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千年前的情怀(唐传奇的秘密花园)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扶楠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15年11月,改编自唐传奇小说的电影《刺客聂隐娘》荣获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等五项大奖,让唐传奇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唐传奇作为“唐代的都市文学”,在跨越了千年之后其华美的色彩仍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少。时至今日,我们在读唐传奇的时候,依然会为主角的遭遇而悲,而笑,而怒,而感慨,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由扶楠所著的《一千年前的情怀(唐传奇的秘密花园)》一书语言幽默搞笑、文采斐然,十分贴近年轻读者和网络人群;对于那些被艳俗的唐朝影视剧轰炸得视觉疲劳的观众,这是一部小清新的治愈之作。

内容推荐

还原唐人生活的点滴,探寻传奇隐秘的历史花园。这里有张生与崔莺莺另娶别嫁的爱情真相,李世民入冥背后潜伏的刀光剑影,女侠聂隐娘神出鬼没的瑰丽江湖,孙悟空原型的奇诡遭遇,月下老人牵红线的趣味传说,长恨歌吟哦的千古绝唱。听霍小玉临终别离的悲愤诅咒,看虬髯客远遁中原的洒脱背影,惊醒太守南柯一梦,怅然卢生荣华一生……  以文章之奇而传事之奇,由扶楠所著的《一千年前的情怀(唐传奇的秘密花园)》一书围绕唐传奇传世名篇,从生活、爱情、文学、历史、侠义、神怪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追寻那个时代留下的美丽足印,畅想一千年前动人的情怀。

目录

写在前面:传奇的来历

文学篇

 什么是唐传奇

 致青春:当科举还没戴上枷锁

 唐传奇的文学性

 元杂剧:小说中转的驿站

生活篇

 唐人们,我们来谈谈人生

 隋唐风度:唐代的士人们

 那些你或懂或不懂的唐人观念

爱情篇

 爱情Style

 《霍小玉传》:凄厉的诅咒

 《会真记》:爱情不是你想买

 爱情,该如何保卫她

 挣扎吧,在婚姻的深渊里

历史篇

 八卦热门在皇家

 尘埃里的传说

 名士们的轶事

 人间界的迷雾

 历史的脚印

侠义篇

 “侠客行”密码

 千奇百怪的“侠”

 女侠,你真是条汉子

神怪篇

 唐传奇中的“异次元”

 梦里不知身是客

 唐人都爱“冥界游”

后记:寻找唐传奇的身影

试读章节

1. 女侠,你真是条汉子

唐传奇里,侠士很多,女侠更多。女侠在侠义类的传奇中所占比例之高,令人称奇——唐代女子之自由开放,居然到如此地步么?确实,这在之后的朝代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就是因为唐人尚武,所以传奇里多女侠的形象;而后世的作品里更多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守在院子里憧憬男性的大家闺秀,所以审美之差异可见一斑。和一般女子相比,女侠们身上多了几分英姿飒爽,是女子中的汉子;和男侠相比,女侠们又别有一番风情,她们天生带有的阴柔,中和了“侠”字过于坚硬的部分,使之姿态更加婀娜,所以在侠客中,她们又是女神。

“女武神”聂隐娘

聂隐娘的女侠身份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也许十岁以前的“萝莉”隐娘和其他女孩没什么区别,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更多奇幻的想象,毕竟这么小的孩子还不会太思考人生吧,至少不会想以后自己要做一个侠客。但是一个尼姑的出现打乱了她原本应有的人生轨迹。就像前面涉及的部分,聂隐娘自述了她被怪阿姨尼姑偷走后的经历,等她再回到父母身边,已是五年之后,学成归来了。

隐娘虽然人是回来了,但是就好像被人从小收养的野生动物,已经回不到她原先的群落里,因为她的生活习惯变了。隐娘的父亲发现女儿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性,也不敢追问。等到隐娘拉着个做铜镜的少年回来要求和这个人结婚时,她的父亲也没敢多说什么,只是供给这对小夫妻丰厚的吃穿用度,日子倒也平静。几年后,聂锋去世,聂锋的上级魏博知道聂隐娘的本领,便出钱请她帮助自己做事。于是又过了几年,终于,魏博养兵千日,要用兵一时了。他看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顺眼,便指派隐娘去从肉体上消灭他。

谁知,刘昌裔也会一种“特异功能”,他能掐会算,算到隐娘会来杀他,便派人去迎聂隐娘夫妻。隐娘对刘昌裔很是佩服,同意去见他,并当面向刘昌裔谢了罪。刘昌裔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并予以宽大处理:邀请他们留在自己身边,而隐娘提出的工资是日付二百文就足够了——这个日薪水平其实还是挺高的,要知道一千文就是一贯,他们每五个“工作日”就挣一贯,按贞元年间的米价一般在几百文钱一斗的情况来看,他们至少一周就可以挣到一个月的口粮,生活水平已经算不错了,至少衣食无忧。

过了一个多月,隐娘对刘昌裔说,魏博见他们没得手,又没回去,一定会再派人来杀他,所以请他用红包裹上一点头发,她会放到魏博枕前,告诉他自己不打算再回去了。当晚四更(已经是后半夜了),隐娘回来,对刘昌裔说,魏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派刺客精精儿来杀他们,但是让刘昌裔安心,自己可以对付他。

身边有隐娘这样一个高手,刘昌裔自然宽心。到半夜,果然看到一个人从空中掉了下来,身首异处。这就是死在隐娘手上的精精儿。隐娘处理精精儿尸体的手段颇有些恐怖:她用药把尸体化成水,连毛发、骨渣都不剩。在中国古代,确实有传说(主要是武侠类传说)有一种药可以做到这么恐怖的事,又方便又好用,不留一点痕迹。然而传说中的东西总是让今人难觅其踪,比如那羽毛带毒的鸩鸟。(P227-229)

序言

写在前面:传奇的来历

在唐朝,有意气风雅堪称登顶中国诗史的唐诗;有开启后世重要文学体裁的长短句;有对仗工整韵味深长的骈文,也有韩愈、柳宗元等文章精英提倡的文以载道的古文……在这么多文学成就中,自然少不了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正式成熟起来的唐传奇。奇怪,为什么明明是小说却又不叫小说,而叫传奇?小说,一个今天已经非常普及的词语,一种概念早已有之的文体,要想从文学中脱颖而出,事实上却不那么容易。

中国古代小说究竟具体从什么时候诞生的,恐怕很难说清。司马迁的《史记》固然是正史、信史,但是有些事情的记载比如《鸿门宴》,已经颇具小说的雏形——当然,没人会把《史记》当小说,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从文学史的角度说,到六朝时期,此前漫长历史时期积累的神话、寓言、史传、传说等终于要“集成”了,要产出点成果了,于是便产生了志人和志怪小说。一方面,古人的兴趣仍在人类本身,写自己的事情,写别人的事情,写名人的事情。其中有些事细细想来未必都是真的,有些干脆就是听来的小道消息,但谁让大家都喜欢呢?古人的“八卦”之魂有时燃烧得令今人也不得不叹服。另一方面,古人的兴趣很早就被神仙鬼怪这些并不存在的事物吸引过去了。这也很正常,这类故事在今天依然火爆,只不过标签已经换成“玄幻”、“灵异”之类;另外在这一大类当中还有一个舶来品——科幻。有人把这一时期的中国小说比喻为小说的“童年时期”,这个说法十分形象。那时的小说,还不讲究什么结构,很多时候仅就是“我给你讲个好玩的故事哦”,可以说目的很单纯。对事件的记录大多也比较简略,不会有过多人物表情、心理的描写(当然关键时刻还是要的),雕饰不多,显得很纯净。故事的篇幅一般不会太长,比如《宋定伯捉鬼》,就只讲他捉鬼这一段,至于捉了鬼之后有没有其他鬼为他们的朋友报仇,那就不是这篇小说要说的了。所以那时是没有长篇小说的。

到了唐代,小说长大了,也开始成熟了。目的依旧是“讲个好玩的事情”,而技法上则要成熟许多,同一篇中记下的故事也不再单一,而是有了连续性。小说在长度上仍然主要是短篇小说,但是不少篇目却具备了供后人继续发挥的余地。这些故事由于“作意好奇”,所以宋代以后,大家把它们泛称为“传奇”。不过“传奇”的名字具体是谁发明的却不好说,按《新唐书· 艺文志》的记载,唐人裴铏著作《传奇》三卷,这可能是目前最早与小说有关的“传奇”出处了。于是人们送给裴铏这样一个头衔:传奇的鼻祖。其实这么说有些勉强,裴铏之前,“传奇”这种文体就已存在,集合不少传奇故事的笔记也有人写,无论怎么看,裴铏离“鼻祖”都还远。但不可否认,他绝对是一位重要的传奇家。传奇名篇《聂隐娘》《裴航》《昆仑奴》就出自他的手笔。

在唐代,传奇小说之所以能够发展,甚至是一种井喷式发展,决非偶然,这与唐朝社会的繁荣和开放有关。唐朝没有文字狱,有的是科举仕途对于士人读书的“诱惑”与鼓励,有的是大家聊天打趣、互相催促“快写篇故事来看”的推动作用,也有着唐人自己对描述心中故事、人物的一种向往。

在中国古代,相对于诗歌、文章(小说当然也是文章,但这里指骈文、散文甚至是八股文那种文章),小说属于叫座不叫好的作品,就是大家都喜欢看,却不好说这是一种成就。当然,随着小说的发展,后人对小说越来越重视,小说作者也不再无足轻重。只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小说作者只怕很难翻身。科举里考过诗赋,考过应用文(策对一类),考过八股文,但从没哪位皇帝心血来潮说:我们来考一篇小说吧。

然而当西方文学思想流入中国后,大家才发现:咦,原来小说这么重要的吗?一个文学家,是要靠他的长篇小说来支撑的吗?鲁迅先生写了再多杂文、散文、诗歌、中短篇小说,也遮不住他在长篇小说方面的缺憾。

时至今日,人们对小说不会再有什么歧视,无论写诗歌写小说,一样都是“油菜花”(有才华)。所以现在,让我们翻越时空障碍,到相隔了一千年的唐代,去看看传奇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吧。

后记

后记:寻找唐传奇的身影

要想找唐诗的身影,随便去一家书店,都会有无数版本的唐诗选等待你去发现。这项工作古人就已经在做,《唐诗三百首》就是一个有名的选集。

然而,要找到唐传奇的身影,却不是那么容易了。从没听说过类似《唐传奇三百篇》这样的一本书供我们了解唐传奇——事实上,选集是有的,但是想要像读《全唐诗》那样找一部《全唐传奇》,答案是:没有。

为什么?为什么没人编呢?《全唐诗》《全唐文》都有,连唐代墓志铭也有人汇编,为什么没人在唐传奇上下工夫整理呢?因为确实比较难,传奇藏身之处太零散了。传奇不像诗歌那样一眼就可以辨认,不像墓志那样属于特殊文体有明显的区分条件——很多唐传奇,实际上是混杂在笔记里的。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传奇,很多来自于《太平广记》,而其他篇目有来自牛僧孺《玄怪录》的,有来自薛用弱《集异记》的,有来自张鷟《朝野佥载》的……总之,但凡与唐人有关的各类笔记里面,不定哪里就可能隐藏着某个传奇故事。此外,要是考古再发现了什么新篇目,也得算进去,所以这也是一种来源。

笔记是这样的:有时你也很难界定这件事到底是真的历史事件,还是真的传奇故事,总之说得跟真事一样。由此可见,在唐传奇的年代,小说其实还没有完全断绝和历史记载的关系。不过这时候的笔记作者,既不必背负史家的责任,也没有修一部宏伟官史巨著的远大志向(就算他们有志向也没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手头没有必要材料),他们记录下的,是他们所能听到的事情。所以作者们开始摆脱传统史家修实录的那种方法——干巴巴地流水账般记录皇帝今天做了什么、明天做了什么,而是开始发挥想象力,发挥个人在创造历史方面的“能动性”,用学术一点的话说就是“有意识地进行艺术虚构”,实际上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开始编了……小说本身就是需要艺术虚构的,所以具有这一点的唐传奇自然是比较成熟的小说,而不是历史记载了。

小说在唐传奇时的成熟有目共睹。鲁迅先生说过,“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此前的志人志怪小说就只是记录故事,唐传奇像唐诗一样,比较注重美感。有些唐传奇本身也是很有文学性的,说唐传奇是中国小说一次质的飞越,毫不为过。

前面曾谈到古人对唐传奇的继承,其实今人在这方面做的也很多。借助于科学技术,今人想要重现唐传奇的故事比古人方便多了。不必再拘泥于舞台的限制,不必再介怀于环境的改变,在今人的影视剧中,可以用最直接的方法演绎出唐人的浪漫与潇洒。在今日的银屏上,就有唐传奇正在火热上演。

所以,我们从哪里寻找唐传奇呢?

可以从书本上,可以从影视剧中,可以从传说的故事中……实际上,唐传奇,就在你我不经意的生活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9: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