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实用,是每一个职场人都值得一读的职场生存和发展指南。
《99%的员工没用心做足的55件事》的作者岩濑大辅在书中提供的都是自己多年职场经验的总结,他的成功履历也证明了这些指南的实用性。
本书作者荣获了贝克学者奖、2010年达沃斯世界论坛全球未来领袖等荣誉,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其成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99%的员工没用心做足的55件事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日)岩濑大辅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超级实用,是每一个职场人都值得一读的职场生存和发展指南。 《99%的员工没用心做足的55件事》的作者岩濑大辅在书中提供的都是自己多年职场经验的总结,他的成功履历也证明了这些指南的实用性。 本书作者荣获了贝克学者奖、2010年达沃斯世界论坛全球未来领袖等荣誉,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其成功。 内容推荐 为什么工作换来换去,还只是一个普通员工?年龄差不多甚至比你还小的人,为什么反而成了你的上司?为什么你的工作,看起来很容易被替代?工作进入倦怠状态时,怎样重拾激情和乐趣?绩效下滑,环境瞬变的时候,如何迅速改变并提升自己?…… 达沃斯全球未来领袖之一、贝克学者奖得主岩濑大辅,无论是在麦肯锡打工,还是回日本自己创业,一直都是职场中的佼佼者,他是怎么做到的? 在近20年的职场生涯中,他研究并总结出了职场三原则,正是这些原则,让他如鱼得水。同时,他在三大原则的指导下,归纳出55个具体指南,从工作状态到工作方法,再到业绩,这些指南能够带来行之有效的转变! 不管你是新人还是对职场感到厌倦或力不从心的老手,岩濑大辅著的《99%的员工没用心做足的55件事》都会让你在职场更得心应手。 目录 前言 如何从工作中获得快乐 第一章 工作若能借助他人的力量,会得到4倍的乐趣 1 不能完成的工作要借力而行 2 多替对方考虑 3 好的商量对象胜过搜索引擎 4 工作好比棒球队 5 善于借助老手的力量来做工作 6 不参加公司聚会也能提高团队精神 7 以喜欢的人为重点来扩展人脉 8 并非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9 如果你喜欢对方,对方也会喜欢你 10 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适度公开商务信息 11 对话进行不下去,并非因为不健谈 12 根据对方的立场改变表达方式 13 意见分歧怎么办 第二章 学会学习更重要 14 与成长直接相关的技能学习 15 寻找可以学习的榜样 16 感谢给我们指出不足的人 17 对新闻报道最好进行全面的分析 18 发言之前先在纸上写出来 19 在英语会话中,内容比发音更重要 20 没能完成绩效目标怎么办 21 搞清楚产生瓶颈的原因 第三章 快乐工作的人所拥有的秘密 22 自助者天助 23 失意泰然,得意淡然 24 抓住单调工作中蕴藏的机会 25 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26 从单调的工作中获得最好的英才教育 27 调整出最好的精神状态 28 让焦虑中的自己冷静地观察 29 包容他人的焦躁情绪 30 不在状态时怎么办 31 假如我们都老了 32 让人更有幸福感的两个方法 第四章 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33 听从内心的声音 34 为自己而工作 35 由“想做什么事”转念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36 不存在什么天职 37 不要期待公平公正的评价 38 收到不被录用通知怎么办 39 不读商学院也可以提高能力 第五章 工作与私人生活没有界限 40 没有比家庭和爱人更重要的工作 41 保险与储蓄 42 买房就买便宜的二手房 43 保持充足的睡眠 44 坚持锻炼身体 45 定期体检 46 不要把工作和私人生活分开 47 放下手机,带着记事本出行 第六章 无法重来的人生 48 试着下一盘险而有趣的棋 49 亮出自己的观点 50 如何度过只有一次的宝贵人生 51 做海军不如做海盗 52 跳槽去小城市工作吧 53 放眼世界 54 人生如同旅行,并不以早日到达为目的 55 珍惜每一天 后记 试读章节 不能完成的工作要借力而行 “上司不了解现场的情况,不理解我在考虑的事情,我该怎么办?” 经常有职场人士咨询这个问题。 进入公司的第10年,上司不仅期望你完成个人的工作,还希望你肩负起有后辈加入的整个团队的责任,而且要求用数字说话的最终结果。 因此,你陷入了一线员工和作为管理监督者的上司之间的夹缝中,对上司的不满也就增多了。 与上司缺少沟通的问题是老生常谈,不是现在才开始有的。我们总能从酒馆邻桌的食客那里听到他们说上司的坏话。 相反,我只有一次听人说起上司不喜欢自己。上司之所以是上司,在工作方面了解的东西一定会比你多。工作的流程、索赔的处理、文章的写法、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和惯例、董事长常说的话及其性格特点、本公司与客户的关系,过去的纠纷,等等,上司有着经验上的优势,对细节方面也大都有所了解。 综合能力强于上司的下属往往不那么认为,反而会狂妄地觉得自己比上司更优秀。如果你有不满的话,为什么不从给自己如此低评价的公司辞职呢?应该独立出去才对。如果做不到的话,你还是应该重新审视一下与上司相处的方式。 “管理好你的上司” 这是我在哈佛商学院的课堂上学到的一句话,也就是说跟上司合不来并不是对方不好,而是你自己没能管理好上司。如果你以与上司吵架作为目的话,把对方讨厌的地方彻底研究一下就行了。但是你如果想心情愉快地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得快乐的话,就应该好好考虑管理上司的方法。那么首先要对上司带有敬意,如果你对上司很尊重,渐渐也就能和上司融洽相处了。 如何才能管理好上司呢?我认为还是借力。如何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推进工作,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例如,你要去一个重要的客户那里开展业务,觉得即便去了也不会被重视,这时最好带着上司一起去。这样一来就给客户传达了一种“带着诚意来” 的信息。你说的话和上司说的话有着不同的说服力。在这种情况下上司只是站在你身后也会好很多。你身后有经验丰富的人掌控局面,会让客户有安全感。 另外,你要是制作展示材料,也可以事先拿给上司看看。你或许被骂,但这却是纠正自己方向的良机。与失去客户的信任相比,被上司骂所受到的伤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我到现在也是,在信心不足的时候,会把资料拿给董事长看,让他帮我修改。 作为上司并不会因被部下求助而不高兴。或许上司会说:“你连这种事情也不会做吗?”但如果你真做出了好的成绩,同样会得到上司的认可。 我20多岁时,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岩濑做的工作是常人的8倍。”这不是说我有常人8倍的工作能力,也不是付出了常人8倍的努力。 我因为善于借助上司的力量,而完成了8倍的成果。 如果掌握了借力的方法,即使没有实力的人也能马上成为能干的人。只凭自己力量的话,顶多能完成他人2至3倍的工作,所以即便现在已经是能干的人,借力也是很有效的。 可是,很多人并不想借力。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还是因为对“借”这个词的印象不好吧,比方“借款”“还债”,有可能的话还是最初就不借为好。 但是,工作只有两种:“自己能完成的工作”和“自己不能完成的工作”。不能完成的只能让其他人来做。这么想会使自己的工作变得轻松不少。对于不能完成的工作心理负担也会减半,能完成的工作会快乐加倍。所以,借助他人的力量,会享受到4倍的工作乐趣。 P3-7 序言 如何从工作中获得快乐? 你能从目前从事的工作中得到快乐吗? 我在波士顿的哈佛商学院留学时,遇到了一句可以作为今后人生指南的英文:“Knowing ‘just enough’.”(要懂得知足。) 在哈佛时,我们讨论过略显幼稚的“青春问题”:“通过职业来实现什么才算成功?”“对你来说幸福是什么·”诸如此类。上课时我读过各种文献,其中一本教材写道:“Knowing ‘just enough’.”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人只有明白得到什么能感到满足,才会幸福。相反,不懂得满足,无论物质上多富足,内心也不会被填满,这样的人是永远抓不住幸福的。 当时,我还没想好毕业后做什么,正在深思这样的问题:“我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达到怎样的目标才能够满足,才算得上是理想的人生呢?”我忙于学习会计、营销等方面的课程,但总觉得自己今后的生活中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 日本当下有很多没有明确目标、惶惶度日的职场人士,总是抱怨“工作无聊”“不能做想做的事”。 想必不单是此刻手持本书的你,你身边也有很多抱怨“工作无聊”的人吧。 他们抱怨的理由多种多样,简言之就是“不知足”。无论从事多好的工作,得到多高的薪酬,如果期望值持续走高,就永远不会有满足感。即使是最初觉得快乐的工作,时间久了也会感到无聊。勇于挑战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就会迷失自我。 不知道满足的人,总觉得是所在公司的环境不好,其中一些人还会想到跳槽。其结果往往是,对下家公司仍不满意,工作还是很无聊,几经辗转,都在重复着相同的事,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工资涨不上去,学不到技术,人际关系也没能建立起来,越发觉得工作无聊……一直在苦苦思索着以下问题:“有趣、有意义的工作究竟在哪里?”“存在能让人感到快乐的工作吗?” 我可以明确地给你答案。 “工作本身就是不快乐的”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觉得这世上一定存在快乐的工作,并试图找到它。但是,你浏览完招聘信息后就会发现,根本没有那样的工作。千万不要想那样的工作一定存在。毫不夸张地说,工作总是由一系列烦琐和令人讨厌的事构成。要想到自己所期望的公司就职,却认为现在的工作无聊、没有意义,这样的人首先应该意识到这个大前提。 实际上也有人在快乐地工作。我如今就很享受生命网络(Life Net)保险公司副董事长的工作,身边也常见许多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的人。 …… 如果高中或者大学毕业后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话,30岁左右正好是进入公司的第10年。进入公司的第10年正是习惯了如今的工作,反而陷入陈规旧套的阶段,在组织中出现了部下和后辈,回顾自己工作的同时,烦恼也接踵而至。 我把自己现在担任的副董事长职务定位成“员工的啦啦队长”,意思是:让他人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我每天实践的成果。 我创立生命网络保险公司并担任副董事长实则只有短短4年,但难得的是员工对我说:“我来到这个公司之前,总是盼着快点到周末。来公司后周末就在想‘怎么还没到周一呢’。”这里面多少会有点恭维的成分吧。不过现在的生命网络不仅是拥有100名员工的年轻公司,还成立了8个以上的运动部,都是按照员工的意愿自主创建的。如果工作不够充实,就不会有这个闲暇时间。我可以自豪地说:8个运动部是全体员工能够享受工作乐趣的外在表现。 本书各章以刚刚提到的六个方面(沟通、能力、动力、职业规划、私人生活、挑战)为主题,内容的组成比较零散,有我在工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演讲会和生活中遇到过的职场人士的“烦恼”及其解答。 何为工作?快乐工作的前提是什么?怎样才能使人生更丰富多彩? 如果能让一位,乃至更多的职场人士有新的发现,那就是我的荣幸了。 后记 2011年5月,我写的《99%的新人,没用心做好的50件事》在日本出版,得到了很多读者的支持,成了销量超过10万册的畅销书。“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迟到”“一定要在24小时之内回复邮件”等等,书中写的都是这类基本常识,但它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我觉得那是因为做基础工作有一定的原则可以遵循。在那之后,我收到了很多“希望面向进入公司10年的人们,写一本指南类的书”的呼声。于是,我回顾了和同龄职场人士的往来过程,注意到了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工作。 希望大家稍微花点儿功夫,改变思维,享受每一天。 我想试着给正好进入公司10年的人,写一本指南类的书,这就是我执笔的初衷。 进公司的第10年,正好是在30岁左右。如果把人生比作航路,10岁是出航的准备期,20岁是出航期,30岁就是大航海时期。20岁时我们只是拼命干活儿的人,也会因工作和私人生活而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有时会在人生的大海中迷失方向。 我也是在30岁左右连续陷入迷茫,那个时候就应该需要指南针了。读了这本书,要是能让你从迷茫中解脱出来,甚至还能有所发现,作为本书的作者,我就无比高兴了。 2012年3月15日,生命网络保险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了。这完全是每天快乐工作着的员工努力的结果,但是目标还在前方。让我和员工们边享受快乐,边在这个路途上行进吧。我要向给生命网络保险公司予以支持的很多人表示感谢。在此搁笔。 岩濑大辅 2012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