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是中华千年历史之轮面临新的转向,文化变奏与社会转型呼之欲出的一个关键年代。这一年中国经历了大明帝国的瓦解,以及瓦解后的南明弘光政权、李自成大顾政权、张献忠大西政权、皇太极满清政权之间的群雄角逐与生死搏斗,最后完成了大明帝国到大清帝国的改朝换代。本书分春、夏、秋、冬四卷,以大文化与大历史的宏观视野,细致而又实证地诠释明清鼎革、崇祯悲剧与英雄悲歌;深入浅出地叙说农耕帝国的崩溃与游牧政权的南下,以至数主争雄、九州干戈,最后终于达到农牧一体、满汉一家的历史画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崇祯十七年(社会震荡文化变奏)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余同元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崇祯十七年,是中华千年历史之轮面临新的转向,文化变奏与社会转型呼之欲出的一个关键年代。这一年中国经历了大明帝国的瓦解,以及瓦解后的南明弘光政权、李自成大顾政权、张献忠大西政权、皇太极满清政权之间的群雄角逐与生死搏斗,最后完成了大明帝国到大清帝国的改朝换代。本书分春、夏、秋、冬四卷,以大文化与大历史的宏观视野,细致而又实证地诠释明清鼎革、崇祯悲剧与英雄悲歌;深入浅出地叙说农耕帝国的崩溃与游牧政权的南下,以至数主争雄、九州干戈,最后终于达到农牧一体、满汉一家的历史画面…… 内容推荐 甲申年(1644年)总不失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年。规模宏大而经历长久的农民革命,在这一年使明朝最专制的王权统治崩溃了,而由于种种的错误却不幸换来了清朝的入主。人民的血泪更潸流了二百六十余年。……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场大悲剧。……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了种族的悲剧,这意义不能说是不够深刻的。 目录 序幕 烈皇帝自残自绝 春之卷 农耕帝国的崩溃 第一章 败局算残棋 步步在劫 1.在历史的分际点上 2.调兵遣将 3.募捐筹饷 4.筹议迁都 第二章 大臣个个可杀 1.“文臣个个可杀” 2.“千古忠臣之死” 3.失望与绝望 4.十七年五十相 5.“贰臣”的荣辱 第三章 天人交相失 帝国气数尽 1.刘宗周之悲剧 2.儒家人生的最高境界 3.大干旱与大饥饿 4.《人啖人歌》与《备陈大饥疏》 第四章 乡村暴怒 小民成敌国 1、陕北边兵与流民大起义 2、张献忠“以走致敌” 3、杨嗣昌“玩寇贻患” 4、李自成“均田免粮” 5、小民称敌国 附录 春季大事日记 夏之卷游牧政权的南下 第五章 明朝与北元蒙古的对峙 1、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突 2、“元亡而实未亡” 3、明代的北部边防 4、九边形成与边墙修建 5、兵争日繁战费日浩 第六章 天下安危系九边九边之首在辽东 1、辽东称九边之首 2、努尔哈赤家族的兴起 3、后金政权的建立与扩张 4、满蒙结盟 第七章 满清崛起虎视关内 1、后金以七大恨伐明 2、萨尔浒战役 3、辽沈之战 4、子承父业化家为国 5、“大清”建号改元 第八章 山海关混战紫禁城易主 1、皇太极何以胜过明思宗 2、多尔衮兵进山海关 3、吴三桂引狼入室 4、李自成志在金帛子女 附录 甲申夏季大事日记 秋之卷四主争雄九州干戈 第九章 清室定鼎燕京图谋天下 1、清室迁都北京 2、多尔衮与史可法通信 3、清军长驱中原 第十章 福王称帝南京祚长命短 1、弘光朝廷内外交困 2、“天下事有老马在” 3、史可法“只求一死” 第十一章 闯王退守关中 四面受敌 l、大顺与大西刀兵相见 2、清军攻占潼关 3、李自成不知去向 第十二章 西王称雄巴蜀滥杀士绅 1、张献忠取巴蜀以为根本 2、“西朝皇帝万岁” 3、“治蜀民之策” 4、“天发杀机、人如其何” 附录 秋季大事日记 冬之卷抗清山河泪 野服林居思兴亡 第十三章 恶政酿灾祸剃发激民愤 1、开国大典与太后下嫁 2、清初三大恶政 3、“剃发”与“反剃发” 第十四章 全民抗清举国悲哀 1、抗清义师纷纷起 2、侯方域献《剿抚十议》 3、“英雄生死路” 4、“吾汉族特立性” 第十五章 家国旧情兴亡遗恨 1、“锋镝牢囚取次过” 2、“从古兴亡交集此时” 3、人格的觉醒 4、对理想社会的总体设计 5、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第十六章 农牧一体满汉一家 1、欧亚大陆上的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 2、中原人口的北迁 3、中国长城文化带的演变 附录 冬季大事日记运动 增订版后记 乡村暴怒小民成敌国 试读章节 l、陕北边兵与流民大起义 “中国古代社会的悲剧还有另一个侧面,那就是常被‘精英’们遗忘在村野角落的农民大众。平日里他们是一群最不起眼的芸芸众生,不因被冷落而辄耕,背负青天,面朝黄土,为一家之生计终日牛马般劳作。他们是如此的老实顺从,以至有闲情的文人逸士常误读了村野风景,为所谓的恬静而心醉如痴。殊不知他们是可以欺生而却绝不畏死。如若把他们置之死地,在生死必择的关头,铤而走险,那破坏性的力量也着实可怕。中国历史上就一再领教过了.从山村里走出来的暴怒,二、三百年的物质积累毁于一旦。”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府谷人王嘉胤聚饥民起义,正式拉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同时起义的还有:白水人王二起兵于澄城,清涧人王左挂起兵于宜川。稍后起义的有汉南王大梁和高迎祥。王大梁于十月起兵于汉中,高迎祥于十一月起兵于安塞,称“闯王”。王二与高迎祥起兵后与王嘉胤会合,使王嘉胤成了陕北农民军的最早领袖。同年,22岁的张献忠也参加了王嘉胤的农民军,并成为青年将领之一,在军中被称为“八大王”。 崇祯二年(1629年)正月,一直隐瞒农民军真相的陕西巡抚胡廷晏不得不向朝廷奏报,说陕西全省各郡县都布满了农民军的足迹。陕北的农民军在王嘉胤的率领下,已壮大到七、八千人。 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继续大旱,斗米值万钱,陕北饥民和边兵参加农民军的人数越来越多,王嘉胤率军占领了府谷县城,张献忠率兵与明总兵杜文焕作战失利,便去米脂县组织十八寨官兵起义,成为自领一军的“西营八大王”。与此同时,驿卒李自成也在西川参加了王嘉胤的部将不沾泥的队伍。成了该队伍中青年将领之一。后因不沾泥牺牲,他又投在闯王高迎祥的部下。号称“闯将”。 崇祯四年(1631年)春,陕西农民军大批向山西转移,王嘉胤由府谷转移到山西河曲,高迎祥、张献忠、王自用等相继前来会师。王嘉胤在此称王并设立官署,以王自用、白玉柱为左、右丞相,以高迎祥、张献忠等为大将,山西各支农民军皆听其号令。六月,王嘉胤牺牲,王自用被高迎祥、张献忠推举为统帅.他联合山西各地农民军结成三十六营,统一号令,联手作战。张献忠、高迎祥和李自成皆为三十六营中的主要首领。这时明廷对农民军的政策正由以“抚”为主变成以“剿”为主。升任延绥巡抚洪承畴为陕西三边总督,对山西农民军展开激烈的围剿。 P58-5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