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旧时光里徜徉--民国文人的欧洲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自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战后雾中之伦敦

正月十二日正午,船将拢岸,丁、徐二君(即丁文江,徐新六)已偕英使馆各馆员乘小轮来迎。我们相视而笑,算是合抱绕世界一周了。我们才登岸,战后惨淡凄凉景况,已经触目皆是。我们住的旅馆,虽非顶阔,也还算上等。然而室中暖气管是关闭了,每个房间给一斗多的碎煤,算是一日二十四点钟的燃料。电力到处克减。一盏惨绿色的电灯,孤孤零零好像流萤自照。自来火的稀罕,就像金刚石,我们有烟癖的人,没有钻燧取火的本领,只好强迫戒掉了。我们在旅馆客屋吃茶,看见隔座一位贵妇人从项圈下珍珍重重取出一个金盒子来,你猜里头什么东西呢?哈哈!是一小方块白糖,他连客也不让,劈了一半,放在自家茶碗里,那一半仍旧珍珍重重交给他的项圈。我想我们这几年在本国,真算得纨绔子弟,不知稼穑艰难。自想自从货币生计发达以来,世人总以为只要有钱何求不得?到今日也知道钱的功用是有限度了。又想在物质文明享用极丰的欧洲,他们为国家存亡起见,万众一心,牺牲幸福,忍耐力之强,著实可敬。但经过此番之后,总应该觉得平常舒服惯了,方便惯了,也算不得一回好事。在物质的组织之下,全社会像个大机器,一个轮子出了毛病,全副机器停摆,那苦痛真说不尽。只怕从今以后,崇拜物质文明的观念,总有些变动罢。

黄公度的《伦敦苦雾行》,头一句是“苍天已死黄天立”。我们到欧洲破题儿第一天受了这个印象,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我们在马车上望见那将近西没的太阳,几个人费了一番彻底的研究,才判定他是日是月。晚上我和子楷(即刘崇杰)散步,远远见有一团朦胧红气,我猜是街灯,子楷猜是钟楼,那里知道原来就是日间误认的月光。日月灯三件事,闹得一塌糊涂,这不是笑话吗?我但觉受了极湿极重的空气压迫,两颧骨紧张作疼,往街上散步多时,才稍好些。无怪英人拿户外运动竞技等事,当作人生日用必需,渐渐成为公共嗜好了。伦敦每年总有好几个月是这样,而且全国也和伦敦差不多,所以他们养成一种沈郁严重的性格,坚忍奋斗的习惯,英国人能够有今日,只怕叨这雾的光不少哩。可见得民族强盛,并不是靠绝对丰顺的天惠,环境有些苛酷,才真算玉汝于成哩。威士敏士达寺

我们因旅馆难觅,由徐、丁二君先往巴黎布置,我和同舟诸君,在伦敦勾留五日。趁这空暇,随意观光,头一个要拜会的,自然是有名的“英国凌烟阁”威土敏士达寺(今译威斯敏斯特教堂)。我们从托拉福加广场,经白宫街维多利亚街,到泰姆河畔。眼前屹立一长方形古寺,双塔高耸和那峨特式建筑的巴力门毗连并立,一种庄严朴茂气象,令人起敬,这便是威士敏士达寺了。我们先大略研究这寺的历史,他是从十一世纪爱德华憾悔王创建,十三世纪末,亨利第三大加改筑,到今将近千年,累代皆有增修,那西塔的门楼,还是二十年前新造。最奇的是把各时代的款式,合冶一炉,几乎成了千年来建筑术的博览会。拿一个人作譬,好像戴着唐朝一顶进贤冠,披着宋朝一件绯袍,手拄着明朝一方笏,套上清朝团龙补挂,脚底下还踏着一双洋皮靴子,你想这不是很滑稽很难看吗?然而他却没有丝毫觉得不调和,依然保持十分庄严,十分趣味。我想这一个寺就可以算得英国国民性的“象征”,他们无论政治上法律上宗教道德上风俗礼节上,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蜕变,几百年前和几百年后的东西,常常同时并存,却不感觉有一些子矛盾。他们的保守性,有一点和我们一样,他们的容纳性调和性,怕很值得我们一学罢。这寺内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三七六年创始,一五二八年落成,约经一世纪半的长久日子。算起来,当绘图的时候,随种一株杉树,还可以等他长成来充梁柱。他们却勤勤恳恳依着原定的计划,经一百多年,丝毫不乱,丝毫不懈,到底做到成功了。唉!兹事虽小,可以喻大。试问我们中国人,可曾有预备一百年后才造成的房子吗?须知若是有一个人要造恁么一间房子,这个人首先就要立定主意,自己不打算看见他成功,自己更不打算拿来享用。这个人一定是不安小就,图个规模宏远,明知道一生一世不能完成的事业,却要立个理想的基础传给别人。有了这个人就行哕吗?不然,不然。还要后起的人和他一样的心事,一样的魄力,才能把他的事业继承下去,不至前功尽弃。我想欧洲文明从何而来,就是靠这一点;人类社会所以能够进化,也只靠这一点。前人常常立些伟大的计划替后入谋幸福,后人保持前人的遗产,更加扩充光大,人生的目的,人生的责任,就尽于是了。我游威士敏士达最初起的就是这种感想,后来遍历大陆,到处见的寺院,动辄都是几百年工程,这感想便日印日深。回想我们中国人的过去,真是惭愧无地,悬想我们中国人的将来,更是惶恐无地了。P3-7

目录

英格兰

战后雾中之伦敦

威士敏士达寺

下议院旁听

巴力门选话

文人宅

公园

加尔东尼市场

乞丐

我所知道的康桥

吸烟与文化

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

英国人

东方学院

英国人与猫狗

我的几个房东

法兰西

巴黎和会琐记

巴黎的鳞爪

巴黎

塞纳河之左右岸

巴黎之博物院

巴黎之夜与野色

鲍尔陀一日

巴黎的书摊

都德的一个故居

卢森堡博物院——芳登波罗宫

拿破仑基——路丹博物院

德意志

战地及亚洛二州纪行

一 首途

二 凡尔登

三 亚尔莎士、洛林两州

四莱因河右岸联军驻防地

柏林

德瑞司登

莱因河

意大利

意大利游记(节选)

斐苏斐士火山

奈波里余游及往罗马道中

罗马

教皇宫

元老院旧址

游美兰

威尼斯

佛罗伦司

罗马

滂卑故城

翡冷翠山居闲话

意大利的天时小引

佛罗伦萨

西班牙

在一个边境的站上

西班牙的铁路

记马德里的书市

瑞士

瑞士

世界公园的瑞士

丽芒湖上

荷兰

荷兰

荷兰鸿爪(节选)

王宫与博物馆中的名画

两个异样的渔村

波兰

再生的波兰

序言

如今,欧洲游对许多国人来说,已不再那样遥不可及。

然而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欧游还仅仅局限于一小部分人的经历。这其中就包括了如康有为、梁启超、朱自清、老舍、徐志摩、戴望舒等在内的民国文人。他们或因外交、或因留学、或因任教,踏足于异域陌生的土地。在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当然不乏对异国美景、风俗的趣味性体验,同时,本土国力的衰微又让他们在中西视域的比较之下,多了几分别样的感慨。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开始了“流离异域一十六年,三周大地,遍及四周,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路”的流亡生活,归国后成《欧洲十一国游记》,名日“十一国”,实则侧重于意、法两国。其考察着重于各国的政治风俗及历史变迁得失,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倒在其次。

梁启超1919年1月自伦敦开始,与丁文江、蒋百里、张君劢、杨鼎甫、刘崇杰、徐新六等一行七人进行了为期一年欧洲游历,足迹遍及英、法、德等欧洲主要国家,对一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并在巴黎和会上为争取国家权益贡献了一己力量。归国后写成《欧游心影录》,在其时已产生很大影响。

徐志摩1920年追随罗素到达英国,之后又由英国著名学者狄更生介绍,以特别生的身份入康桥大学(今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并在西方教育文化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新诗。其欧洲游历的散文集结为《巴黎的鳞爪》。

老舍1924年秋赴英国交流学习,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1929年夏经新加坡回国。在英期间创作并发表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三部长篇小说,英国的教书生涯让老舍逐渐历练为一位成熟的作家。其关于英国的个人体验散见于其散文作品中。

朱自清于1931年8月赴英留学,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一年后回国。期间漫游英、法、德、意、瑞士、荷兰等国。其《伦敦杂记》和《欧游杂记》分别于1934年4月和9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后多次再版。

戴望舒1932年11月赴法,先后就读于巴黎大学、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期间游历法国、西班牙等国。有随笔《巴黎的书摊》《都德的一个故居》、“西班牙旅行记”系列等记录行程。

虽然都以欧洲为目的地,但由于身份、背景及个人风格的差异,这些民国文人的游记又体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康、梁的对政治问题的格外关注,对中西优劣相较的理性思索;徐志摩浪漫的诗人情怀,不重写实,而偏重性灵的陶冶;老舍一贯的平易与幽默诙谐;朱自清学者式的严谨精致;戴望舒徐缓从容的个人漫步……此外,还有邹韬奋从曼妙的风光和迥异的人文中,以新闻记者的敏锐眼光得出的对中西文化的独道体察;孙伏园在风景如画的日内瓦湖畔对故国江南的遥想;王统照对荷兰素朴质实而又温暖的印象以及郑振铎在其欧游日记中的绵绵絮语……

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同时也造就了许多难以复制的文学杰作。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通过此书,在文字中追寻这些先贤的欧游足迹,徜徉于旧日时光,重温那个年代多姿多彩的文人情怀。

本书特在人名地名等当时的译名后随文注以今译,以方便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朱自清著的《在旧时光里徜徉--民国文人的欧洲游》集结了民国时期康有为、梁启超、朱自清、徐志摩、老舍、戴望舒、邹韬奋、王统照等多位著名文人的欧游随笔。他们或因外交、或因留学、或因任教,踏足于异域陌生的土地。在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当然不乏对异国美景、风俗的趣味性体验,同时,是时本土国力的衰微又让他们在中西视域的比较之下,多了几分别样的感慨。

虽然都以欧洲为目的地,但由于身份、背景及个人风格的差异,这些民国文人的游记又体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康、梁的对政治问题的格外关注,对中西优劣相较的理性思索;徐志摩浪漫的诗人情怀,不重写实,而偏重性灵的陶冶;老舍一贯的平易与幽默诙谐;朱自清学者式的严谨精致;戴望舒徐缓从容的个人漫游脚步……

本书收入的随笔作品多为各位名家的代表作品,带领读者通过美妙的文字回溯民国时期的欧洲,在今昔比对中,体会欧洲各国各异的人情风貌。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同时也造就了许多难以复制的文学杰作。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通过此书,在文字中追寻这些先贤的欧游足迹,徜徉于旧日时光,重温那个年代多姿多彩的文人情怀。

朱自清著的《在旧时光里徜徉--民国文人的欧洲游》特在人名地名等当时的译名后随文注以今译,以方便读者阅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4:28:50