会各界极为关注,并议论颇多的问题:冤案的平反。也许,在每年成千上万的案件中,冤案的比例很小,但影响却很大很恶劣。那么怎么会造成冤案的呢?看来与某些司法部门领导的长官意志、渎职,或急于求政绩,甚至收受贿赂不无关系。文中的那个保安就是因为局长昧着良心办案而蒙受冤屈,被定为强奸杀人。据说案子已铁板钉钉。
快速破案,就是政绩,局长将因此而升迁,中层干部也跟着提拔。即便参与办案的工作人员也可得到嘉奖,可说是皆大欢喜。但小史,一个哪根葱都不算的军校刚毕业的片警,却提出了质疑,并且还真被他抓住了真凶,为了防止罪犯逃走,小史把他与自己拷在了一起,狗急跳墙的罪犯向他连刺了三刀……
徐军与小史阴阳两隔的聊天,一口一个“你傻呀”,正话反说,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战友的崇敬,对战友的怀念,并透露出举报局长的信是他徐军寄的。看来,正义的力量最终还是战胜了不正之风。
读罢此文,我向小史鞠躬,也为文中的绘军顶一个,赞一个!有你们,中国的法治就有希望!
东方强的《审判》获一等奖,一是题材完全符合征文要求,属地地道道的法治小说;二是笔法新颖,一个水污染的案件,让水王国法院来审判。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让一群鱼虾龟鳖等切身利益的水中动物来打官司,各色水中动物一一亮相,扮演角色,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童话色彩,有荒诞意味,作者笔下黑色幽默的因子,使得本来沉闷的官司过程,轻松而诙谐起来。
还有这次收到澳大利亚华人作家吕顺的一篇参赛作品《行贿嫌疑》,写一个花甲年纪的中国老爸到了澳洲后,去考驾照,因为笔试通过后,儿子有事先走了。老爸由于新来乍到,语言不通,在后来的路考时,遇到了一些麻烦,在主考官的帮助下,总算顺利完成,为了表示谢意,出于中国人的礼貌礼节,老爸给主考官送了一个几澳元的中国结,结果被视为有行贿嫌疑,不但考试没有通过,还触犯了当地国的法律,让中国老爹懊悔不已——这事如果放在中国,根本不算个事,但在澳洲却万万不行。这对没有出过国的中国读者来说,就很新鲜,甚至很惊讶。这篇作品不但借这个小故事告诉了中国读者澳洲的某些法律规定,还提醒我们在海外,要学习、了解、遵守当地国的法律法规,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像刘春华的《真相》,写当警察的父亲患了癌症,病床前兄弟两个对父亲的态度不同,让人感慨万千。做弟弟的明显怨恨父亲让他当了他不喜欢的警察,更怨恨他父亲为了工作,在母亲病重期间也没有回来,等赶回来时,母亲已去世了。但父亲临终的遗言,让做弟弟的大吃一惊,原来他是张屠夫的儿子,一个杀人犯的儿子,当年才3岁,他母亲得知丈夫杀人后跳河自杀了,他无依无靠,是办案的警察把他收养了,为了让他学好,坚持让他顶替做了警察,真是用心良苦啊。至此,做弟弟的才醒悟过来,一下子改变了对养父的看法,从此脱胎换骨,继承了养父的遗愿。
这样的作品,既好读,也有意义。警察父亲的人物形象也立了起来。
张新文的《追宝》,开始读之,以为是篇通俗故事,一个财迷想索要祖上埋在地下的宝贝。打官司过程中,他胸有成竹,且处处不离法,看来,主人公为了索回这些宝贝还钻研了法律条文,读之饶有兴味,有意思。当然,读者最关心的是这些金元宝等到底能否要回,作者开始也故意在此问题上花笔墨。谁知作者最后笔锋一转,故事结局大逆转,文中的“我”把所有索回的财宝全部捐献给了国家。这篇作品,颇有写作技巧,先抑后扬,主人公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丰满了。读这样的作品,既学到了法,又得到了文学的享受。好作品! 在评奖过程中,发现了多篇质量上佳的作品,但问题是题材与征文主题、与法治没有关系,只能忍痛割爱。
有一篇题为《告状》的作品,几位初评委都选了,从艺术的角度讲,我也很欣赏这篇,很想给这篇一个奖,但给法律专家审读后,认为主人公为了山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能如愿上大学,截留了政府给村民们的退耕还林的钱,每家200元,虽然是打了欠条的,虽然是资助村里人读书的,虽然是他准备自己去打工来还的,虽然村里人都原谅了他,但从法律的角度考量,还是涉嫌挪用,因此,权衡再三,只得放弃。但法就是法,特别是我们这是法治征文,更要以法为衡量标准。
这次编人集子的稿子全部请法律顾问审读过,法律顾问看得很细很认真,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凡是能改的,我都逐篇逐篇一一改了。有些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好改的,只能删除。譬如有一篇本来进入优秀奖的作品,写到有位年轻人刑满释放后,考上大学,去监狱当了狱警……律师审读后说,这种情况不可能,因为政审这一关通不过。于是,这篇只能拿掉了。
还有一篇写离婚的,作品很有意思,但文中有去了海外的女主人公委托律师去拿离婚证书的情节。律师审读后说,中国的法律规定,拿离婚证书必需男女双方当事人到场,不可以委托他人。按这规定,这细节就有违中国法律条文了,这篇也只能删去了。
当然,这本集子中好读的作品不少,有写当下的现实题材,有写古代的历史题材,也有些海外的题材,既有现实主义写法,也有荒诞派写法,五彩缤纷,琳琅满目,而主题,两个字:法治!
法治文学靠大家,让我们一起为法治文学的发展、繁荣添砖加瓦,尽一份自己的努力吧。
2015年12月18日于江苏太仓先飞斋
2016年元月13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