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学者对尼克松时期中美关系的研究置于白宫尤其是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忽视了美国国务院等机构的作用。张静著的《美国国务院与中美关系缓和研究(1969-1972)》根据尼克松政府时期的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等档案资料,以及历史活动参与者的回忆录和口述资料,解释尼克松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美国国务院在外交事务中职权的形成,梳理它在中美关系缓和历史进程中(1969~1972)的政策设计和外交努力,并评价它的作用。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次令人震惊的“尼克松冲击”。在回忆录中,尼克松和基辛格都以打开美国对华关系的大门作为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同时极力淡化、削弱美国国务院等政府部门在政策酝酿和外交行动方面的作用。他们的这一说法,引导学者把对中美关系缓和历史的研究重点,置于白宫尤其是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忽视了国务院发挥的作用。
然而,尼克松和基辛格的说法值得质疑,学者的研究值得商榷。张静著的《美国国务院与中美关系缓和研究(1969-1972)》根据尼克松政府时期的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等档案资料,以及历史活动参与者的回忆录和口述资料,解释尼克松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美国国务院在外交事务中职权的形成,梳理它在中美关系缓和历史进程中(1969~1972)的政策设计和外交努力,并评价它的作用。
外交决策的过程从设定决策体制就已经开始,职权随着机构的设立和职责范围的界定而形成,随着官僚政治的斗争而变化。在尼克松的授权下,基辛格主持设计的国家安全体制划分了外交决策程序中的权力和职能。美国国务院在缓和对华关系中的职权范围即由此体制设定。从机构的角度来说,国家安全委员会超越国务院成为外交决策的核心,是国务院、国防部等其他政府部门向总统提出政策建议的唯一正式渠道。就个人而言,尼克松在基辛格的协助下,通过调整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务院等官僚机构,将外交决策过程置于总统和总统助理的掌控之下。尼克松第一任期内,国务院的职权虽受到限制和削弱,但是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相比,它在推动缓和对华关系上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绪论
第一章 制度与职权
一 职位与权力
二 决策机制的形成
三 决策方式的影响
四 国务院的争权与改革
五 国务卿的失势与离职
小结
第二章 政策研究
一 因势利导
二 三角战略
三 中国与国际合作
小结
第三章 与国会及盟国的政策互动
一 与国会的政策互动
二 国务院规划协调室
三 美日规划会谈
四 北约大西洋政策咨询组会议
小结
第四章 外交行动
一 筹划会谈
二 放松管制
三 再续会谈
四 高级别会谈纷争
五 联络渠道转换
六 加快主动
七 实现突破
小结
结语
一 尼克松-基辛格外交的冲击
二 国务院职权的形成
三 国务院与中美关系缓和
附录一 美国国务院机构设置及人员(1969~1973)
附录二 美国国务院部分官员的背景及口述资料
保罗·克里斯伯格
多纳德·安德森
马歇尔·格林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