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省心的孩子是教出来的(教育专家谈教子)
分类
作者 刘开朝,王倩编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很多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能让我省点心吗?”“真是为你操碎了心!”……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不省心”其实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因为做家长太过操心。我们总是对孩子有着天然的保护欲,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这也想管,那也想管,想做到面面俱到、不留死角,恨不能凡事亲力亲为,替孩子包办一切,真可谓“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样的家长怎么可能省心呢?而且,我们觉得孩子不省心,其实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有太高的期望。当我们把心态放平和,让孩子自由地去发展,不拿孩子攀比和炫耀的时候,也就省心了。

因此,要想培养省心的孩子,关键在父母。为人父母者要学会“卸下包袱”,换一种心态带孩子,少操心,自然就省心了。

一、孩子,你慢慢来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

黑衫黑裤的老妇人把我要的二十几支桃红色的玫瑰从桶里取出,交给小孙儿,转身去找钱。小孙儿大概只有五岁,清亮的眼睛,透红的脸颊,咧嘴笑着,露出几颗稀疏的牙齿。他很慎重、很欢喜地接过花束,抽出一根草绳绑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绳又长,小小的人儿又偏偏想打个蝴蝶结,手指绕来绕去,这个结还是打不起来。

老祖母等不及,粗声骂起来,还推了他一把。

“没要紧,阿婆,阮时干真多,让伊慢慢来。”

这段文字出自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龙应台曾以其犀利大胆的文风在两岸文坛刮起一阵“龙卷风”,她的笔下似有万丈豪气,字字铁骨铮铮。可是,这句“让伊慢慢来”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龙应台,正如该书封底文案所言:“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龙应台是一位犀利的作家,也是一位温暖的母亲。

“慢慢来”,很简单的三个字,却很温暖,但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生活压力下,又有几个父母能够真正做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我们往往急着教孩子走路、说话,急着让他们识字、数数、背唐诗……当孩子不能达到我们的期许的时候,当孩子表现出他们这个年龄特有的“笨拙”的时候,我们却不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可爱”,而是像上文中的老祖母一样“粗声骂了起来”,批评指责孩子“太笨了”,甚至恨不得抢过来自己替孩子做。殊不知,我们就这样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和成长的权力!

著名教育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他认为“儿童教育不能在今天预支明天的需要,必须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尊重儿童特有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特殊性。”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正逐渐发生着转变,大多数家长开始从传统教育观念中的“家长权威”逐渐转向平等的亲子观,但是仍然缺乏把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意识。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让身处其中的我们都越来越急躁,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效,仿佛这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病痛和顽疾。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同样也波及幼儿教育。为人父母者大多“恨铁不成钢”,个个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聪明可爱、出人头地。于是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似乎一夜之间就成了全国家长信奉的座右铭。就这么一句话,让多少家长急得要死,又让多少孩子累得要死?每位家长都不甘落后,胎教、奥数班、美术班、择校……家长们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让自己的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其选择各种培训班,期盼着自己家里能出一位“小天才”。殊不知,这响亮的口号带来的是功利主义,是对儿童天性的压抑。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逻辑上到底能不能站稳脚跟?五十米、一百米短跑赛程中,起跑固然重要,但是三千米、五千米长跑比赛,以及马拉松比赛中,最后的冠军有多少是先发制人而取胜的?赢在起点,却未必能赢在终点。人生不是百米赛程,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需要的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要知道,除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还有句古语,叫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讲的是东汉末年孑L融年幼时的一则轶事。

P3-5

目录

第一章 转换一种心念——“卸下包袱”就省心

 一、孩子,你慢慢来

 二、欣赏孩子的不完美

 三、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四、学会放手

第二章 抓住几个关键一一“教子有方”才省心

 一、关注孩子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独立性

 三、注重对孩子进行品性教育

 四、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与人际交往

 五、培养兴趣爱好,呵护孩子的梦想

 六、让孩子主动、快乐地去学习

第三章 常见问题处理有方——“善于取经”可省心

 一、孩子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怎么办

 二、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三、孩子不想去幼儿园怎么办

 四、孩子沉迷动画片怎么办

 五、孩子爱哭闹、撒泼怎么办

 六、孩子胆小、不自信怎么办

 七、孩子逆反怎么办

 八、孩子顽皮、多动怎么办

 九、孩子性格孤僻、自闭怎么办

 十、孩子表现出暴力倾向怎么办

 十一、孩子犯了错不肯承认怎么办

 十二、孩子懒散、拖延怎么办

 十三、孩子贪玩、不爱学习怎么办

第四章 掌握教育技巧一一“有技巧在身”更省心

 一、做孩子的好榜样,

 二、放下家长的“架子”

 三、巧用“角色互换”小游戏

 四、“热”问题“冷”处理

 五、“打完巴掌给枣吃”

 六、宽严相济

 七、不跟孩子翻旧账

 八、不轻易吓唬孩子

 九、不对孩子存偏见

 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

 十一、主动向孩子道歉

 十二、拒绝孩子要“狠心”

 十三、表扬孩子讲方法

 十四、批评孩子讲艺术

 十五、与孩子共享亲子阅读

 十六、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十七、让孩子感受家长的爱

 十八、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

 十九、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

 二十、“隔代教养”要谨慎

序言

每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天使来到人间,孩子的出生总是能给一个家庭带来无限的喜悦。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份责任,一系列的“麻烦”,和永远也操不完的心。不得不说,孩子的成长对父母乃至整个家庭来说就是一场“痛并快乐”的旅行。

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如何教育孩子?这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真是一点儿也不省心!”“小儿难养!”“为孩子操碎了心!”……对此,家长首先应该明确一点,世界上就没有真正省心的孩子,养孩子必然会是一个“不省心”的过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孩子挑食、营养不良怎么办?孩子经常感冒发烧怎么办?培养“怪孩子”还是“乖孩子”?孩子严重逆反怎么办?孩子调皮多动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孩子不合群怎么办……这些问题在每个孩子身上都可能会出现,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有心理准备。

家长还要明白一点,我们在责怪孩子不省心的时候,别忘了反思一下自己。孩子出了问题,一定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省心,而是家长不放心,总想亲力亲为、替孩子包办一切;或者家长太操心。管教孩子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又或者对孩子期待太高、要求严格,常常恨铁不成钢、常恨朽木不可雕,每日耳提面命、苦口婆心……试问,这样的家长如何省心?其实,转换一种心态,“卸下包袱”就真的省心了。

此外,省心的孩子都是家长教出来的,孩子不省心的最大原因就是家长不会“教”。教育孩子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家长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善于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只有掌握要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教育孩子才能变成一件省心、轻松的事儿。

其实,教育是否成功,关键看两点:一是会不会教,二是用不用心。“会不会教”主要是指家长是否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能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指导和帮助;“用不用心”则是家长对孩子的操心和放手程度,主要体现为在孩子身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把家长分为四种类型:

一流的家长,也是最聪明的家长,是“会教+‘不用心’”型。因为真正懂得教育的家长,不需要过分操心。这些家长看似不用心,实则是把有限的精力用在了刀刃上,抓关键,抓重点,在小事上则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和充分的尊重。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比较独立,也具有创新精神。

二流的家长则是“会教+用心”型,懂得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对待孩子非常用心,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没有自己的世界,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种家长往往非常重视教育、关心孩子,对孩子有比较高的期待和要求,但是自己会非常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比较优秀、组织纪律性强,但是可能会过分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三流的家长是“不会教+不用心”型,这类型的家长可能文化程度偏低,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在孩子的学习上一般也不能给予指导,所以,他们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尊重,让孩子自由发展。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能否成功、成才关键要靠自己。

但是,最可怕的是第四流的家长,就是“不会教+瞎用心”型,这种家长不懂得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但是却在孩子的事情上“瞎指挥”,不尊重孩子。这种教育往往会适得其反,家长自己身心俱疲,孩子也觉得厌烦,自然培养不出省心的好孩子。

可见。我们应努力成为一流的聪明家长,省心又轻松地陪伴孩子成长。管教孩子要抓关键,不要太琐碎,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善于取经,利用他山之石;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轻而易举做到“四两拨千斤”。

内容推荐

刘开朝、王倩编著的这本《省心的孩子是教出来的(教育专家谈教子)》告诉我们:

省心的孩子都是家长教出来的。孩子不省心,最大的原因就是家长不会“教”。其实,教育是否成功,关键看两点:一是会不会教;二是用不用心。“会不会教”主要是看家长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能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指导和帮助;“用不用心”则是指家长对孩子的操心和放手程度,主要体现为在孩子身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只有抓住了教育的关键,教子才能事半功倍,家长才能省心,孩子才会开心。

编辑推荐

凡是优秀的孩子都非常懂事,而且拥有一系列的优良特质——自觉、自立、懂得感恩等,让家长非常省心。“我家的孩子为什么不省心?”“他家省心的孩子是怎么教出来的?”很多家长在教子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其实,省心的孩子都是家长教出来的,孩子不省心,最大的原因就是家长不会“教”。刘开朝、王倩编著的这本《省心的孩子是教出来的(教育专家谈教子)》通过教育专家的理论阐释和实际案例分析,从孩子的健康、智力、情商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系统性地向家长介绍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是一本为爱操心的父母们所写的“减压”书,更是一本鲜活的教育宝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3: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