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英迪克所著的《重塑历史(贝拉克·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为美国读者所写,因此行文也与之相符相信本书准确地表达了奥巴马在他就任总统的最初几年对中美关系的思考与希望。
本书并非旨在讴歌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智慧或正确。读者们会发现本书对奥巴马总统外交政策的敏锐度和有效力的评估依具体地域和议题的不同而不一。简而言之,本书尽可能客观地分析奥巴马政府的目标、优先顺序、方法和成效。
当贝拉克·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利坚合众国第44任总统时,他就已经为美国外交制订了宏伟的蓝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重塑历史的轨迹,让世界变得更加公正、自由与和平。从很大程度上说,正是这一许诺使他在执政的第一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在《重塑历史(贝拉克·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一书中,马丁·英迪克、李侃如和迈克尔·奥汉隆不仅用前任的作为和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而且用他个人的豪言壮语和鼓舞人心的目标,来衡量奥巴马。《重塑历史》既肯定了奥巴马取得的主要成就,也指出了他所犯的错误,并试图解释其中的缘由。
奥巴马在应对重大而紧迫的外交政策挑战时表现甚佳,比如:在反恐领域,采取大胆的突袭行动击毙了奥萨马·本·拉登;重新定位美俄关系;管理越来越重要的美中关系;应对伊朗和朝鲜这样的“流氓”国家。然而,在解决巴以冲突中,他的政策在战略和执行中都存在严重缺失。阿富汗政策始终受到信息和工作团队不一致的困扰。从能源和气候变化到非洲和墨西哥问题,在重要的非传统安全议题中,奥巴马成败兼收。他先前的重塑国际秩序的愿景,使新兴大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构想很好,但成效有限。
英文版前言
中文版前言
第一章 引言
从改造世界到修补世界
推动新兴的全球新秩序
剑建外交团队
一个未竟的事业
第二章 新兴大国:中国
中国:奥巴马的假设
中国的情况
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应对金融危机
应对气候变化
防止核扩散
“蜜月”之后
安全问题
朝鲜
日本
南海
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网络安全
经济与贸易
华盛顿首脑会议
转向亚洲
转向的要素
中国的反应
展望未来
美国的信誉
中国的轨迹
结论
第三章 战争、反恐与国土安全
伊拉克
阿富汗
巴基斯坦及其他地区:更宽泛的“反恐战争”
结论
第四章 中东和平进程
奥巴马的“假设”
追寻沙特海市蜃楼
冻结定居点扩建计划的彻底失败
奥巴马渐行渐远
结论
第五章 阿拉伯之春
埃及革命
巴林的例外
利比亚的“幕后推手”
通向大马士革之路
结论
第六章 “流氓国家”
伊朗
朝鲜
核扩散
美韩同盟和美日同盟关系
美中关系
东北亚多边合作
朝鲜陷入混乱将导致国际干预
奥巴马政府的战略
结论
第七章 “非传统安全”议题:能源、气候与弱国家能源和气候
能源需求与传统国家安全
气候变化的因素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
可再生能源选项和政策:局限和风险
贫困、内战和犯罪
非洲的冲突与弱国家
美国边境以南的安全关切
其他事务
结论
第八章 历史弧线是漫长的
奥巴马的外交政策记录
奥巴马主义?
进步的实用主义者
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