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立刚、郜若素、蔡昉、江诗伦主编的《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中国经济前沿丛书》回顾了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涉及开放资本账户的模式和次序问题。他们在文献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随机效果概率模型,利用50个国家的数据样本分析各种不同改革次序和开放模式的情形会如何影响改革在中国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结论证明,在任何一种情形下这种可能性都不会超过15%。如果中国逐步渐进地开放资本账户,同时采取更为广泛的金融改革,则金融风险出现的概率最低。
中国经济正经历着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持久深入的增长转型期。由宋立刚、郜若素、蔡昉、江诗伦主编的《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中国经济前沿丛书》主题是“中国经济转型”,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改革及资本项目开放;三是中国的能源与电力改革与政策调整;四是中国的对外投资以及贸易政策的实施。在“新常态”的增长速度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如预期为中国走上世界生产力前沿奠定基础?在结构调整和低速增长并存的情况下,未来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新的问题?通过本书的分析阐释,也许能够为读者找到解答这些问题的线索。
环球背景下的中国变迁
国内转型与结构变革
经济增长新模式与全球资源经济
中国货币宽松政策的不可抗理由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后果
农民工的消费潜力有多大
——市民化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
国家能源市场一体化
——关于中国能源价格趋同化的研究
中国的天然气市场自由化
——对中澳天然气贸易的影响
中国的电力部门
——供电增长、保障用电和降低用电价格
全球一体化中的中国
金融整合与全球互动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改革次序、风险及政策应对
离岸人民币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的制造业业绩与工业竞争力升级:国际比较与政策反思
中国成为资本输出国
中国沿海外商直接投资对内陆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国的贸易谈判策略
——推动经济增长以及区域经济融合
繁荣到转型
——中非关系新常态展望
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看中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
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