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喝了吧赫拉巴尔(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龙冬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黎明,过查理大桥又到那堵涂鸦墙去。找见了那片叶子,签名。那堵墙名叫“列侬墙”,大概是对歌手列依的纪念吧。

朗茨和马扎尔陪同到布拉格北郊的利本尼区。赫拉巴尔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居住的地方。堤坝巷24号。因为八十年代修建地铁帕莫夫卡站,拆迁。现在立起了一带高墙,上面描绘着赫拉巴尔的全身像、他的打字机、书架和印刷体的作品段落,挂着钉着故居的门窗框架。草地上随处都是垃圾。他的纪念铜牌嵌在堤坝巷柏油路上,那是一九九四年他八十岁生曰的纪念。

参观了犹太教堂。早已废弃。赫四十五岁,一九五九年在诺依曼剧院当道具布景工时,曾在这个教堂整理道具。现在,教堂国有,用作艺术活动。依然破败,依然储存道具,如同仓库。

走过罗杰特卡小河。赫和未婚妻散步的地方。《婚宴》中有描写。还有,大饭店场景,正在翻修,规模如同一家影院。

诺依曼剧院如今改了名字,看不出什么,很平常,如影院。

街边商店没有开门。一些中老年男人排大队。他们等候买鱼饵,然后为圣诞的到来去钓鱼。圣诞为什么要吃鲤鱼?大概圣诞前还有个“谢肉节”。那天斋戒不吃肉,靠海的民族以海鱼替代。捷克是内陆,吃不到海鱼,所以代之以鲤鱼。

午饭在赫常去的酒吧,吃鸡肉酸菜。

马扎尔给我带了赫一生常读的捷文版《老子》,让我摸摸。小书翻烂了,平钉锈着,翘出来扎手。还带了一九八三年赫的笔记本,也随我翻。我选择了那一年我生曰的笔记。马扎尔为我在街边的复印店铺复制了一份。什么内容?都说不好翻译。零碎感受,文体怪异,如同酒醉后的梦幻语言。

我要到赫最后的医院看看。布洛夫卡医院。坐有轨电车去了。我看了赫从六层病房窗口坠落下来的情形,他落在医院门口的一侧,时间是一九九七年二月三日下午两点来钟,也是今天的阴晦。我看他窗下的二层突出着水泥的防护栏板。我比画着对马扎尔说:赫自杀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自杀一般是跳下。如果跳下,栏板会接住他。除非他最后要来个跳水的前后翻滚动作,八十三岁的老人了,怎么翻?所以,我还是认为赫并非死于自杀,就是喂鸽子的时候,不小心翻滚下去,掉到栏板边上,又弹到地面。他死得非常诗意。马扎尔说:你们怎么会有赫自杀的说法和猜测?这根本就不是事实,连我们都没有听说过。他的确是喂鸽子不小心摔下的。

电车从利本尼的扎麦切克小宫堡路过两次。赫结婚的地方。下午回到城区。访问了赫拉巴尔在焦街10号废纸回收站工作的实地。距离瓦茨拉夫大街不远。是一条大街边的一栋楼房的下层。现在成了车库。我从铁门的玻璃窗看进去,有天井的院子,然后是车库。那可能就是原先拉运废纸包大车过秤的地方。它的斜对面,就是金锚酒家,赫也常常光顾。

到哈谢克常去的传统捷克酒家休息。现在还是过去的样子。一个柜台服务员留着达利一样的翘胡子,他给客人涮了杯子打好酒,就聪明地打量酒客,一边用手指头卷着他的胡子,似乎不怀好意。

所有酒家,喝酒的人面前都有一张硬纸条,客人要一扎酒,服务员就会在那纸条上用笔划一道杠,用于最后结算。所有的酒家,都有不同的啤酒杯垫。

在瓦茨拉夫大街一侧的小街上,访问布拉格话剧俱乐部。著名导演、艺术总监、大胡子伊沃.克罗伯特接待。剧场很小,顶多坐五十人的样子。他们以演出赫拉巴尔作品改编的话剧为主。著名电影导演闵采尔的影片,也是在话剧的基础上拍摄.他们也演出经典剧本,如品特、贝克特、尤金·奥尼尔,等等。我看他们的舞台布景非常写实,非常亲近观众,就知道大体的演出风格了,是我主张的小剧场风格。我为什么总跟国内现在的所谓先锋探索试验过不去?在这里可以找到解释。

克罗伯特非常热情,不断地讲解,语速飞快。他想有一天到中国亲自指导排演赫拉巴尔的戏剧。我觉得北京人艺应该主动些。后年是“中捷文化年”,不知有无可能?克罗伯特送给我他们的剧本原稿复印件,还给我画了漫画。给我们放了话剧的片断录像。我感受到戏剧艺术的仪式庄严。我感觉他们的剧场经营也有一套,可是并非我的专业,未多咨询。国内从事话剧的专家比我见识多,可是我从他们的作品和演出却感受不到。

在克罗伯特的工作室坐了个把小时,院长推门进来了,说:我要来了解我所主管的剧院在这个下午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热情地握手,致以简短的欢迎词,然后,退场。

晚上,朗茨、苏珊娜、马扎尔、我们一起吃饭,就算饯行了。朗茨给每人带了圣诞礼物。礼物小,情意重。

P12-15

书评(媒体评论)

我已不再年轻,不再年轻了。我已经懂得了自由的真正含意。自由,是近,而非远。自由是个体,而非众人。自由是小出版社、小书店、小的新书首发式、小签售、小阅读座谈会、小聚、小开本图书、小收益、小乐趣。自由是小声,而非高调。自由是柔弱,而非刚强。

——龙冬

后记

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我的捷克旅行生活。

因为编辑出版捷克伟大作家赫拉巴尔的缘故,十年里我五次到布拉格旅行。那个国家和城市,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美好到什么程度?我的回答是,总想去,总想去,多少次也去不够,哪怕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只是发呆,就像时光静止的小城宁布尔克的猫们在拉贝河畔沉思默想,俨然一个个哲学家的样子。

我不大喜欢一个集子的文章内容五花八门,感觉是个百宝箱,或者字纸篓。这个册子里的文章都是游记,可并非一般游记。借用流行说法,叫“深度游”吧。

在所谓游记写作上,我曾经是下过工夫的,也积累了一点点经验。正是这点经验,却又把自己束缚了,似乎成为个人某类写作的一个套路,一种惯性,以致时刻干扰着自己放松的游玩。于是,我下决心,不干了!否则任何旅行对于我都是辛苦疲劳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再者,我也不大接受别人说到我的写作就是“写游记”。我是会写游记的。我对自己写游记是有要求的,至少它不能成为景点游览说明和空泛虚拟的抒情,也不能装作大学问,把景点当成自己的讲台教具。我是一个爱玩的人。可是我所喜爱玩的地方,玩的东西,玩的方法,从玩乐中获取的感受、知识和心得,总归与众不同。

我是一个非常非常喜欢玩的人。我玩得很累。读者您却可以随同我一起去轻松玩玩。我这么想,您的感受大概也不会是仅仅为了得到单调的快乐。我自信,你会喜欢我这个和你一起旅行的人。

感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先生为这本书付出的辛劳。

龙冬

2016年5月3曰于“十月作家居住地.布拉格”

目录

布拉格日记

布拉格涂鸦

未来属于赫拉巴尔

二〇一一年十月的捷克日记

致赫拉巴尔

让底层微光点燃

赫拉巴尔的启示

利普尼采等待马原

后记

内容推荐

由龙冬著的《喝了吧赫拉巴尔(精)》是一部文化随笔性质的游记。作者龙冬作为知名出版人和作家,对于引进赫拉巴尔作品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赫拉巴尔赫拉巴尔也成为了作者的精神导师。作品蕴含着作者的深沉情感,还有在文学观上有一些深入的理解和洞见,对于国内当代文学、出版事业的反思,在两种文化场域中的互参和想要有所建设的努力。

编辑推荐

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作家

他是中国引进赫拉巴尔的最大功臣

两个文学的赤子与顽童

布拉格与北京的Love story

《喝了吧赫拉巴尔(精)》文字粗粝沉实,又情感充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龙冬丰富的人生经历,敢于冒险和探索的性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1: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